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老爷,这力度怎么样?

作品:《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次日,中午。


    赵英男一行人来到镇上。


    青牛镇窄小的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


    这种情况,以前倒是从来没见过。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桃花蛋铺应聘当劳工的。


    还好今天没带林沐潼。


    不然这种架势,恐怕挤都挤不进去。


    老王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招五百人吗?


    大牛在前边开路。


    嘴里不停的嚷嚷着:“让一让,让一让。”


    然后用有力的双手,扒开一条通道。


    小黑后边殿后。


    三人通过后,拥挤的人群再次聚拢。


    将小黑挤压得贴在赵英男身后。


    纵使她武功高强,遇到这种情况,也无计可施。


    老赵有一种前世挤火车的感觉。


    熙熙攘攘。


    身后传来温暖柔软的触感。


    嗯,早知道带林沐潼来了,她那更大,更柔软。


    咳咳。


    老赵知道,小黑虽是护卫。


    但也是女儿身。


    当即转身,将小黑姑娘护在怀里。


    小黑微微一愣。


    但随即投来感激的目光。


    三人好不容易才挤到桃花蛋铺。


    掌柜王大石,正在忙碌的给劳工登记信息。


    姓名,年龄,户籍等。


    店里还挤着几十个人。


    两个伙计在努力的维持秩序。


    见到赵英男。


    老王喜出望外,赶忙放下笔,上前迎接。


    “诸位让一让。”


    “让一让。”


    “这位是咱们桃花蛋铺的赵东家。”


    “东家,您里边请。”


    老赵三人随着王大石进了后院。


    店里已经挤满了人,不是谈话的地方。


    “老王,怎么回事?”


    “回禀东家,我感觉,工钱咱给高了。”


    不是感觉,是真的给高了。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


    老赵和老王同时低估了两文钱和包吃包住对穷苦人的诱惑。


    老王对外宣布,只招一百个。


    这街上恐怕得有七八百人了。


    王大石征求东家的意见,要不要降低工钱,每天给一文钱?


    赵英男摆手否决:


    “老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怎可失信于人。”


    “现在登记的有多少人了?”


    王大石献上厚厚一本名册。


    “目前登记的,有八百五十人,我估计,最终得有九百人。”


    “东家,要不,从中选五百人即可?”


    “其余人我让他们回去?”


    得了吧,老王,我还不知道你……赵英男腹诽一句,说道:“九百就九百,不可再多了。”


    老王是个老好人。


    隔壁卖猪头肉的老王也不错。


    但也正因为他是好人,才有那么多村民过来报名。


    这十里八乡的,许多都是王大石认识的人。


    他也不好拒绝。


    只好都登记下来,给东家选择。


    这个王大石,当了多年掌柜,也是个心思活络的人。


    知道东家心善,自然不会拒绝。


    而且,多一些人,对东家来说,也不算负担。


    一天两文,算上吃饭,也就十文钱。


    一两银子可以请一百个,也不过是一颗琥珀蛋的价钱。


    老赵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上午出门前,老赵安排建筑队先修茅屋,作为五百个劳工的宿舍。


    这一下子多出来四百人,这些人恐怕得睡牛棚了。


    但也就睡一两天的事。


    到时候开工大吉,树林里大把的树木可以给劳工自己建房。


    王大石得令,继续去给劳工登记。


    杏儿适时从房间里出来。


    手里还捧着一篮子零嘴,供东家消遣。


    老赵抓过一把炒得喷香的豆子。


    正准备吃。


    就感觉肩膀一松。


    一双柔弱无骨的小手,正在自己肩周游走。


    与其说按的有多舒服,不如说是心里享受。


    杏儿这手法。


    到了后世,只能赚198一个钟。


    不过,杏儿这长相,绝对会有很多老板愿意按998的。


    弯弯柳眉,清澈明亮的瞳孔,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俏脸上透着淡淡的粉红。


    哟,这是抹了胭脂。


    给人初恋般的感觉。


    特别能让大佬们想起高中时的白月光与朱砂痣。


    “老爷,这力度怎么样?”


    “不错,有进步。”


    得到老爷的赞赏,杏儿揉捏得更加卖力。


    “舒服。”赵英男不住感叹,当老爷真好啊!


    ……


    未时。


    太阳蹉跌而下。


    老赵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招呼老王停止登记。


    没排上队的,先登记姓名,年龄,户籍。


    等下一批招工时,优先录用。


    东家都发话了,老王只能照做,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他已经尽可能的安排更多人了。


    东家说要五百个,他硬是塞了一千个。


    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有几十个人没登记上的,本来心情十分失落。


    但一听说,过段时间还招人,便高高兴兴留下继续登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登记的信息,相当于劳工的身份证。


    有据可查。


    防止山贼混在其中。


    你是哪个村的,叫什么名字,一打听就能知道是真是假。


    对这些劳工来说,也是一种约束。


    ……


    一行人返回。


    九百多个人,已经是非常庞大的规模。


    小黑骑着小母马哒哒哒的在前头开路。


    大牛赶着马车紧随其后。


    劳工们多少扛着点行李,只能步行。


    老赵躺在马车里,随手翻阅着名册,都是附近乡镇的人,还是比较可靠的。


    看了几页,便昏昏欲睡。


    肯定是昨晚熬夜开会导致的睡眠不足。


    不一会,车中便传出了咕咕的呼噜声。


    傍晚。


    这庞大的队伍便抵达桃花村。


    顾飞燕和汤师爷几人,老早便在村头迎候。


    桃花村房屋有限,这么多人,肯定不能住进村里。


    让陌生人进村也不安全。


    当即,累了一天的老赵,直接将一千多人交给师爷和顾飞燕。


    让他们领着队伍,到村外搭建的茅屋。


    至于后续怎么分组,怎么吃饭,怎么安排住宿的问题。


    全权交给师爷。


    有个能干的师爷,真好。


    有事师爷干。


    没事干……


    丫鬟。


    师爷和顾飞燕,以及保安队几人,带着劳工队伍,又走了几里路。


    终于看到一排排茅屋林立。


    这便是给劳工安排的“宿舍”。


    但因为人数太多,时间紧,任务重,茅屋修得比较简陋。


    有的甚至连屋顶都没有,只来得及搭建框架。


    师爷翻阅名册,一共有一千零三十五人。


    老爷不是说,只要五百人吗?


    这怎么翻了一倍?


    事先又不说,莫非老爷要考验我的才能?


    自己才当时总工头,老爷就给一千余人让我带领,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


    嘿嘿,不过,这可难不倒老朽。


    师爷当即安排,所有人原地分组。


    每组百人,先按同乡,同村相互寻找伙伴,没分出去的,再行安排。


    劳工们各个蒙13。


    他们哪里见过这个?


    但师爷何许人也。


    只半个时辰,分组,住宿,吃饭等诸多事宜全搞定。


    这一千人,经过师爷的调教。


    已经颇有纪律。


    当牛车运来一车车米饭,肉包,肉汤时。


    劳工们虽然瞪大了双眼,口水流了一地。


    但并没有出现哄抢现象,而是按组有序干饭。


    师爷满意的捋了捋胡子:


    “呼,总算是没辜负老爷重托。”


    喜欢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请大家收藏:()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