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柳川平助的恐惧第十八师团已经别无选择

作品:《我都俯瞰战场了,你说我不懂指挥

    宝山城内,日军指挥部,第十八师团的师团长——柳川平,此时正坐在指挥所内,眉头紧锁地盯着手中参谋长刚刚送来的电报。


    这份岗村宁从江湾发来的电报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令人不安的紧迫感,参谋长田中太郎站在一旁,神色严肃,静静等待着师团长的指示。


    电报中明确指出,国军的增兵行动正在加速,尤其是北线,已经开始调动大批部队,迅速集结,预计不久后,援军将彻底封锁他们的退路,必须立即撤退。


    而更让柳川平助心头一沉的是,冈村宁电报的最后一行字:


    “支那军主力指挥官——陈望已抵达宝山防线。”


    这就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柳川平助,一下子泄气了。


    且说,日军第十八师团?,通称“菊”,成立于1907年,最初由九州岛的产业工人组成,主要来自北九州地区?,是日本陆军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队。


    但日军的第十八师团,最初便是为了保护日本在海外特权和进行对外侵略扩张而组建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师团参与了青岛要塞的攻坚战,并于一四年的9月2日在山东半岛北岸的龙口登陆,最终在11月7日迫使德军投降。


    不过,由于财政紧张,该师团在1925年被裁撤,但保留了大量留守部队和预备兵员?,以备不时之需。


    而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了应付华夏大陆的战局,日本军部决定进行扩军计划,第18师团于三七年9月重建,并被配属给了第10军,以柳川平助中将的总指挥官。


    陈望原本的时空中,第十八师团于11月4日在杭州湾登陆,国军防线全面崩溃,向金陵撤退时,该师团随后紧追不舍,直到打下芜湖,随后又转向了杭州。


    在金陵陷落之后,第18师团又归入华中派遣军指挥,担任各地警备和治安。


    并且,在之后,这支日军还在东南亚战场上有显着表现,被称为“丛林之王。


    不过,因为陈望的出现,日军在新的战事中节节败退,这些都是在这个时空中,不可能再发生的事情了。


    “陈望……”


    柳川平助低声念出这个名字,他惊讶于国军的动作竟如此之快,又想到即将要面对陈望,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自然是听过“陈望”这个名字,以及这个支那人近几个月来的传奇事迹的。甚至,这个人早已成为了许多日军指挥官心头的阴影。


    柳川平助知道陈望此人不仅战术出众,智勇双全,还尤其擅长以少胜多,战术极为灵活机动,甚至多次逆转了原本对日军极为有利的局面,令他们损失惨重。


    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和防御,绝无可能抵挡住陈望的进攻,如果让国军的增援顺利到达,这场仗也就差不多不用打了。


    毕竟,连板垣四郎,岗村宁,松井根这样的人,都打不过陈望,更何况是他呢?


    “我该怎么办呢?”柳川平助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师团长阁下,支那军增兵的情报是真的,我们的侦察兵已经侦察到相关动向了。”


    参谋长田中太郎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急迫:


    “我们当前的处境非常危险,一旦支那援兵全部抵达,我们很有可能会彻底陷到他们的包围圈中。


    而且,我们的弹药补给,已经捉襟见肘,不能再等下去了!”


    柳川平助听了,心情愈发沉重,他并没有立刻理会参谋长的话,指挥部内一时又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宝山城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其坚固的防御工事曾是柳川平助的信心所在。


    可如今,即使他们有坚固的阵地,也难以抵挡越来越强大的华夏军。


    田中太郎的面色愈加沉重,又道:


    “师团长阁下,支那军在东南方向的增援已经接近宝山,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他们增兵的速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若不尽快应对,支那军很快就会对我们发起总攻!”


    另一位参谋站在一旁,满脸焦急道:


    “支那军增兵之事已成定局,他们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我们绝不能一味


    的坚守……否则就是徒增伤亡!”


    “没错,而且岗村司令官他们都撤了,这里早已没有坚守的意义了,我们绝不能被支那军耗在这里……”


    柳川平助听着参谋们的讨论,心中不禁跟着动摇了起来。


    他很清楚,当前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国军的增援势如破竹,更何况,宝山一线的防御在国军先前的打击下,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师团长阁下,您有没有考虑过突围?"参谋长田中太郎皱着眉头,颇有些小心地提醒道.


    他的语气严谨,显然是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柳川平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参谋长的建议并非出于心中的怯懦,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提案。


    可问题在于,他们现在被围困着,处于十分大的劣势之中,想要成功突围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柳川平助皱了皱眉,深吸一口气道:


    “突围?从哪里突破?”


    田中太郎站起身,走到战局地图前,指着北部的防线和正在集结的日军增援部队的标志,说道:


    “支那军现阶段已经将主力集中在了东北方,显然准备对我们的防线展开围攻。


    根据最新的情报,我们的防线虽然还算坚固,但支那军一旦完全形成包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当前我们却可以依托这一点,诱敌深入。”


    柳川平助闻言,眼前一亮,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参谋长指向的区域,片刻后,若有所思道:


    “你是说,我们假装从东北方向出击,制造假象,引诱支那军将主力集中到东北,然后再从西南方向突破?”


    “正是如此。”田中太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用支那人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叫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我们从东北方向发起看似猛烈的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支那军将重兵部署到东北后,我们便调集精锐部队,从西南方向悄然突破。


    虽然支那军已经完成了布防增兵,但他们目前的兵力还不足以应对我们的反击。”


    柳川平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的心里很清楚,这种策略虽然充满了巧妙,但也十分冒险。


    尤其是在对手是陈望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成功,实在难以预料。


    陈望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军事天才,有着精准的战术布局和超凡的判断力,己方的策略会不会在实行的过程中被他看透?


    如果支那军主力已经派遣到东北,他们是否能完全被牵制住?


    再者,支那军布防援兵已经抵达,他们很可能已经分兵处处设防了。


    问题和困难实在是太多了,柳川平助烦躁地闭上了眼睛。


    然而,正如参谋长所说,如果继续坐以待毙,等待的将是彻底的失败。


    现在,不仅仅是他们第十八师团的命运,甚至整个华东战局的局势,都被悬在一线之间。


    “你说得对。”柳川平助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决道:


    “支那军确实增兵北线,若再拖下去,他们的援军很快就会全部到达,局势只会愈加不利。


    我们的兵力虽然不足以与他们正面交锋,但若能通过巧妙的战术调动,让支那军误以为我们进攻的是东北方向,趁机突破的成功率还是有的。”


    “但是,师团长阁下,据说那个陈望的警觉性极高。”


    一名老练的参谋在一旁低声补充道:


    “我们必须非常小心,确保所有兵力调动都不能被他们的侦察兵察觉到。


    否则,支那人一旦识破我们的意图,后果将不堪设想!”


    柳川平助点了点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站起身,向一旁的参谋们扫视了一圈,道:


    “事不宜迟,再拖下去,我们就没有机会了。今晚,我们就按照计划进行!”


    在众多参谋的注视下,柳川平助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道:


    “各部将分成两路,一路正面伪装攻击东北,利用有限的兵力吸引支那军的注意。另一路则集


    中精锐,趁支那军未准备好之际,突然从西南方向发动突破。


    记住,各部务必确保速度,确保隐蔽,若支那军反应过来,突围失败,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嘿咦!”参谋们纷纷点头,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接下来,必须全力以赴,调集所有资源。务必保证通信畅通,若遇到支那军的反击,第一时间报告。”


    柳川平助语气严肃,最后道:


    “一切都是为了帝国!为了圣战!为了天皇陛下!”


    “嘿咦!”


    他高声下令道:“立刻执行!”


    随着柳川平助一声令下,日军第十八师团紧急开始了战术调整,田中太郎和其他参谋迅速展开行动,调动各部队精锐力量,为即将到来的突围战斗做最后的准备。


    柳川平助仍是眉头紧皱,尽管计划已经明确,但局势依然岌岌可危,他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依旧深重。


    他深知,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他们整个师团的生死便由此决定。


    但眼下,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这场突围,早已经没有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