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兔死狗烹

作品:《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朱雄英乘坐大明最为豪华的战舰离去了,扬子江畔上,洪武大帝叹了一口气说道:“咱大孙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呀。”


    朱标诧异地问道:“英儿不是说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回来了吗?”


    洪武大帝面无表情地说道:“半年?估摸着他们三路大军抵达倭国,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若海上气候不稳定的话,估计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至于拿下倭国少说也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


    朱标抬头看着逐渐远去的战舰问道:“父皇估摸着英儿几时归来?”


    “少说也需要一年的时间,长点的话一年半。”


    “竟然这么久?”


    其实洪武大帝预测的时间还是很短了,没有人知道,朱雄英这一去竟然会用了三年的时间,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


    学院内,今天静悄悄的。


    刘伯温,宋濂,楼英,戴思恭,李敏一如往常那般聚集在议事厅内,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日大家都仿佛是有心事一般,各自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良久以后,戴思恭看着刘伯温说道:“你不是精通易经卜卦吗?”


    刘伯温明白戴思恭说的是什么意思,便轻声说道:“其实前几日闲赋时,也曾推理了一番。”


    “卦象如何?”


    “殿下此番会有危险。”


    听的刘伯温这样的话,戴思恭惊的站了起来说道:“那你怎么不提醒殿下?”


    刘伯温轻声说道:“莫要心急,我话话没说完。”


    戴思恭重新落座以后,白了刘伯温一眼说道:“吓我一跳,下次一次性将话说完。”


    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皇孙殿下虽然此次东征凶险重重,到最后都会化险为夷。”


    “看来是虚惊一场呀。”


    刘伯温继续说道:“不过卦象显示,这次东征历时估计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怎么需要这么久的时间。”


    刘伯温轻声说道:“倭国国内也有不少的贵族,估摸着那些贵族不会乖乖的选择臣服吧,到时候即便是占领了倭国,可那些贵族依旧会带领百姓到处生事的。”


    “哎,只要皇孙殿下平安归来也就是了。”


    楼英话落下以后,宋濂问道:“你有没有推算过大明的国运?”


    听的宋濂这番话,刘伯温哈哈大笑一声说道:“宋兄,此乃天机,天机是不可泄露的,不然,我可要折寿的。”


    戴思恭撇了一眼刘伯温说道:“你今年应该六十了吧,这个年纪折寿又如何?”


    刘伯温笑道:“醉天香我可没喝够呢。”


    听得刘伯温这样的话,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许久以前,大明建立以后,刘伯温当了几年的御史,亲眼见证着洪武大帝动不动就在朝堂上杖毙贪官污吏和忤逆他意见的官员。


    作为一个精通经史典籍的大儒,刘伯温深深明白兔死狗烹这样的道理。


    所以不断地向洪武大帝请旨,准许他告老还乡。


    可洪武大帝怎么会放任他离去呢。


    也就是后来大病一场之后,洪武大帝才放任他告老还乡,只是没有任何的俸禄了。


    可这样,刘伯温也不嫌弃,依旧回到了青田老家养病,谁知道胡惟庸以洪武大帝的名义给自己送来了汤药,并且要盯着自己喝完。


    刘伯温知道自己命不该死,将汤药含在嘴里,等到胡惟庸离去时才吐了出来。


    后来预测到皇太孙病重,而这种病只有自己才能施救,于是刘伯温不请自来,回到了京师,解救了皇孙殿下。


    关于皇孙殿下的命脉,运到等,刘伯温私下里也曾推算过,是早夭的命格,可谁知等到自己回到青田老家,在推算的时候,皇太孙的命格竟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让刘伯温有些惊奇。


    想来皇孙殿下是遇到什么机缘了吧。


    刘伯温只能这样想,毕竟穿越这种事情,刘伯温估摸着还不懂。


    坤宁宫内,马皇后今天也无心做任何事情,一会儿派人去打探朱雄英是否走了,一会儿又派人打探洪武大帝是否回宫了。


    总之是这颗心呀,始终是放不下。


    等到洪武大帝回来以后,马皇后声音低沉地问道:“俺大孙走了?”


    洪武大帝点头说道:“走了。”


    听的洪武大帝肯定的回答,马皇后婴宁一声哭出声来。


    瞧着马皇后泪流满面的样子,洪武大帝急忙安慰道:“哎呦,妹子呀,你干嘛哭呢。”


    “大孙就没怎么离开过俺,这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好几个月看不到,俺如何不伤心。”


    “放心吧,大孙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洪武大帝也比较心烦,但还是耐着性子哄着伤心的马皇后。


    虽然福船比较大,但顺流而下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依着汤和的说法,五天内应该可以抵达扬子江出海口了。


    朱雄英这一路大军是要贴着朝鲜半岛向着济州岛出发,随后要在济州岛休整半个多月以后,才会穿越朝鲜海峡,登上本州岛开始讨伐倭寇。


    至少已经把三路大军各自从什么地方讨伐倭国说的一清二楚了,具体讨伐的时间点也已经定在了一个半月以后,也就是洪武十二年四月中旬那一天。


    一个半月的赶路时间说起来已经很宽裕了,即便是遇到什么糟糕的天气,缓一缓也能在四月中旬抵达计划的地点。


    在陆地上生活惯了的人,大多都是不习惯船上的生活,朱雄英大概就是属于这一类人。


    刚开始的前两天多少还有点兴奋感,还时不时的去甲板上逗留一圈,可这种感觉逐渐消散以后,朱雄英就有些不大适应了,头晕目眩,呕吐不断。


    多亏了戴茜儿扎了几针,又熬了些汤药以后,这种晕船的感觉才逐渐消退。


    “殿下,我说的没错吧,带着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韩宛如眨巴着眼睛说道。


    面色苍白的朱雄英,努力地挤了一丝笑容说道:“成吧,你说的都对。”


    马关,李景隆,耿璇,耿璇,廖镛和廖钺,刘廌与宋慎跑进二楼船舱,看着朱雄英躺在案几上,纷纷嘘寒问暖。


    李景隆更是兴奋地说道:“殿下,俺抓了一条鱼,今晚给你熬汤喝。”


    看着活蹦乱跳的鱼,朱雄英控制不住自己,又哇哇吐了一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