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


    元祐元年正月甲寅(25)。


    紫宸殿听政。


    诏赦前入内东头供奉官、配汝州牢城韩永式,免其刑期,特放归家。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传奇在他活着从沙门岛走了出来!


    而他能赦免,要感谢他的母亲,历年以来不断上书,援引种种赦书,为其免罪。


    从沙门岛到汝州配军,又从配军到自由身。


    韩永式走了五年!


    其母耗费家财以万贯为算!


    这一次更是走了向家太夫人的关系,太夫人在派人入宫时,和向太后求情,并讲述了韩母年年乞赦的事情。


    向太后闻而落泪,起了同情,于是有此赦。


    朝奉郎、权发遣淮南转运副使路昌衡、工部郎中吕大忠,并权发遣陕西转运副使,两人可以手牵手去陕西给范纯粹搭班子了。


    这是韩绛、吕公著两人的举荐。


    权知开封府蔡京上奏:奉旨意,开封府复置县尉、弓手等,乞府界诸县应系捕盗文武官吏并应干捕人员,并隶本府及府界公事同其管辖,乞赏罚并委本府一面施行。


    因为是赵煦的直领之地,赵煦当殿做出裁决:从之,命开封府并府界公事,在招募县尉、弓手时,须当考核,县尉当知刑统,并七日一教弓手。


    因狄咏等将南下,特诏:诸军今后有移防者,每日特给口粮,将校日三升,士卒给两升。


    此乃应左相韩绛所请——故事,旧唯沿边守军移防给口粮,其他诸军移防,皆以家粮为路用,韩绛以为不均,伤士卒之锐,乞别立法。


    监察御史孙升,上书弹劾朝散大夫、光禄勋吕嘉问。


    一共举出吕嘉问两条罪证,第一是:市易法吕嘉问首倡,祸国殃民,不可久留朝廷。


    第二:有罪人小吏赵宣,因为涉及吴安持、文及甫舞弊案,曾被特旨永不录用。


    但吕嘉问却让这个小吏改了名字,然后用为光禄寺的官吏。


    这是不遵先帝旨意,更是亵渎朝廷法度。


    诏命吕嘉问自辩。


    赵煦在这个过程,不动如山。


    倒不是不想拉一把吕嘉问,实在是拉不了这個吕家的‘家贼’。大风小说


    市易法,确实是吕嘉问的主意,现在被罢废了,他自然要受到影响。


    何况,他还被人抓了现行。


    那个赵宣明明都已经有了旨意——永不录用。


    吕嘉问却自作聪明,给人改了名字,收用到光禄寺。


    若没有人发现,那也罢了。


    现在被人抓到把柄了。


    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


    赵煦眼珠子一转,就已经决定把吕嘉问重重贬黜——让他去广南西路担任右江安抚使,负责协调管理包括现在的归化州、顺州以及未来可能的广源州、思琅州这样的羁縻州!


    对吕嘉问,赵煦还是很看好的。


    这个家伙,连市易法都想的出来!


    肯定是一肚子坏水!


    正所谓,恶人还须恶人磨,将吕嘉问贬去广西,去经营日后的甘蔗榨糖事业,想必定会为大宋再立新功!


    当然了,那要等章惇打赢了再说。


    ……


    退朝后,赵煦换上便服,与两宫在崇政殿再坐。


    并在此接见了前来陛辞的章惇、狄咏、燕辰等人。


    所谓陛辞,早已是礼仪性的程序。


    故此,只是走一下流程。


    章惇等人再拜,表一下决心,然后赵煦和两宫慰勉一番,几人就可以退下去,准备出发了。


    前后用时加起来不过一刻钟。


    送走章惇等人,赵煦陪着两宫,来到了大内的庆寿宫。


    这个宫殿,如今已经完全修葺一新。


    墙壁、回廊以及屏风上的朱砂、铅粉、水银都已经去除干净,很多地方甚至是连着柱子一起重修了一遍。


    同时,也已经通风透气了一个月。


    走在其中,可谓是心旷神怡,让赵煦非常喜欢。


    两宫看着也很开心。


    对大内而言,这样做,自然是有代价的。


    以后,这庆寿宫的维持费用,将会大增!


    每到夏秋,防虫防蚁的费用,更会猛增。


    但,这都是小钱。


    而且,皇室大内用度,既不是走国库的左藏、右藏。


    也不是用先帝留下的封桩钱。


    而是汴京店宅务收的房租以及在京诸场、作坊的利润、商品供给。


    所以,外廷是管不到的。


    ……


    章惇等人陛辞出宫。


    正欲各自回家,做好出发的准备——此去广西,山高路远,道路崎岖。


    再次回京,至少都是明年甚至得到后年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糟糕的交通和更加糟糕的医疗水平。


    哪怕是高官贵族,出门这么远,若身体不行,或者运气不好也可能是永别。


    所以,需要和家人妻子儿女告别。


    同时还得举行宴会,和亲朋作别。


    特别是章惇,他还得去和都堂宰执作别——以后,就得指望这些宰执人物,能在都堂上给他多说好话、多给政策了。


    在这个时候,天子身边的内臣冯景,却带着一本本小册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诸公……”


    “此陛下所赐诸公方略……”


    章惇等人,连忙面朝福宁殿方向,再拜接领天子所赐的文书。


    他们也不意外。


    赵官家们,哪次不赐些阵图什么的给大臣?


    只是,接过那小册子,章惇悄悄看了一眼。


    并没有阵图——全是文字。


    章惇诧异了一声,就将之收到了袖子里。


    ……


    司马光,失望的从自己儿子司马康手中接过那宫中送来的不许陛见手诏。


    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宽慰——司马公,国家股肱,朕之师保,宜当将息自身,区区小事,何劳公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