第223章 青玉案·元夕

作品:《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诸位周某要作的是一首词...”


    周牧枫缓缓走到人群中间,仰头看着漆黑的夜空。


    明月高悬,月明星稀。


    不知不觉,来这儿一年了啊。


    周牧枫张嘴,声音沉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周牧枫最后一个字落毕,全场寂静。


    这一首词名为《青玉案·元夕》,乃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词风婉约,字里行间皆是满满的深意。


    上阙道出了上元节之夜的绚丽美好,繁花似锦。


    而下阙却另有玄机,暗戳戳地道出了国破家亡之际麻木的人们依旧纵情声色,无欲无求。


    不过,这首词并不适合出现在这里。


    大康政局稳定,元康帝龙椅稳如泰山。


    但...管他呢。


    周牧枫含笑回身,目露深意地看着不远处的朴德猛。


    “如何,朴世子服不服?”


    朴德猛深吸一口气,脑海里回想起自己的腹稿,又有些泄气。


    周牧枫,实在是太强了,令他自己都生不起一丝一毫与他在诗词之道上对抗的心思。


    但一想起上使给他的任务,朴德猛还是咬咬牙,说出了他做的诗:


    “朴某不才,作诗一首。”


    “上元赋。”


    嗯,被用烂的诗名。


    纵观整个大康,以《上元赋》为名的诗不说一千那也有八百了。


    “雪尽春来忆上元,和风细雨万物生...”


    (实在写不出来了嘤嘤嘤)


    朴德猛磕磕绊绊地背诵完自己做的上元诗。


    众人面色诡异。


    实话实说,朴德猛作的上元诗平平无奇,硬要夸的话,只能说平仄勉强对仗了。


    至于意境什么的,嗨...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所有人都将鄙夷地目光投向了面色涨红的朴德猛身上。


    布什戈门,你哪来的勇气跟周二郎对刚啊?


    就凭你一米四五?


    “哈哈哈...”


    孔三水见状打起了圆场:“看来是周二郎略胜半分呢。朴大郎所做七言绝句亦是相当的应景,在老夫看来,二位的诗词不相上下。”


    “诸位以为如何啊?”


    众人面面相觑。


    周牧枫所做的《青玉案·元夕》虽然辞藻华丽,但是有些不应景。


    而朴德猛所作的《上元赋》虽然平仄公正,但是细细读来乏味可陈,属于一篇无趣至极的诗作。


    两相对比,还是周牧枫的《青玉案》比较好。


    应不应景先放一边,华丽是真的华丽。


    萧玲珑扯了扯周牧枫的袖子,没有压抑声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词何意啊?”


    周牧枫笑了笑,解释道:“东风41半夜突然升空,携带数不清的核弹头,下落的尾焰好像那坠落的流星,星辰陨落似雨。”


    萧玲珑懵了,自家夫君好像...傻了。


    她强笑一声:“夫君莫要消遣妾身。”


    周牧枫呵呵一笑,语气有些落寞:“东风...你不知道的,这东西我再也看不到了。”


    萧玲珑安慰:“风这种东西,看不见触不及的。”


    周牧枫愣了,他知道自家蠢妞会错了意。


    “哈哈哈,此东风非彼东风。”周牧枫坦然笑:“臣所熟知的东风乃是一式攻城利器,仅需一枚,便能将整个临安化为灰烬。”


    “它能够于万里之外的任何一地发起攻击,一旦发出,必定抵达。”


    周牧枫笑了笑,语气唏嘘:“可惜周某人再也看不到了。”


    “咻”


    他比了个手势,朝着自家女人吹牛逼:“二十马赫你知道吧,要是我有那么一枚,直接扔小日子那儿。”


    “boom,艺术就是爆炸。”


    萧玲珑瞪着一双凤眸,满是清澈。


    完啦,自家夫君失心疯了。


    “真的吗?朕不信。”


    身后,传来令周牧枫最腻歪的声音。


    怎么个事儿,你个老梆子那么喜欢听人墙根?


    元康帝一身朴素衣衫,他大大咧咧地蹲在周牧枫身后,低声道:“你那...嗯,东风。”


    “东风,能不能给朕来几个,朕给你封国公!”


    周牧枫无语:“你需要一个钱院士和一个团结一心的华夏。”


    元康帝不死心:“周卿能制出火药那般武器,想来那‘东风’也是轻而易举的吧。”


    周牧枫人麻了。


    狗皇帝你可长点心吧,这玩意儿难度相当于让三岁小孩手搓水滴。


    这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啊。


    见周牧枫一股子看傻逼的表情,元康帝叹了口气,无奈地道:“是朕太急了。”


    “也不瞒你说,周围的蛮夷们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元康帝当着周牧枫的面诉苦。


    后者根本不吃这一套:“还有这事儿?那行吧,臣回去劝劝家父,反正他收拾这帮野人比较在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阵唇枪舌剑后,元康帝无奈噤声。


    周牧枫是个人才,但太过懒散。


    罢了,还是继续来这里的目的吧。


    是的,明面上看,这是一场文人士子的诗会,实际上,是一场皇室选拔人才的集会。


    大康立国之初便独尊儒术,历代皇帝以文道立国,国内的科举制度根本不像仅仅发展了百来年的样子。


    但是,百来年,足够世家们想出法子对抗科举制了。


    那就是包揽绝大部分的文人士子。


    明面上他们依旧是寒门出身,实际上...就不好说了。


    一场科举,上榜的五十个人里有四十八个都是世家扶持出来的读书人,剩下的两个在进入官场以后也撑不过三年就得被排挤得无奈罢官。


    对此,元康帝毫无办法。


    周牧枫只能陪着笑,内心古井无波。


    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他只能入乡随俗。


    元康帝离去了,他还得考察有哪些可用的苗子呢。


    而孔三水则是宣布,周牧枫夺得了本次诗会的诗魁。


    奖品呢,就是他用过的一支玉杆毛笔。


    接下来,就是连文人们都无法免俗的环节。


    交际。


    很是意外吧,几千年前的古代,就有了现代酒会的雏形。


    人们三五成群,围坐酒桌,或是对酌,或是谈论,或是对弈,又或是同奏。


    玩得很是快乐。


    喜欢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请大家收藏:()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