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人口西迁与分配计划

作品:《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

    华国计划修建33座堡垒城市,每座极限承载5000万人。


    一期工程三年内结束,每座至少要达到3000万人居住的标准,并在其后5年内,基本完成建造。


    华国数十个各方面院校,数万名工程师,通力合作,设计图纸。


    未来蓝星将离开太阳系,独自在深空中流浪。


    失去太阳,地表温度降至100度以下,人类不可能大规模生活在地表。


    那么,全封闭,隔热,御寒是最基础要求。


    此外,每座城市要住进去三四千万人,还要抗震抗冲击波,


    甚至,天外陨石轰击、与地外文明交战等可能。


    堡垒城市必须坚固。


    最终,历时一个月,初步设计方案完成。


    首先选址问题。


    尽量远离海岸线。


    虽然蓝星正在加速远离太阳系,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能量总体下降。


    但加之地轴偏移,远离方向,太阳直射点向南转移,必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此外极昼极夜,冷热交替之下,极端天气一定会出现,海啸、台风势必席卷各大陆。


    其次,超级地震也是文明生存极大的障碍。


    超级地震即使没在国内爆发,冲击波也不可小觑,


    堡垒城市必须抗震。


    最终定下的设计方案,总体结构类似于一个橘子。


    橘子皮内,每一瓣橘肉半独立存在。


    此外,地形地势也利用上。


    城市选址避开地震带,依山而建,借用大山抵挡横扫地表的强大冲击力。


    诸如陨石撞击掀起的气浪、海啸等等。


    最终,按照各地发展情况,交通承载,建设能力等评估,堡垒城市设计直径在1.2-1.6公里之间。


    高度80-100层,并至少60层处于地下,以提高稳定性。


    超过11级的地震,坚固的大地也像液体一般柔软,到时候堡垒城市就如同漂浮在粘稠的海洋之中。


    故此,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大型势能转化装置,由超大型飞轮组与遍及堡垒的缓冲装置组成。


    它能吸收大地传递给堡垒城市,作用在每瓣‘橘子’上的冲击力,将之动能转化为飞轮旋转的势能储存起来,大大提升抗冲击能力。


    然后是能源方面。


    虽然全人类联合,准备一起克服可控核聚变,成果共享。


    但需要多长时间?


    十年。


    二十年,


    还是一百年?


    没人可以给出准确答案。


    国家加大油气煤炭资源开采,同时,堡垒设计方面也下足功夫,即每座堡垒城市下方建设采集地热的地热发电站。


    传统的核电,火电,也同步建设。


    蓝星的氧气储备,即使没了太阳,也够人类活动至少5000年。


    堡垒城市内部结构。


    下层空间,安置发电站、重要工厂,中层轻工业区、种植区和居住区交替,地表以上驻扎军队和部分工厂。


    这样的结构,上层和下层都是工厂,产出的废热可以供给整座城市。


    建设方面,追求最大效率的同时,还要稳固。


    采取大数据+ai+指挥中心统筹指挥,物料、劳力时时调动,减去大量重复性无意义工作,全天候推进进度。


    ……


    一间大会议室中,上一场重大会议结束,短暂休息十分钟,下一场会议紧跟着召开。


    薛姓老者进入会议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这场会议讨论多人口行省,人口向少人口行省转移与分配的方案。


    总体而言,华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东多西少。


    沿海省份,经济文化自古繁荣的地方,数个人口过亿的行省,但其本身地形地势结构,建造一座堡垒城市都已经捉襟见肘。


    每座堡垒城市留足安全距离,防止一灾毁两城的事情发生。


    而一座堡垒城市最多承载五千万人口。


    自然需要把多余人口转移出去,正好西部缺少人口。


    西部地广人稀,海拔高,群山连绵,没有海啸侵袭之危,


    地震、冲击波等影响也较小,非常适合建造堡垒城市。


    但也因为山川太多,地势复杂,经济落后,交通不够便利,建筑材料难以运输。


    故而能够建设的堡垒城市数量不能比东部行省多。


    不过依旧能承载上亿的东部人口。


    会议讨论的迁徙方案大概三种。


    第一种,跟随建设军团迁移,建设完毕就地落户,包括每位军人背后的家庭。


    以后经济很难繁荣起来,每座堡垒城市相隔遥远,交通不便,相当于独立的社会,拥有较高自主权,很难说东部城市发展就一定比西部好。


    第二种方式是自由迁移,无需多言。


    第三种方法,由薛姓老者提出,特殊人才均衡分配计划。


    依旧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缘故,高素质人才、特殊人才,大学设施、工厂,每座城市要均衡分配。


    考虑到未来可能因为灾难、战争,导致某些城市破败衰落,那么城市均衡发展,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很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故而,需要国家出手安排。


    目前堡垒城市分配方案,是多劳多得,即建设者最先入住。


    这里有个非常现实,极可能出现的问题。


    那就是,同时开工33个巨型工程,对资源,对运输等等方面压力极大。


    有的地方本身交通便利,建造速度快些。


    反之,有的地方……


    最后,肯定少部分堡垒城市,甚至大部分堡垒城市,难以在三年内顺利完成第一期工程。


    而三年后,蓝星应该已经越过火星轨道,太阳辐射强度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


    南半球好说,太阳直射,气温估计还能在0度上,


    北半球则陷入永夜,气温骤降,建设活动大受影响。


    一期工程,33座堡垒城市就只能容纳9亿左右人口。


    还不能按期完工……


    总会有人赶不上了。


    大家心照不宣,或者暂时忽略这个沉重问题。


    此外,不可能所有人都参与建设。


    比如917研究所里的研究员,天文台,各大科研基地,特殊工种,特殊人才,不可能放下手里的工作,跑去工地劳动。


    而这些又都是宝贵人才,少一个都让人心疼,自然要优待,


    优先入住,保证未来永夜中,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但不参与建造,却优先入住,肯定引起一些风波。


    只能国家出面分配。


    薛姓老者率先打破众人心照不宣的事情,大手揽过责任,做这个分配者。


    没人责怪他,甚至反对,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到底给谁特权,不管谁做,稍有失误,都可能导致国家信誉衰弱,甚至更严重的……分裂。


    要知道,未来的情况,每座城市必然走向经济、文化、军事半独立,一旦凝聚力出现裂隙,将难以修复。


    “全体起立!”


    会议结束,有人忽然喊道。


    所有人下意识停下手里收拾的动作,跟着起身,朝向薛姓老者行注目礼。


    喜欢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请大家收藏:()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