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求订阅)

作品:《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第173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求订阅)


    八路军总部。


    副总参谋长当晚便致电各部队,询问是否有战俘营相关的情报。


    一直忙活到了二半夜,才重新返回值班室。


    “这是忙完了”


    “老总,还没休息”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来,延安方面指示,要求我们在正太路上搞几场小规模的破袭作战,摸一摸日寇是否有在山西大规模进攻的打算。”


    “破袭”


    副总参谋长眉头微皱:“或可趁夜炸毁一些铁轨,看一看日军方面的反应。”


    “嗯,规模方向要适度,所以咱们要找几个好点的位置,方便我们撤退,让小鬼子膈应又不能真的把他打疼了。”


    副总指挥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地图上目前129师主力、以及115师主力的各个位置。


    “咱们各主力部队,现在兵力只有战前的一半,需要时间修整补给。”


    “我明白,这个地方还真不是很好找呐。”


    接到了命令之后的钱伯均。


    第一时间下令麾下的二营、三营前去侦察。


    他们的目标是越过正太铁路线,向盂县、阳泉境内的搜索。


    至于能不能找到,楚云飞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他的目标是解救这些打过仗的老兵。


    其中有不少身手还算不错的。


    救回来之后补充进队伍之中。


    自然要比从头开始训练新兵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到目前为止,楚云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出晋作战了。


    但在离开晋东南之前。


    有两件事情要办好。


    这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安内。


    阎老西想要攘外安内。


    他楚云飞也需要攘外安内。


    方立功一直在他身边,没有指挥权。


    蹦跶不了什么,何况方立功一直都看的明白。


    与楚云飞两人之间的合作也愈发的顺利,关系也更进一步。


    方立功和罗卫国不同。


    方立功知道什么事情该汇报,什么事情不该汇报。


    罗卫国。


    即便他没有这个心思,但保不齐会被其他人利用。


    楚云飞之所以把他丢到补充团去带新兵。


    就是基于这一点方面的考虑。


    他楚云飞看似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


    但除了去陆大进修的谢明之外。


    他在二战区能靠得住的,就只有一个阎老西。


    谢明一走,一旦有什么问题,能替他说几句话的就只剩下了副总参谋长。


    至于其他的人。


    不落井下石已经算是有人情味了。


    前不久的反腐、和晋东南地区的革改地土。


    他已经得罪了许多人。


    当然了,这群人也不傻。


    所有人都清楚,扳倒楚云飞不可能,干掉楚云飞不现实。


    在这个基础上,让他们抓住机会。


    最多整出点幺蛾子,这将会导致阎老西对他的忌惮加深。


    毕竟,再怎么说。


    对于阎老西而言,他们也是自己人!


    到了那个时候,他楚云飞想要再回到上党地区。


    拥有现如今的地位,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这一次的报功和擢升名单。


    楚云飞仔细研究了两天之后稍微修改了一番。


    和之前稍微有些区别的地方就是提拔了197团四营营长曹破天担任197团副团长,兼任四营长一职。


    此战也让这位营长获得了个五等云麾勋章。


    在国军的作战序列之中也算是颇有资历。


    至于下级军官的晋升。


    如果所属部队有位置的话,则是优先考虑擢升。


    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则是会晋升半级,或者平调。


    例如有功劳的战士,即便班长没有牺牲,军衔擢升以及职务擢升至副班长。


    自己班里面没有位置,就调到隔壁班去。


    这种事情之前就做过,所以导致了目前各班之中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歪打正着,相对而言有效的避免了基层小圈子的情况。


    至于同一个地方征募而来的新兵。


    乃至二战区补充过来的新兵,都会丢到补充团,或者新编步兵团去训练。


    等到分到两个番号团的时候,相应的会进行一些调整,基本上都会分在一起。


    对于同乡,战场上的信任度也会更好一些,只是难免也会出现抱团的行为。


    但只要他们不扰民,偶尔打个架的话,楚云飞也能够接受。


    都有年轻的小伙子,一腔血勇,拌嘴打架才是常事。


    怂包软蛋,他楚云飞可看不上。


    在军队,就是实力说话。


    虽然楚云飞麾下的部队,达不到新时代解放军的标准。


    但在这个年代,可以称得上是正八经的标杆部队。


    自他穿越而来的第二年起。


    他的部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逃兵。


    即便是抗日战争之后的几场血战。


    死了这么多的弟兄和军官。


    也没有出现一个孬种。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念,这句话,真不是说说。


    是战场最真实的写照。


    一些战场上负伤、失踪的士兵。


    即便当时转进的时候失散了。


    过段时间也会自发找到老部队报道。


    失散的情况在这个年代非常正常。


    转进的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


    能够自愿找回来的,实质上就不算是什么逃兵。


    楚云飞忙活完手头上擢升名单和嘉奖名单之后。


    便让机要室给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发上了一封电报。


    至于他本人。


    此时则是派了警卫员小孙去请了长治报社的何曼丽、以及宋文英两位记者小姐。


    关于炮兵学校的建设,他还需要上一些心的。


    此时的中央炮兵学校-晋东南分校。


    正在如火如荼的创办之中。


    目前各人事安排已经定下,由楚云飞挂职校长。


    山城方面的刘海波担任教育长兼总教官。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上校参谋冯春华担任招生主任。


    炮三十团的团长欧阳先鹏,以及山炮团团长梁国平分别挂职副总教官。


    这次将何、宋两人请来。


    也是为了亲自拟定在整个晋东南地区招募知识青年的相关文案和报道。


    按照现阶段的民国征兵法律。


    学生及相应的一般人群可以免征、迟征。


    山西地区的兵员受教育程度很高。


    但其他地区的补充兵员素质一言难尽。


    状若木鸡,宛如白痴,三个月学不会打枪的兵员都大有人在。


    比起八路军当下的政策,收编地方杂牌武装、亦或者是武装农民游击队。


    楚云飞更愿意相对的征募精兵,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熟读战史的楚云飞。


    自然知道八路军快速发展之后酿成的恶果是什么。


    1938年的10月,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


    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了十五万人。


    到1938年底,新四军,八路军发展到了十八万人。


    人挺多,但战斗力非常差。


    在抗战进入对峙时期之后。


    八路军方面也察觉到了诸多的问题所在。


    索性便开始了精兵简政。


    在一年的时间里面。


    晋察冀边区一年的时间便裁撤了十二万的正规部队。


    并且坚决洗刷部队重因为猛烈发展而混进来的流氓、兵痞、土匪..甚至这里面还有大量的防共团份子。


    楚云飞知道这些后果。


    知道该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不可能追求数量。


    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不仅能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最重要的是也能够减缓自身的后勤压力。


    晋东南地区的受教育青年。便是当下争夺的重点。


    楚云飞自己心里面清楚。


    即便有总指挥、亦或者是刘师长等人下令。


    但


    这些宣传队的工作大概率还是按照之前的老一套。


    如果己方宣传人员不进步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受到影响。。


    舆论宣传的阵地就在这里。


    楚云飞不抢,那自然有他人占领。


    这将会对其心中早已经拟定的后续计划有着较大的影响,他自然不愿意。


    至于晋东南地区的后备兵员,一定要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没等多久。


    何曼丽与宋文英两人来到了旅部。


    听到了动静之后的楚云飞起身相应。


    “何小姐、宋小姐,里面请。”


    几日不见,两人给楚云飞的感觉干练了不少。


    “楚长官请。”


    “你们的报社最近办的如何..”


    楚云飞看向了何曼丽,回应楚云飞的却是宋文英。


    这一点让楚云飞微微有些惊讶。


    “目前虽然仅仅只发了四期,但是每一期的销量都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现在光是与预定我们报纸的乡(民国时期规定超过一百户为乡)、村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个。


    而且山城方面似乎对我们此前的内容十分满意。


    委员长遣人提供了不少的资费。”


    楚云飞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宋文英,称赞道:“能不够得到校长的称赞,说明二位对于报社的创办和发展功不可没,实不相瞒我,这次找二位来,也是为了下一期的报纸。”


    “楚长官请讲。”


    何曼丽、宋文英两人掏出了放在皮包之中的小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楚云飞随后接着说道:“我拟在报社上公开刊登发表知识青年从军号召,希望晋东南地区广大的知识青年能够应征入伍。”


    “楚长官您这是”


    楚云飞笑了笑,简单的解释了两句:“为我军的技术兵种储备相应的人才,也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那本次的知识青年征召的标准是”


    何曼丽非常专业,问的问题十分关键。


    “身高一米五五以上,年龄十八岁到三十五岁,非独生子,受到过中等教育,无其他传染性疾病,体格健壮者均可以报名。”


    “独生子这一点无法通融,其他方面优秀者,身高可以放低至一米52。”


    “山西地区学子,从军者均可保留学籍、退伍后可以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


    “战争阵亡者,抚恤金一视同仁,每人每月增加两元的副食费用。”


    “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不仅可以获得免租免息等政策优惠,还可以一次性获得五十元的赏金,免试入学中央陆军炮兵学校-晋东南分校基础班学习。


    学习期间,一应销由学校提供,且每人每月提供五元补贴,用于日常使用和零。”


    楚云飞略微停顿片刻,接着说道:“至于此版报纸的标题,依我看,就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来做标题吧。”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宋文英呢喃了片刻,称赞道:“这句话十分适合当做本次征兵活动的宣传口号。”


    何曼丽点了点头:“是啊,楚长官,这个标题真的非常不错。”


    剽窃常凯申的政治口号罢了。


    楚云飞没什么心理负担。


    既然是他校长的学生,用点校长的口号怎么了


    “另外,宋小姐,何小姐,还有一件事,需要伱们的宣传。”


    “楚长官请讲。”


    “我拟在各地成立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儿童少年团等组织,也需要借助本次的发刊报纸进行宣传。”


    宋文英摇了摇嘴唇,说道:“楚长官,此次报纸有不少的内容需要刊印..”


    “具体点呢”


    “长治、阳城地区工人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


    “上党地区减租减息政策的宣传,农民生活水平相较之前提高。”


    “还有抗敌保晋民兵队的政策宣传等等..”


    楚云飞皱起了眉头,他继续道:“这样,你们按照你们的节奏来,我刚才说的这些内容,你们新发行一期特别期刊,专门用于宣传本次活动。”


    “可以!”


    宋文英点头答应。


    何曼丽自然没什么意见。


    讨论了一些妇女救国会、少年儿童团的政策和细节之后。


    两人也明白了楚云飞的意图以及相关的政策导向。


    “妇女能顶半边天,楚长官说的不错,我们女人虽然不适合上战场,但不管是参加战地救护培训、还是相应的教学、乃至其他工作..总归也是能够派上用场的。”


    “就算是给这群当兵的烧个饭呢那也是做出相应贡献了。”


    宋文英点了点头:“是啊,那就这么做好了。”


    在两人离开之后。


    楚云飞找来了方立功,商讨着如何向阎长官禀告,并且落实相关的政策。


    保留学籍什么的。


    这些可不是楚云飞嘴上说说就决定的。


    还要阎老西点头同意不然这些都是空谈。


    方立功拟定了一封电报直接拍到了二战区的长官司令部,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至于楚云飞。


    也在今天上午的时候一通电话打进了南路军总指挥部。


    简单的和卫立煌将军交流之后。


    卫将军表示充分的理解,对于楚云飞的挂职没有丝毫的意见。


    他自然清楚楚云飞很快就要出晋作战了,还说了许多勉励士气的话语。


    两人的第一次直接交流还算不错。


    对于这位常凯申麾下的名将,也算是有了初步直观的了解。


    不知道是不是自身地位提高了的原因。


    楚云飞只觉得这些将领一个个其实还算挺好相处。


    在长治的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间便是三天的时间过去。


    薛杰回报,战俘营找到了。


    他们在晋中地区借用了六十一军七十二师段树华部的电台,详细汇报了战俘营的情况。


    俘虏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守备兵力不多。


    和印象之中的影视剧之中的配置不太一样。


    亮剑原剧情之中的战俘营,是在1940年二月靠后一段时间。


    如果按照山西地区的冬天计算。


    那个时候应该在四月份之前。


    而现在这个时间点是1938年1月二十四号。


    难免会出现一些对不上的情况。


    那支在影视剧之中占据不少篇幅笔墨的山本特工队,或许这个时候尚未组建。


    楚云飞当即回电,要求他们再次确认战俘营的情况。


    在得到确切答复之后。


    楚云飞没有了犹豫,第一时间命令。


    薛杰带队展开突袭,解救战俘营内的士兵和军官们。


    七十二师师部。


    收到回电之后,薛杰与七十二师师长段树华道别。


    当天晚上便带队摸到了战俘营的外围。


    此时兼任三营长的刘旺与薛杰两人聚在了一起。


    讨论着进一步的侦查情况。


    刘旺搓了搓手,说道:“假和尚,我感觉有点不太对劲,楚长官不是让咱们小心战俘营内驻扎小鬼子的精锐部队吗,我感觉这些小鬼子和其他小鬼子没什么区别啊”


    “没什么区别才好,据我所知,该地区距离太原不到四十公里,没有游击队活动,小鬼子安逸了这么久,大概率没有什么防备,我准备抽调二营的突击队展开夜袭。”


    刘旺点了点头:“那好,由我亲自带队进攻。”


    薛杰沉默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注意,我们携带的照明弹数量不多,尽可能的迅速解决战斗,如有意外,战俘营里面的弟兄们,可能会受到咱们进攻的牵连。”


    “放心,我绝不给小鬼子屠戮弟兄们的机会。”


    “对表吧,一个小时后,发起攻击。”


    “嗯!”


    简单的商量了一下细节之后,两人随后便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突击队抽调完成,全员配备的都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


    在近距离的作战之中,可以爆发出强大的火力。


    二营也都是硬茬子。


    战士们心中也清楚日军的水平,所以此战他们谨慎无比。


    按照作战计划,一旦交火,照明弹升空。


    采用爆破的方式,突入战俘营。


    主攻方向乃是战俘营的正南门。


    在望远镜的观察之下,小鬼子的两个探照灯扫向周围。


    因为地处山谷的缘故,四周有着不少的死角。


    突击队的队员们隐蔽自己还是非常方便的。


    至于人就的守备部队。


    那些站在高处眺望和警戒的小鬼子们,冻的像个孙子一般。


    这么差的可视条件之下,发现突击的部队的概率无线趋向于0。


    在刘旺的率领之下,突击队迅速上前,摸向了战俘营的大门.


    不知道为啥,写点常凯申正面的吃举报,骂常凯申两句也要吃举报。


    吃完举报之后吧,还要被审核找后续的大纲还要再调整有点难搞,求点月票吧。


    另外感谢榜一大哥的500点币打赏,感谢hi字母兄弟的100点币打赏,非常感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