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陵之行4

作品:《举头三尺有神明

    沈兰拉着她的手说:“如果你选择留在这里生活,我也不会勉强你的。”


    小乞丐期待地问:“那我还要乞讨求生吗?可是……可是我没钱。”


    沈兰好心提醒她一句:“你可不单单是没有钱,你应该还没有身份吧?孤身女子还是黑户,你在江陵寸步难行。”


    沈兰无奈地叹了口气。


    小乞丐立即说:“我去!我跟你去汴京!汴京多好啊,以后我就是你的奴婢!”


    沈兰拉着她的手上船,把她安排和自己住一个船舱。


    “启航咯!”


    天上的雪已经停了,甲板上那点雪也化了,看不出一点痕迹。


    沈兰在船舱里把那块青金石洗干净,换了一根银链子,然后缠绕在自己手腕上。


    妙娘看到了,但什么也没说。


    沈兰心里明白,同一块石头出现在一个同名的人身上,搞错的概率很小。


    可她心里就是有些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是妙娘。


    或许还是因为时隔太久,她们太陌生了吧!


    “你……”妙娘开口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以后怎么称呼你?”


    沈兰抬头盯着她的双眼,仔细介绍说:“我叫沈兰,沈致远的沈,兰花的兰,你叫我名字即可。”


    “那你与那位大人是什么关系啊?”


    “上下级关系。”


    妙娘不解,“姨娘?通房?还是丫鬟?”


    她觉得不可能是丫鬟,哪有老爷给丫鬟让道的?


    “都不是,我是一名仵作。”


    妙娘不懂什么是仵作,当听起来挺正经的样子。


    “哦,那沈姐姐……”


    沈兰打断她,“叫我沈妹妹吧,你应该比我大。”


    妙娘紧张地抓着手,怕自己多说一句多错一句。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


    妙娘赶紧摇头,“不记得了。”


    “那还记得几岁以后的事?”沈兰好以整暇地问。


    “这……”她苦思冥想,怕自己说错了。


    这傻姑娘肯定和这石头的原主是认识的,但她没认出自己不是,说明那时候太小,长大了人会变。


    “大概五六岁吧。”


    七岁都算大孩子了,除非傻子,否则谁不记得?


    沈兰没说什么,又特意用家乡话说了句话,“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玩耍吗?”


    妙娘一头雾水,摇头说:“听不懂,我忘了。”


    “那你是不是也忘了自己姓什么?”


    “确实不记得了,我被拐卖时还太小。”


    “那怎么知道自己叫妙娘?”


    “就……就随便叫叫的。”


    她以为沈兰只靠着一颗石头认人,名字应该不重要?


    沈兰心里有些难过,她知道自己认错了。


    可这颗石头在她手里,她和妙娘肯定有过交集。


    甚至这个名字,她应该都是照搬来的。


    之后的行程一帆风顺,除了一日冷过一日,没有特别的事发生。


    直到船只在一个废弃码头临时歇脚,他们才从其他船的乘客那听到了一些外界的消息。


    “听说了吗?扬州那边出了大案,扬州知府这个年不好过咯。”


    “估计都等不到过年就被摘了乌纱帽吧?”


    “谁知道呢,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官,扬州百姓求之不得呢。”


    付清衍提着酒坛过去,没一会儿就带回来了消息。


    “他们说,扬州那边抓了个企图谋反的官员,还是扬州掌管兵权的按察使,证据已经送往京城,按察使家也抄了,全族人被拿下狱。


    原本田知府要派人押送按察使一家上京受审,谁知道还没动身,这按察使一家全死在牢房里了。”


    萧寂职业习惯,喜欢先猜这背后之人的动机。


    “要么是合谋者怕被他供出来,所以提前杀人灭口,或者是按察使是被冤枉的,冤枉他的人想来个死无对证。”


    付清衍点头说:“表哥说的对,我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肯定是被杀,且有这能力在监牢里杀人,肯定是个高官。”


    沈兰咬着烤好的饼,问:“扬州按察使叫什么?一个地方官员怎会和谋反扯上关系?”


    大羲王朝也就传了四五代吧,目前还没看出要改朝换代的迹象。


    如果生逢乱世,沈兰要报仇就更难了。


    “好像叫……叫于鹰。”


    沈兰手里的饼顿时不香了。


    这个名字她记得,也是在她要查的名单上。


    只是她还没查到于鹰升任了扬州按察使。


    这个按察使应该还是掌管兵权的。


    “那知府是谁?”


    “田儒毅,田家人。”


    付清衍说完,萧寂给沈兰解释了一句:“田家是江陵第一望族,田儒毅有个兄长是兵部尚书,还有个弟弟在军中任职,都是高官,在朝中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那于鹰曾在建州府待过。”


    虽然沈兰没查出这个人和刘恩贵有什么关系,但十年前,他就是掌管建州府兵权的人。


    只是她调查后才得知,那几年他在建州府郁郁不得志,很少管事。


    建州地处岭南,向来是流放之地,会到那里当官的大多数都是被贬的。


    与萧寂这样,直接中了状元就下放的官员不一样,他们往往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调回去的。


    “我知道。”萧寂回忆道:“听府衙的老官员说过,这位脾气很大,但不爱管事,在他手底下干活是最轻松的,能捞的油水也多。”


    不过毕竟离开多年,讨论他的人不多。


    沈兰沉思道:“这个案子,撇开性质不谈,会不会和吴府灭门案很像?”


    “你是说……还是有人在背后操控的灭门案?可是于家已经全族下狱,他何必多此一举?”


    沈兰也没想通,毕竟他们完全没参与过这个案子,只靠几句话还原不了真相。


    “也许只是巧合吧。”


    萧寂不这么认为,“巧合的事情一旦太多了,就一定是人为!


    和当年有关系的人一个个出事了,而且凶手杀人是冲着灭门去的,这就说明,他恨意滔天!”


    沈兰闭了闭眼。


    她不希望凶手是古里镇的任何一个人。


    “这个案子应该不好查吧?朝廷会不会派官员到扬州主审此案?”


    “会,就不知是刑部出人还是京畿提刑司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