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第一艘船

作品:《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

    正在周府里逗橘猫“橘子”玩儿的周牧枫正好没什么事儿干。毕竟他在这里的产业开始缓慢走入正轨了,已经不用人操心了。


    而且吧,造船这事儿他也非常的关心。于是乎,他大手一挥,决定带着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家几十口人欣然前往。


    主要是周飞鸿钓鱼也钓腻了,想要换个地方散散心——不是每个钓鱼佬一口气空军个把月都能心平气和的。


    就像老肥认识的一个人,空军一星期就气得高血压去诊所打吊瓶了。(真事儿!)


    周牧云一家也想着散散心,他媳妇儿金氏最近怀二胎了,害喜得厉害,也想换个地方待几天。


    当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赶到海边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


    哪怕没有进入造船厂内部,那一艘古法干船坞里的木制大船依旧非常显眼。


    “好壮观!”生性活泼的柳如烟抱着儿子瞪大了眼睛。


    “船船,船船…”旁边传来一串婴语,不用看,是周牧枫的最小的弟弟。


    这小子现在也两岁多了,正是牙牙学语,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


    赵氏抱着自己的儿子微笑道:“嗯,船船,船船…”


    但眼中的敷衍之色非常明显,她的目光也被这一艘船吸引。


    木头伯则是叹了一口气:“终于是老了啊…”


    给他牵头带人制造这么大的船他是不敢的。


    造船其实比做别的木工活要复杂得多,它需要很高的技艺以及特殊的处理方式才能胜任。


    比如说,造船中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漏水。


    你必须为船只做好防水处理,毕竟这玩意儿不可能是一次性的。


    这玩意儿也不是休伯利斯号,永远干不沉。


    工匠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然船一下水,人还没装满,它自己就沉在港口里了。


    那么,对木材的处理方式;


    对工艺的不断精进;


    对设计的追求精妙...


    个中细节缺一不可。


    这些精妙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艘精良的船舶。


    周牧枫扫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这是按照他给的图纸制造的船只。


    其实,他给了工匠头子两大沓图纸,一份是着名的西班牙大帆船的图纸,另一份则是后人复刻的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图纸。


    (忽略这个时代的造船工艺不达标的事实吧,这本书是爽文,把脑子扔掉再看。)


    现在看起来,工匠们选了第一份。


    周牧枫目视着一次性干船坞里的船只。


    这艘船大概是十二到十五丈长,扫一眼过去,大概是三层到五层,距离太远有些看不清楚。


    这是标准的三桅帆船,前桅中桅后桅清楚得很。


    样式是西班牙大帆船的样式,但是长度大小目测没多大。


    毕竟工匠们第一次造这种样式,这么大的船。真要按照图纸来的话,他们其实也没底。


    工匠们迎了上来。


    “殿下,臣等不负众望,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了第一艘新式船只的建造。臣等请殿下检阅。”


    萧道云满意点头:“善!”


    众人走入造船厂。


    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滚轮式起重机。


    这东西和那仓鼠球轮就很像,左右两组木质滚轮用一根主轴连接,派人进入自律减脂,同时还能拉动绳子吊运重物。


    这东西虽然大,但是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材料要求比较高而已。


    就说木材吧。


    工匠们选用的都是防水、轻便、耐腐蚀的木料。


    沉重不防水还不耐腐蚀的那种就无缘船只了。


    工匠在一旁介绍:


    “殿下,船长十二丈,宽两丈五,高度四丈有余!甲板以上一层半,甲板以下三层。”


    “以风帆为动力驱动船只破浪前行。”


    “甲板下方有三层,上两层在舷侧开有射击孔,整艘船配备有火炮二十四门。”


    但是这并不是战舰,这只是商船而已。


    按照那个年代的风帆战列舰来说,大抵都是六七十甚至上百门火炮的。


    商船配备火炮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若不是为了彰显武力,打算在航行的沿海国家来一场炮舰外交,周牧枫都不打算给它安装火炮。


    因为这东西摆在船上,威慑力mAx,实际威胁为零。


    在漂浮不定的海上想要打中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停靠在岸边,发射火炮威慑敌方那才是它们该做的事情。


    周牧枫没有海上作业的炮手,连一般的炮手都很少。


    但这个时代...不需要精湛的炮手。


    会用就行。


    萧道云点头,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能盛装多少货物?”


    工匠们对视一眼,回答道:“货仓大概能盛装两千石米。”


    萧道云满意点头,这其实很多了,很多在江里行走的江船都无法驮运超过五百石米呢,


    “船员能搭载多少人?”周牧枫看不下去了,这家伙净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工匠回答:“最多八十人,标定六十八人。其中,操炮者半数。”


    “吃水多深?”


    “根据计算,五尺到八尺之间,具体依载重而定!”工匠倒背如流。


    周牧枫满意点头,问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问题。


    “船帆准备好了么,什么材质的,多大?防水怎么做的?”


    工匠对视一眼。


    行家啊!


    “回县男,船帆自从桅杆正立而起之时就准备好了,乃越州纺织厂定制出厂。材质为麻布,麻线搓得很是细腻,纺织得很密且厚重,我等以小船测试过,效果很好。”


    “形状为三角形,面积为第一层甲板的一半。”


    “防水处理为:造船的木材为杉木。船体用木四十五万斤!”


    “木材全部做防腐和防水,先用石灰水混合浸泡木材消毒防腐,再晒干。”


    “在对木材做塑性处理,这得感谢木匠们,他们的手艺非常高超。”


    “连接工艺为卯榫,缝隙满满涂了黏腻的桐油...”


    他侃侃而谈,语气很是自信。


    周牧枫点头,看着面前的工匠夸赞道:“你说得很好,非常的详细。”


    萧道云心情很是激荡。


    虽然目前只有一艘船,但是当工匠们的对工序越来越熟悉,手艺越来越精湛,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造一艘船需要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的过去,这里将会从只有一处干船坞增加到两处,三处。


    萧道云抬头,阳光正暖。


    工匠噼里啪啦介绍完了,他们负手而立,其中一名工匠恭声道:“臣请殿下登船一观。”


    萧道云点点头,率先往船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