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王掌柜的骚操作

作品:《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桃花蛋铺生意向好。


    每天都能给赵英男赚大把大把的银子。


    当然,老赵也不是吝啬的东家。


    每次发工钱,都会给王大石和店铺伙计发一些奖金。


    具体发多少,按当旬的收入而定,少则一两,多则十两。


    也不能给太多。


    毕竟这个世界的物价就这样。


    而且老赵知道,这种火爆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再过两三个月,仿造的琥珀蛋就会出来。


    到时候就执行第二阶段计划。


    降价,或者卖配方。


    收入可能会有所降低。


    第三阶段,直接公开配方,造福普罗大众。


    让那些个花费重金研究琥珀蛋的竞争对手猝不及防。


    嘿嘿。


    赵英男吃着美味的猪头肉,享受着杏儿力度合适的按摩,静待王掌柜的骚操作。


    老王放了一卷鞭炮。


    两个伙计又是敲锣,又是打鼓。


    不一会便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


    老王清了清嗓子,宣布道:


    “各位乡亲。”


    “各位父老。”


    “今我桃花蛋铺,扩大经营,急需一百名劳工。”


    “工钱一日两文,每旬发放。”


    “管吃管住,一日三餐管饱。”


    “年轻力壮,身体没有疾病者,皆可报名。”


    青牛镇上。


    每年都会有不少地主招募佃农。


    而今又是农忙结束。


    在镇上流连等着被地主招募的人不少。


    一日三餐管饱?


    工钱十日一结?


    围观群众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不敢相信。


    但王掌柜何许人也,又怎么会欺骗大伙呢。


    老王平日里人缘还不错。


    最近桃花蛋铺又在大量收购农副产品,老王和许多农户都混得挺熟。


    农户对王掌柜的评价是:


    人又好。


    出手又大方。


    卖东西从来不压价格。


    不仅不压价。


    遇到特别困难的,老王还会多给人家几文钱哩。


    当然,老王制定这条优惠政策,曾请示过东家。


    东家表示:“正合我意。”


    以前老王人就好。


    但也正是因为人好,所以才干不过对面林家米铺。


    但现在不同了。


    有东家这个坚实的后盾,老王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东家不仅财力雄厚,为人也乐善好施,这一点,倒是很暗合王大石的经营理念。


    果然。


    时间一长。


    老王在镇上的好名声就响彻十里八乡。


    村民们口耳相传。


    纷纷拿着农副产品到镇上桃花蛋铺卖。


    蛋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话说回来。


    王掌柜宣布完,立马有人询问。


    “王掌柜,干什么活啊,做琥珀蛋吗?”


    询问的是一个青年。


    王老记得他,叫张大头。


    三个月前,张大头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拿着家里唯一一张狼皮到镇上寻找买家。


    没想到。


    还真卖出去了。


    收货的正是王掌柜。


    不仅如此,王掌柜见他困苦,还多给了十文钱。


    也正是这十文。


    让他挺了过来。


    如今刚过农忙,他便出来找事做。


    得多攒点钱,不然到了下半年,交完赋税,冬天还是得饿死。


    王掌柜认出了询问的人,招呼道:“大头,你到前边来。”


    张大头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挪到人群面前,率先表明态度:


    “掌柜的,俺想干。”


    王掌柜朗声回答刚才的问题。


    既是对那名叫大头的青年说,也是回答众人的疑问。


    “乡亲们,我们招募劳工,并非做琥珀蛋。”


    “但做的仍是普通农活。”


    “伐木,夯土,修路等。”


    “只要身体健康,都能做的。”


    “诸位放心,我以桃花蛋铺和我本人的名声担保。”


    “管吃管住,顿顿管饱,绝不拖欠工钱。”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王掌柜的信誉,他们是信得过的。


    当即就有人站出来为王掌柜站台:“王掌柜是大好人,他说的话,我相信,算我张大江一个。”


    “是啊,是啊,王掌柜肯定不会骗咱的。”


    “王掌柜,咱相信你。”


    “俺也是,俺也是。”


    ……


    一时间,群众纷纷响应。


    张大头第一个报名,往后还有许多年轻人,纷纷上前登记。


    往日里积攒的名声,在这一刻终于派上用场。


    王大石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


    “平日里,承蒙大家照顾,来小店售卖各种农产品。”


    “现如今,我们东家发话。”


    “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这么好的活计,当然要先照顾大家。”


    “想去的可以来我这里报名。”


    “报了名的,今天先回家,安排好家里的事,明日一早过来。”


    “也请诸位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


    “凡是能带回来一个劳动力的,赏钱一文,越多越好,上不封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仅限今天和明天。”


    卧槽!


    还可以这么搞。


    老王啊老王,你要是生在后世,绝壁能当上传销头目……赵英男心中嘀咕。


    也觉得拉人头这个办法甚好,乡里乡亲的,总比招募流民要好。


    有家有土地。


    心中有牵挂。


    他们犯事的可能就小。


    毕竟是外村人,不像桃花村村民那般知根知底,小心一点还是好的。


    而且,大家都是冲着老王的名声来的。


    有交情呢。


    看来在青牛镇,老王的名声,比自己这个东家还要大一些。


    赵英男从不嫉贤妒能。


    手底下有能人,应该高兴才对,并对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


    凡事都要靠自己去做,那不累死?


    ……


    老王一番话。


    当场报名者就有四五十个。


    其他没报名的,要么年老,要么弱小不符合条件。


    但也纷纷回村去奔走相告。


    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亲朋好友。


    赚到人情的同时,还能赚钱。


    这种好事,上哪去找?


    一时间,桃花蛋铺招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王掌柜说的截止日期是明天。


    但近一些的村庄,下午便有人急吼吼地来报名。


    王掌柜不是说了吗?


    只要一百人。


    去晚了,这么好的活计,可就没了。


    赵英男暗暗佩服,谁说古代人不聪明的?


    这王掌柜,居然会用饥饿营销,把名额和时间搞得很紧张,这样着急的反而是那些劳工。


    老赵不由得想曾看过的一本书,叫《塑料瓶梅》。


    该说不说,主角东方门庆做生意也非常有一套。


    古代人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往往是最低的。


    作为士农工商的吊车尾。


    因为赚钱多,但地位低。


    既要防着上面有人搞你。


    又要防着下面有人把你杀富济贫。


    在古代经商,难度是最高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古代的商人才会削尖脑袋,去权衡各个方面的利益,想出各种应对的办法。


    想在古代做生意。


    非人精不能胜任。


    ……


    截止下午,老赵回家。


    已经有上百个人报名。


    赵英男把招人的事情全权交给老王去处理,并约定,明天下午来提人。


    回到村上。


    猴子过来禀报,说村里的房子都已经翻修好。


    明天便可以去修路了。


    赵英男心中大喜,这几个兄弟,还是很靠谱的,办事又快又负责任。


    拍着猴子肩膀画大饼道:


    “猴子,干得好。”


    “等路修好了,哥给你娶个嫂子。”


    喜欢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请大家收藏:()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