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诏安百姓,击杀反贼。

作品:《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赵英男心中略微思索,便有了计策。


    询问道:“陛下可有下旨,让你们派兵去镇压关中民变么?”


    朱文月垂头丧气:“书信里是这么说的。”


    秦怀玉也点了点头,期盼的盯着赵英男,希望他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赵英男嘿嘿一笑。


    “王爷。”


    “秦将军。”


    “稍安勿躁,我有办法。”


    随后,赵英男便把自己的计策告诉两人。


    这时代,君王的权力是非常大的。


    可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不知道是哪个先贤想出来的。


    反正,整个大月,包括大月以外的那些小国。


    都信奉这样的观念。


    赵英男自然不会让凉王和秦将军去忤逆皇帝,只是稍稍擦边了一下。


    “既然陛下没有下旨。”


    “秦将军便不用去镇压民变。”


    朱文月和秦怀玉闻言,瞪大了双眼,期盼已久的计策,就是这个?


    那不是违抗圣命吗?


    管你是王爷还是将军,违抗圣命如同造反,可是要杀头的。


    赵英男见两人如此大的反应,嘿嘿一笑,不再卖关子:


    “秦将军只需要带兵去关中,招募流民即可.”


    ……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


    朱文月和秦怀玉化身小迷妹,认认真真的听着赵英男讲述自己的计策。


    秦怀玉不用去镇压民变,但必须要带兵去关中。


    关中民变四起,但并不代表,所有参与造反的乱民都是十恶不赦之徒。


    有些是因为没有饭吃,被迫加入民变大军。


    有些是自己的家人被乱军杀害,自己的粮食被乱军抢夺,无奈之下,也加入民变大军。


    继续去抢别人。


    总之,老百姓只要有饭吃,有地种,鬼他娘的才陪你去造反。


    这一点,两人都很是赞同。


    老百姓活不下去才去造反,这也是秦怀玉不愿意屠杀他们的原因。


    赵英男接着又说。


    如今,关中的环境已经不适合大月的老百姓生存了。


    各种闯王,马王,门王们,占领了大片土地。


    老百姓为了活命,只能归顺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这么容易壮大的原因。


    但是。


    等到他们队伍越发壮大,靠抢来的粮食已经不足以养活那么多人的时候。


    他们就只能自己种地。


    目前情况看,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建国,然后打造根据地,不再东奔西走,不再四处劫掠。


    因为以前他们劫掠的,是地主,是百姓。


    现在自己也变成了大地主,还劫掠个毛。


    到时候反王们同样面临抵御灾害,面临治理百姓的问题。


    秦怀玉需要做的,就是领着白枪兵到边境招募百姓以及愿意从良的乱民。


    并将他们遣送回凉州境内种田。


    加强凉州边境的防护,不让反王们领兵入侵凉州。


    不过,凉州军如今威名远播,料想他们也不敢来。


    凉州地广人稀。


    去年寒灾,又死了许多人,现在空出很多土地。


    加上一年免税。


    刚刚打败鞑子。


    多重利好下,想必很多人愿意来凉州安家落户。


    ……


    秦怀玉竖起大拇指,疯狂点赞道:“高啊。”


    “赵兄实在是高。”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不乱杀百姓的问题。”


    “又能消灭那些真正想造反的乱民。”


    “这和我平日剿匪,想法是一样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朱文月也附和:“是啊,先生。”


    “有此妙计,既可以向皇兄交差,又能扩充我凉州百姓,一举两得。”


    两人同时举起酒杯。


    “我们敬先生一杯。”


    “我们敬赵兄一杯。”


    赵英男举杯喝酒,说了半天,确实觉得口有点干了。


    “两位莫急。”


    “这还没完。”


    赵英男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大棒和胡萝卜的计策,可以长期实行。


    另外,秦将军还得缓步进兵,消灭完一个地方的乱军,招募完一地的百姓。


    就可以进兵下一个地方。


    毕竟,这年头信息传播速度慢,交通又不便利。


    哪怕有些百姓想逃离反王的控制,也过不来啊。


    只得进兵。


    已经控制的地盘,可以派凉州兵接手。


    但必须得按部就班,切不可孤军深入。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收复被乱民占领的地盘,还可以和京城那边的大月军队,形成前后夹攻之势。


    秦怀玉两眼放光,重重的点点头,表情严肃道:“赵兄放心,我一定稳扎稳打。”


    “绝不贪功冒进。”


    以往朝廷镇压民变,只是派兵出击,击杀乱民。


    即使打赢了,得到的土地,也只是一片废土。


    因为百姓都被杀光了。


    或者给钱诏安。


    那些个被诏安的反王,通常都是假意投降,先拿了好处再说。


    等官军退走,他们又揭竿而起。


    朝廷徒耗钱粮不说,还被人耍了一道,简直白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两种行为,对镇压民变都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大月的才会民变四起。


    反贼越剿越多。


    但赵兄给的计策就不同。


    诏安百姓。


    击杀反贼。


    这样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好处,还会追随反贼造反吗?


    肯定不会。


    高。


    实在是高。


    没等秦怀玉心中感慨,赵英男继续说:


    “王爷,我所提出的以工代赈,您可还记得?”


    朱文月点点头,美眸中浮现一抹疑惑。


    先生的大作,她当然记得。


    只是不知道为何先生问起,以工代赈与目前的凉州形势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英男哈哈一笑,恭维了一句凉王好记性。


    继续解释。


    目前,凉州仍有许多流民。


    相比于其他州,凉州的灾情算是最轻微的。


    但仍然有许多没饭吃的老百姓。


    虽说官府免税一年,但对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民来说,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如今,凉州有钱有粮。


    不如以工代赈。


    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创办工厂,大兴养殖等等。


    军队有军屯制度。


    老百姓不可以搞个民屯制度吗?


    官府出地,出农具,出种子,包吃包住请老百姓耕种,到了年底,按比例分红。


    各种官办养殖场搞起来。


    养鸡养鸭。


    养鱼养鹅。


    养牛养羊。


    提高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官府的收入。


    何乐而不为?


    赚钱嘛,形式多样,真的没必要整天增加赋税。


    后世还有国企呢。


    这年头,钱都让不交税的商人赚了,出人出钱供养大月的,反倒是最穷苦的农户。


    太他娘不合理了。


    赵英男说,等解决完凉州的流民,秦怀玉招募的百姓差不多也回来了。


    大月的百姓安土重迁,背井离乡肯定多有不愿意。


    但是,如果来了凉州,能有地种,有饭吃,有活干,谁他娘还想念家乡。


    百姓肯定乐不思乡了。


    开开心心为第二故乡凉州发光发热。


    听到这里。


    朱文月脸上写满了惊愕。


    眼里闪烁着兴奋与惊讶的光芒,盯着赵英男目不转睛。


    原来,这就是以工代赈的实际运用。


    还得是先生。


    但她又实在想不出,先生为何能想到如此离经叛道,天马行空的计策。


    先生还是人吗?


    喜欢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请大家收藏:()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