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制出水泥板

作品:《大明最强毒士,老朱直呼活阎王

    “石灰石?”


    邵甑微微一怔。


    明显没想到张宁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对治理水患有什么用?


    不过他虽然不明白张宁要用来干嘛。


    但还是恭敬的回道:“有的,需要我让人搬来吗?”


    张宁直接回道:“没错,立即让人将开采的石灰石烧成石灰,越多越好,之后就将其全部运往开封就行。”


    “张先生,我们立刻派人去办。“


    邵甑没有啰嗦,直接领命。


    张宁点了点头,补充道:“另外,我们还需要船只和人力。”


    “黄河之所以频繁泛滥、决堤,河床不断抬高,是因为河底泥沙的沉积。我们必须清理河床的淤泥,否则只能治标不治本。”


    “所以,船只和人手也必须准备充足!”


    邵甑拍着胸口保证道:“张先生请放心,人手我们也有。”


    “好。”


    张宁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跟这样的人合作才是最舒服的。


    不过避免徐贯使坏。


    他临走前。


    还是警告了一句。


    “此事陛下看得很紧,希望你们工部别出什么差错。”


    邵甑立即恭敬的回道:“张先生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办好的。”


    其实不用张宁说。


    他也会做好的。


    因为徐贯早就吩咐他了。


    徐贯担心黄河治理失败后自己会成替罪羊。


    因此特意提醒他。


    要满足张宁的所有要求。


    这也是他能够迅速答应张宁要求的底气所在。


    石灰石的烧制并不复杂。


    不过治理黄河,浇筑水泥堤坝,所需的石灰量就非常大。


    这库存可能就不太够了。


    而且。


    水泥凝固需要时间。


    如今他们只有三个多月时间。


    自然得越快行动越好。


    而等张宁离开后。


    邵甑便急忙找到了徐贯进行了汇报。


    “大人,张先生已经离开了。”


    徐贯仍旧埋头于文件之中,没有抬头,询问道:“他要我们给他准备哪些东西?”


    邵甑将张宁所需的石灰粉、人手、船只等详细需求一一道来。


    徐贯听完后。


    发现这些基本上都是清理河道的正常所需。


    唯独对方让他他们准备大量石灰石这事有些不明白。


    难道烧制的石灰粉对治理黄河有何特殊用途?


    他越想越是好奇。


    不过并没打算深究。


    毕竟不用自己背锅就行。


    于是他看着邵甑严肃的说道:“务必将他所需的物资准备齐全,数量要充足。若黄河水患治理失败,责任将全由他承担,与我们无关。”


    “遵命,下官一定妥善安排。”


    邵甑急忙点头答应。


    徐贯满意的点了点头,便挥了挥手。


    “去吧,我对你有信心。”


    “是。”


    邵甑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


    张宁离开工部后。


    也回家做起了计划。


    通过询问得知。


    如今的大明对石灰的需求量并不算巨大。


    可也不算少的。


    还有就是。


    工部所储备的烧制石灰,远远还没满足他计划的需求。


    他打算通过建造水泥堤坝来治理黄河。


    可黄河泛滥区域的广阔。


    所需的石灰是目前远远不够的。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他又特意回到工部,让邵甑立刻安排人员,加紧烧制石灰。


    整个工部也因此变得忙碌起来。


    而张宁也知道。


    目前的水泥制造几乎是还没有的。


    所以他需要进行一些试验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根据他所学的知识。


    要制作水泥。


    首先得要将烧制得细腻的石灰与同样细腻的河沙混合,然后加水搅拌。


    最终形成水泥。


    之后,还需要晾干以检验其硬度。


    可这一个过程太久了。


    目前他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而等水泥彻底干燥得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


    所以他不能因为试验而耽误时间。


    于是。


    他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使用火窑进行烘干,来加速干燥的过程。


    不过他对这个方案并没有什么把握。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干这事儿。


    说干就干。


    他让锦衣卫在郊外找了一处农庄后就行动了起来。


    常言道。


    失败乃成功之母。


    尽管他对理论了如指掌。


    但首次实验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成品出现了掉渣和裂痕。


    显然是搅拌环节出了纰漏。


    同时他们在原料筛选也不够细致。


    张宁立刻更换人员,进行精确调整,并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次的结果,他十分满意。


    他终于在火窑中成功制成了所期望的水泥板。


    “来测试一下它的强度!”


    张宁命令锦衣卫用大锤敲击水泥板。


    这块水泥板厚度约五六厘米,相当于两寸半,重量相当。


    要砸裂它需要相当大的力气。


    更别提彻底砸碎了。


    手持大锤的锦衣卫望着这块结实的水泥板,询问道:“张先生,我该用多大力气?”


    “用你的全力!”


    “遵命!”


    锦衣卫随即高举铁锤。


    向平放于地面的水泥板狠狠砸去。


    砰!


    结果正如张宁所预料,水泥板应声裂成两半。


    然而。


    众人预期中的水泥板碎裂成渣,或粉末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实际上。


    刚才挥锤的锦衣卫手掌都震得通红。


    显然是被水泥板的反震力所伤。


    看到这一幕。


    在场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这水泥板也太坚固了吧?”


    “也不算太坚固,毕竟还是裂了。”


    “那不一样!地面不平,板子翘起来了。王槐用那么大力气砸,裂开是自然的。但你们看,只是裂开而已。”


    “如果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我不信它还会裂。”


    一名锦衣卫护卫立刻指出了关键所在。


    “不错。”


    看着这水泥板成品,张宁满意的点了点头。


    目前所做出的水泥板强度,算是符合了他要的预期。


    这也验证了他实验中的水泥配比是正确的。


    这种水泥板完全可以制造堤坝。


    甚至拿来建造城墙都可以。


    一名锦衣卫不由赞叹道:“张先生,如果用这水泥来修筑城墙,既省时又坚固,绝对是上佳之选!”


    张宁笑着点了点头。


    ”自然是可以的,要是再放些钢铁进去还能比现在更坚固一些。”


    放钢铁进去?


    听到这话。


    在场的人却是有些懵了。


    “张先生,可是这炼钢可不容易啊,更别说还要炼制这么多了。”


    张宁拍了拍这人的肩膀,说道:”放心,我有轻松炼制出钢铁的方法。“


    “但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南下开封,在这两三个月内,用这种水泥浇筑黄河易泛滥区域的堤坝。”


    “张先生,我们都对你有信心!”


    一众锦衣卫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以张宁制造出来的水泥板强度。


    他们坚信张宁肯定能带领他们治理好黄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