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若不能为他报仇,誓不为人。

作品:《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往后十几日。


    鞑子军营偃旗息鼓,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攻城战。


    凉王朱文月在城头上眺望。


    见鞑子军营,每日正常活动,并不见兵卒变少。


    派斥候出城查探。


    回报消息说,并未见鞑子有行军迹象。


    朱文月遂放下心来。


    她现在最担心的,不是鞑子大军来攻城。


    而是鞑子分兵南下,去攻打凉州城其他县城或者纵兵劫掠百姓。


    朱文月紧蹙的绣眉,终于舒展开来。


    有这十几日的时间,百姓应该都躲入山林了吧。


    这时,白袍银甲,面容冷峻的秦怀玉上前奏报。


    “凉王,城中各处布防均已完成。”


    “各种守城器械,武器齐备。”


    “又在城中征召了三万士兵,皆配有铠甲,武器。”


    “如今我军强得可怕。”


    “末将请命,率军出城突击鞑子军营。”


    凉王背负双手,眺望着鞑子军营,依旧背对着秦怀玉。


    默然良久,才转过身,摇了摇头,道:


    “怀玉,不可。”


    “鞑子虽然损失十五万,但还有十五万。”


    “依旧远胜我军。”


    “凉州城里的士兵,守城有余,攻击不足。”


    “不如就待在城里守城,同时也牵制敌军,如果他们敢分兵南下,咱们就主动出击。”


    “如果他们不分兵,咱们坚守城池,等着他们来攻城。”


    “如此更加稳妥一些。”


    秦怀玉低着头,神情肃穆,心中不住嘀咕。


    凉王如今是凉州最高统帅,谨慎一点倒也正常。


    但凉王什么时候养成说话之前先思考几分钟的习惯。


    竟有点像赵兄。


    要知道,凉王身为武女,平日里也是喊打喊杀,不服就干的那种。


    现在文绉绉的,反而让人不适应。


    秦怀玉没再说什么。


    经历了一场大战,她也成熟不少。


    如今,她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将领,只有一百亲兵那种。


    凉王不仅升了她的官,还拨了一万白枪兵让她统领。


    凉州后门一战。


    秦怀玉奋勇杀敌,有勇有谋,全歼鞑子三万兵。


    三万兵攻城,一万人守城。


    能打赢很正常。


    但要全歼三万敌军,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由此可见,秦怀玉领兵打仗的才能,非常卓越。


    秦怀玉学着赵英男的招式。


    激怒敌人。


    诱敌攻城。


    关门打狗。


    以极低的代价,全歼鞑子。


    完事后,还能抽调三千人,到前门支援。


    这等才能,凉王破格给她升官,军中无人敢不服。


    除了秦怀玉,参与守城战的军民,皆有封赏。


    活下来的,要么升官,要么赏银。


    战死者,给予战胜抚恤金,由官府照拂其家人。


    大月律法规定,凡是为大月征战,战死者皆有抚恤。


    但打赢了和打输了发放的抚恤是不同的。


    另外,大月国国库空虚,军饷都发不出来,抚恤更别提了,经常是拖欠,拖延,到后面不了了之。


    但凉州现在有钱。


    凉王不愿失信于将士,将各种赏赐和抚恤下发,并亲自监督,以防有官员克扣贪污。


    一时间。


    凉州军民对这位名声不太好的凉王感恩戴德。


    凉王爷只是不问世事,但凉州危难之际,她还是会站出来拯救老百姓的哩。


    凉王真是爱民如子。


    要是咱们皇帝陛下,也能像凉王一样,体恤百姓那该多好。


    皇帝陛下只会增加赋税,许多年来,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成为暴君。


    皇室的威望日渐衰弱。


    如今,凉王朱文月,凭一己之力,拉高了皇家的威望。


    拯救了凉州城的民心。


    也正因如此,凉王发榜征兵,很快就征召到三万士卒。


    百姓们哪怕知道当了兵马上就要上战场,但还是义无反顾选择支持凉王。


    踊跃参军,保卫家园。


    朱文月知道,如今凉州城里有五万兵,少是少了点。


    但鞑子也只有十五万兵。


    五万守城,对战十五万,未必打不赢。


    凉州城内粮草充足,士兵装备又好,何况还有先生发明的扎马钉,燃烧弹,炸药等武器。


    不谦虚的说。


    同等人数的情况下,或者鞑子军攻城的情况下,凉州军完全可以吊打鞑子军。


    也正是如此,秦怀玉才请命出战。


    不过,朱文月否决了。


    先生做事向来求稳,还是遵循先生的习惯好,如今凉州城兵强马壮,钱粮充足,上下一心。


    一定要将鞑子,拖死在这。


    ……


    凉州军营。


    赵德祝在奋力的捶打一块巨大的石头。


    巨石被他捶得粉碎,不断有细碎的石渣从巨石上脱落。


    不过,他的拳头同样伤痕累累,不停有鲜血流出。


    没人去劝阻他这种近乎自残行为。


    因为,除了赵德祝,还有三千名白枪兵将士在做同样的事情。


    白枪兵是凉州军的精锐,这三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们用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横练身体。


    以人体极限强度的方式,锻炼筋骨。


    这不是赵德祝要求的,而是他们自愿的。


    这十几日来,赵德祝每夜睡不着觉。


    他心里憋着一股气。


    平时他总自以为武功高强,喝醉了还催牛辟说自己是凉州第一勇将。


    但真正和鞑子打起来,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他根本不是黑骑首领的对手。


    好几个黑骑兵都能和赵德祝打的旗鼓相当。


    赵德祝那个恨啊,羞愤,懊悔,自责多种情绪混在一起。


    成为一股气,一股难以磨灭的意志。


    你黑骑不是横练铁布衫吗?


    老子也练。


    老子还要练一支敢死队,把你们鞑子都突突了。


    赵德祝用尽全身力气,将巨石轰碎,长长的叹了口气。


    “哎,贤弟……”


    “都怪大哥没保护好你。”


    敢死队成员中,不仅有从白枪兵中挑选出出来的精锐,还有一个文人。


    赵布祝。


    布祝兄原本是搞后勤的。


    在凉州一战中,表现出色,督造各种兵器,运筹帷幄,效率甚高。


    但凉州一战后,赵布祝投笔从戎,破格加入了凉州军。


    他本来就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经常往军营里跑的。


    还自称文武双全。


    家里又有家传的武功路数。


    练起武来,倒不是零基础。


    赵布祝加入凉州军后,并不满意,又报名参加敢死队。


    用他的话说,英男吾兄,待我如知己。


    若不能为他报仇,誓不为人。


    他一个文人,又没有官身,能想到报仇的最佳方式,便是上阵杀敌。


    杀一个够本。


    杀两个赚一个。


    杀一百个,帮英男兄报仇。


    喜欢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请大家收藏:()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