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烽烟再起

作品:《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周牧枫不是那种只说不做的人。


    首先解决的是这东西控制启停的问题。


    现在只能停止给气缸供气,没气了它自然是能够停下来的。


    但是,周牧枫没有搓出简易机床,所以搞不出来阀门。


    阀门这种精密的东西,可不是手搓就能搓出来的。


    不过,蒸汽机的往复运动可以搞出简易的机床来。


    (老肥读书的时候,那个老教授就是提出了用往复式蒸汽机手搓机床的理念。这里不赘述了,避免被说水字数。)


    (其实是老肥忘记机械结构了,毕业后就做了电工,那点机械知识全还回去了。)


    没有合适的小阀门,周牧枫只能搓了个很粗糙的大阀门凑活用。


    不仅笨重,还关不严,还漏气...


    但总归是先用着


    然后,为了验证这台蒸汽机能够带的负载,周牧枫给他安装了一套锻锤。


    效果出奇的好。


    当势大力沉的超重型锻锤猛砸一块铁坯的时候,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到了。


    这套锻锤乃熟铁打制,重达两千多斤。


    蒸汽机自然是拉不动的,周牧枫给它早就准备了一套齿轮扭矩放大系统。


    为此,他集结了越州最好的木工、瓦工、翻砂工、铁匠。


    这一套齿轮减速系统能够放大六十倍扭矩!


    一套精缎齿条系统和一套离合系统加上上下运动的锻锤构成了这一套超大锻锤的全部。


    韦伯颤颤巍巍地看着这一台器械不知疲倦地锻打钢坯,后者在锻锤的锻打下肉眼可见地不断变小。


    然后,周牧枫令人拿来模具,将红热的钢坯放在上面。


    又是一阵打,最后一个胚料被夹了出来。


    无需周牧枫多言,工匠们七手八脚地使用离合系统脱开了蒸汽机与锻锤地连接。


    韦伯走了上来,发现这是一枚粗粗的钢圈。


    “此乃何物?”


    周牧枫回答:“哦,我打算给这东西做一套轴承,比不上碳钢的,但是能用多久算多久吧。”他指了指驱动力轮和不断进进出出的活塞。


    他有些无奈。


    这种钢与那个时代的轴承钢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只能勉强用。


    这儿可没有金相实验室,出来的钢材是什么成分那就是老天爷安排了


    韦伯叹息:“虽然铁器还未冷却,但是老夫只消看一眼,就知道这东西顶的过人力锻打半日,顶得过水力锻锤锻打一两个时辰。”


    刚刚那锻锤只一下直接将铁坯砸下去小半寸,可把他吓坏了。


    周牧枫拱手:“还请韦伯继续淬火等工序。”


    韦伯随口应声:“诶...不对,你小子干嘛去?”


    “我让工匠给木头伯做了一套锯木机,准备让人搬来试试。”


    翌日,蒸汽机的亢亢鸣叫再次响起。


    一柄三米长的大锯来回往复运动。


    一根原木被推倒了工作台上。


    木头伯亲自上手,他枯瘦的双手推动比他腰还粗的原木,随着吱吱呀呀地锯木声响,木头伯小心操作,只消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这根木头就被四平八稳地锯成了两半。


    木头伯看着无比平整地切面,陷入了深思...


    ......


    临安,皇宫。


    元康帝不知道现在的越州正在缓缓掀开改变整个世界工业的大幕,他现在正为自己儿子接二连三的叛乱感到神伤。


    先是最为看好的老大,在然后是仅逊于他的老三,还有老三的跟班老六。


    元康帝给过他好几次机会,但是这小子似乎是陷入了魔障之中,一意孤行,不撞南墙不回头。


    现在,他正在御书房前,看着一幅大康最新的大康国境舆图发呆。


    这一份舆图,赶制于一星期前。


    上面错综复杂地画了很多东西。


    比起之前用了很多年的大康舆图,这张舆图上多了匈奴的地界,吐蕃,高句丽,南越国...


    还有张牙舞爪往临安,扬州,中原方向进军的叛军。


    不仅如此,突厥人在并州边境蠢蠢欲动,由于周飞鸿的退居二线,他们感觉自己又行了。


    这时候,原太子妃,现在的罪人之妻,他的儿媳,苏莺莺站了出来。


    她在周飞鸿的支持下重整大局,亲自排兵布阵,上马迎敌,与南下的突厥人拼了个你死我活。


    这时突厥人才知道,并州就是一个硬茬子,并不是只有周飞鸿一人能打的。


    元康帝这时收到战报,也才默认了苏莺莺替夫赎罪,戍守边关的事实,并且给了她实位和俸禄。


    有了她的戍守,陈苍等人的亲自教授帮助,并州这才稳定下来。


    而江南、蜀地,两湖荆州方向,这才让元康帝感到头疼。


    因为,叛军在沉寂休整十余日后,又再次进军了。


    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周飞鸿。


    “呵...朕真的是老了,事事都依赖景和。”他自嘲一笑,唤来了王德。


    “王老狗?你人呢!”


    王德从阴影里走出,手里拿着一柄笤帚:“老奴在。”


    “你的火枪队呢?”


    “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大家吩咐了。”


    元康帝点点头:“有几人?”


    王德回答:“八千余,全军有一万四人。”


    八千。元康帝喃喃道:“让他们上去练练,一支部队成军总要见见血的,让一支轻骑护卫他们的两侧,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具体的战场嘛...就定在抚州吧,具体的地方你王将军自己选。”


    抚州地平,适合骑兵冲锋,也适合火枪队对这些骑兵们排队枪毙。


    王德点头,不由得出声道:“若是周二郎在提供多些这火枪,那么老奴的火枪队能够更为扩大。”


    元康帝皱眉:“工部的人还没能仿制出来么?”


    王德回答:“仿制是仿制出来了,但铁匠们仍无法制出那枪管中错落旋转的那‘膛线’来。”


    “这种火枪的威力,射程都跟周二郎越州出产的火枪相差甚远。”


    元康帝眯缝着眼:“差多少。”


    王德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成以上。”


    “三成啊...朕寻机讨要吧。”元康帝轻哼了一声:“他都把朕的闺女和胞妹都拐跑了,给点东西不过分。”


    王德咽了咽口水,你这老登把闺女硬塞过去硬是说成人家拐跑的。


    你们皇室的人真会说。


    但不管怎么说,元康帝不再给自家的逆子面子了。


    造反、对太子下手,这一件件事儿都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和神经。


    一场大战,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