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啊?

作品:《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儿。”


    周牧枫用这句话开启了他的讲述。


    首先,是匈州。


    自从周飞鸿磕磕碰碰地率军将匈州拿下,元康帝就一直在大力治理这个地方。


    在他看来,此地又能放牧又能种植,虽然气候条件非常的“宜人”,但是总归是一个有价值的黄金地。


    毕竟,这里是他钦定的棉花产地。


    棉花的重要性无需多疑。


    在华夏的千百年历史中,麻布统治了黎民百姓的日常穿搭,但是自从棉花和棉布出现后,人们非常诚实的发起了真香行为,将祖祖辈辈穿了不知道多少百年的麻布丢弃,开始穿起透气又舒适的棉衣来。


    在先行者万嘉公主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下,这里第一年便产出了大量的棉花。


    元康帝大喜。


    因为这能够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最重要的是,能够安抚那些因为找不到生计从而游手好闲的人们。


    此举稳定了社稷。


    还是那句话,只要让黎民百姓生活无忧,谁他妈没事干造反呢?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功。


    就连最为苛刻的御史也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此,万嘉公主和真珠回了临安一趟,接受了元康帝的实封。


    周牧枫也没落下,他得到了一些金银细软之类的赏赐。


    嗯,就没了。


    吐蕃这边,问题有点难搞,直至现在,在吐蕃的各地都时不时燃起反抗的烽火。


    但是周牧枫曾经看好的那个二代却干得不错,几次得到元康帝的册封,离封爵就差一步了。


    因为这里并不是什么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大康人在这里的控制力一直不算是很高。


    但总归是越来越好了。


    元康帝预计再有几年这里就能够被完全掌控,叛乱分子就将无法翻起什么浪花来了。


    高句丽这边进展最为顺利。


    这些人比起吐蕃、匈奴、突厥、南越等人更为软弱可欺,只要将他们打服再稍稍宣示武力便能够将他们如同狗一般驯化。


    说人话就是:杀一批,打压一批,拉拢一批。


    简单粗暴,但很有效果。


    在周牧枫的进谏下,元康帝朝吐蕃这地方派遣传道的各种宗教、大量的儒家子弟也已经进驻进去了。


    这事儿,元康帝完完全全是耍了一个阳谋。那就是将孔氏之人大量派遣到吐蕃,与同样是被他大量派到那儿的佛教高僧同台竞技,再加上千百年来在这片大地上树大根深的苯教。


    这叫做三英战吕布。


    嘿,这情景一定很美妙呢。


    虽然不愿意承认,比起游牧民族来说,世界上的大部分农耕民族似乎没有前者那么的勇武,气性也没有那么大。


    但是,农耕民族或者说华夏民族却有着其他民族没有的坚韧与。


    一句话可以诠释: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们总是善于将其他民族同化为一体,让这些在历史上骁勇善战的民族渐渐地融为一体。


    南越这里,其实萧道云这家伙的治理得还不错。


    首先,是人民之本——粮食的种植。


    他没忘记,这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民族。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他下达政令:鼓励种植粮食。


    反正现在的越州土地很多,人口稀少,有人愿意耕种,他才不管是谁来种植呢。


    左右开了荒种了地就得收税。


    南越国这里。


    通过各种各样的软磨硬泡、软硬兼施的手段,萧道云对南越地区的掌控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来越强。


    不得不说,将阿芸这丫头收入房中有正面的效果。


    时间证明了,这丫头根本没带着什么所谓的“任务”来的。阿芸就完完全全是馋萧道云身子的一个大馋丫头。


    颜控少女石锤了。


    但不管怎么说,原来的南越王给予了萧道云很多帮助。当然,这是建立在后者给予前者地位与财富的前提下。


    这家伙也无所谓,反正属于换一个地方继续享乐。


    萧道云与现任清河郡王的贸易也早早就展开了,每日都有大批大批的木材被运回去,而工匠们也一批一批的运了过来。


    萧道云用不到那么多的工匠,于是他提了一个建议——他买断会水船员,用以准备远航南方。


    值得说的是,有一个清河郡的公子哥居然追到了越州来,按照他的说法,他对萧思嘉一见倾心,发誓一定要娶到她。


    这个毛头小子搞得萧思嘉烦不胜烦,但是她母亲倒是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也不太多阻止。


    而昭国公柳氏三子则是混得风生水起,他的茶叶生意有隐隐比肩于临安、扬州的趋势。


    而冀州陈氏也从这里取得了不少好处,有许多世家后知后觉地想要进驻,这时候才发现,陈氏已经将大头全部纳入,他们只能分吃一些汤汤水水什么的。


    而那一片被定为新港的地方也已经基本上建成了。


    开荒,道路,房屋,水力,工匠,人民满心欢喜的前往。


    他们秉承着一个观点——早开工早挣钱。


    后面建造这造船厂的房屋和设施,而在前面这些造船工匠居然手搓了一条滚轮提升机用以建造船只。


    看起来,整个大康都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景象。


    萧道云实在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将他最信任的大将派来这里的用意。


    是防备自己,还是...


    二人的谈话没谈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毕竟圣心难猜,谁知道他怎么想的呢?


    与其悲天悯人,不如过好每一天。


    萧道云每日就是处理公务,然后陪自己的老婆们游山玩水,闲暇时还得带娃。


    而周牧枫更没什么要做的事情,生意上的事儿三小只能够把持大部分,而他只需要把持大部分行业的前进方向就够了。


    三日后。


    周牧枫正在一间占地面积巨大的屋子里指挥工匠铸造他想要的东西,后面的空地里,摆放着一大堆让人看不懂的东西。


    而周牧枫本人则是拿着一柄自己自制的尺子不断测量着被巧匠们打制出来的器物。


    “吱呀”


    大门被推开,房屋里蓄积的热气争先恐后的涌出去门,糊了推门者满脸。


    热气富含一股子生铁味儿,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铸铁作坊。


    “二少!”


    能这么称呼他,敢这么称呼他的,只有三小只了。


    周牧枫听声辨人,头也不回道:“三儿啊,怎么了,你不去跟你南越妹妹谈情说爱了么?”


    周三最近跟一个南越富商的小姐聊得开心,说不定能抱得美人归。


    他黝黑的脸庞一红:“二少,不是这事儿。”


    “是老爷来了,大夫人二夫人他们都来了。”


    周牧枫一个瞬移。


    “果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