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敌军来袭?

作品:《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在萧道云看来,他都已经那么龟了,都躲到了越州这种地方来了,应该没人惦记他吧。


    在地形上。越州的北部边境,从东向西依次是:岭南瘴气大森林、云开大山脉、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八万大山(桂北地区)等等。


    这一连串险峻的山脉让萧道云觉得已经高枕无忧,若是要大举进犯,面前的这些天险则是他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就是萧道云偷偷摸摸的小天地,只需要摸清楚各个关隘便可舒舒服服地在这里过他的小日子。


    不仅是他,连周清璇和秦蒹葭有时也忘了自己也曾是江南人了。


    崎岖的山,蜿蜒的水,四通八达的洞穴。


    周牧枫告诉他们,这叫喀斯特地貌。


    但她们不懂,只知道这里非常的美丽,美丽到令人流连忘返。


    主要是,这里谁会进犯?


    他可是大康越王,说白了就是一个注定无法觊觎那张椅子的皇子,谁没事去针对他?


    在周飞鸿看来,萧道云已经足够的优秀了。


    但事情并不是像萧道云想的那般简单的。


    ......


    半个多月后,越州猎人来报,说是有没见过的兵马经由荆州的主路进入越州。


    这件事情引起了周飞鸿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是荆州方向的一次试探,目的是查出萧道云对他所为大业的态度。


    因为...荆州,是三皇子的封地。


    想当初,萧道云在沿荆州进入越州的时候还得到了三皇子的鼎力相助。


    因为当时的三皇子可能认为——既然萧道云这个人已经被父皇发配到越州那贫苦之地了,那便是被他放弃了,注定难登大雅。


    而且,还娶了周飞鸿的庶女,那更是不可能成事了。


    古代人,十分看重嫡庶之分,若是一个皇子正妻娶了一个庶女,那么,他的登阶之路就被封死了。


    至于萧道云在临安城内那些产业...那还用问吗,这肯定是要被元康帝吃掉了。


    可悲,在临安攒下的大笔家业看来就要拱手让人了。


    可以预见,萧道云只能在越州勉强过活罢了。


    但事情的发展好像并不像三皇子想的那么简单。


    这家伙在越州那地方居然混的风生水起,生意越做越大,隐隐有在南方崛起之势。


    这怎么行?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


    别看在世人眼里,越州这地方乃南蛮之地,瘴气横生,大虫肆虐。


    以前都是流放重刑犯之地,因为他们到不了岭南就得死,就算勉强抵达,那也活不过几代,


    但是,从来来往往的商队,络绎不绝的畜力车就能知道,这里并不是世人口中的贫瘠。


    别的不说,光是过路费他就收了一大笔银钱。


    本来嘛,荆州这地方比邻两湖,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下耕种简单易得,这地方的农业是极为发达的,是除了临安、扬州以外的主要粮食产区。


    不仅如此,有湖就有水,有水就有鱼。


    鱼这东西是什么?


    在古代被誉为水中致鲜的东西。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话那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传下来了。


    这也让荆州这地方非常的富足。


    三皇子能得到这里的封地,足以看出元康帝的荣宠颇丰。


    只不过,人的欲望终究是无穷的。


    三皇子要完成大业,那就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越州,并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般贫瘠。


    那么,这里的资源,这里的财产,这里的人口,就是三皇子必须要获得的东西了。


    越王府的议事厅内,周飞鸿满脸严肃。


    “殿下,老夫私以为,这些人乃荆王殿下的前锋军,乃试探我等的小股斥候部队,必须加以防备。”


    萧道云点头:“小婿也这么以为,不过,岳丈认为该如何?”


    周飞鸿抬头:“殿下以为呢?”


    萧道云想了想,出声道:“集结火枪队,列队迎接!”


    周飞鸿赞赏点头。


    集结火枪队,是展示武力的表现——我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你动手的时候要掂量掂量。


    而且,火枪队是萧道云部队里的精锐,这也是对来人的尊重。


    列队迎接,则是表明了态度——你若是来跟我谈生意,谈感情的,那我萧道云欢迎。


    但如果是来搞事情的...那么咱也不怕。


    这叫先礼后兵。


    在不知来人的来意地情况下,这个处理方法是最中庸的选择了。


    这个处理方式正中周飞鸿的下怀。


    很快,这一批百余人的队伍被火枪队接引至越王府。


    ......


    江涛是越州地区的人。


    早年参军,立下了一点战功,退伍后被三皇子招募至荆州府衙担任侍卫队长一职。


    这次,是他带队护卫,而护卫的目标则是两辆马车的文人们。


    自从进入越州的地界以来,沿途的一切都在改变他对越州这个家乡的看法。


    平整的路面,充满希望的人群,面色红润,行动有力。


    一个词能够概括这里的风貌——希望!


    对的,这里充满了希望。


    不像之前的死气沉沉,也不似以往的迟迟暮暮。


    它就像一株得以沐浴阳光的小草,茁壮生长。


    无数的牛马畜力车来来往往,这条大路被修成了得以并肩行驶两架马车,但仍显不够,走在上面还有些拥挤。


    喧喧又嚣嚣,人潮又接踵。


    无数货物、钱财来来往往,人们带着希望前来,带着满足离去。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就在眼前。


    这是...


    这是越地?


    这是我从小到大生长的越地?


    越地啊,你变得陌生了,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变得让我...不认识了。


    前方,前锋的斥候传来回信。


    “头儿,前方有人拦路。”


    他的语气磕磕绊绊,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江涛无所谓地皱眉:“慌慌张张,一群山贼而已,怕什么?”


    哪怕他们是从毗邻越州的荆州出发,但一路过来三百余里,也遭遇了好几波山贼的袭击。


    不过江涛都带着他们的手下或是恐吓或是交战将他们全部处理掉了。


    现在进入越州,想来也是这个样子吧。


    斥候回答:“不是,头儿。是越王府的亲卫队。”


    江涛面色一沉,这些人不会是来灭口的吧?


    难道真像荆王说的那般,越王有不臣之心?


    斥候接着说:“他们说,是越王派他们来迎接我等的,共计一千人。”


    江涛挑眉:“如此,那便继续前进吧。”


    前出二百余步,便看到了一列站立得笔直的人。


    他们一身布帛混搭兽皮的服饰,打眼一看就是同一性质的,身上有许多口袋,不知道里面是装了些什么东西。


    这些服饰统一为灰绿色,后背背负着一种奇怪的东西,黑黢黢的,又长又粗,看上去就像是一根烧火棍。


    由于王德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即使他来运军火的辎重车是经由荆州陆路北上直抵幽州的,但荆州的三皇子愣是对此一无所知。


    周三挎着燧发枪上前,语气平淡:“诸位,某姓周,奉越王殿下之命,于此等候多时了。”


    江涛颔首:“那周兄所来何事?”


    周三回答:“殿下以为诸位是奉各主而来的。若是友善而来,那么殿下必定笑脸相迎,若是其他,那就无话可说了...”


    江涛微笑:“那还请周兄带路了。”


    周三略微放下戒备:“我家殿下已经略备薄酒,等着诸位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