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斗纽与带泄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


    胖商贾带着从交子务换出来的交子,回到他的住处。


    一个在汴京城里,很特殊的官廨。


    许州进奏院的官廨。


    这进奏院,可不一般。


    乃是旧时代的遗存,也是藩镇们在汴京城留下的最后一点残留痕迹。


    在晚唐和五代,进奏院就是对接中央和地方藩镇的联络机构。


    你甚至可以将之理解为藩镇们在朝廷的使馆。


    进奏官们代表藩镇和中枢博弈、商谈各种事情。


    大宋建立之初,进奏院也还发挥着类似作用。


    但随着中央集权的深入,也随着大宋文官体制的建立健全。


    进奏院也慢慢的成为了中央官署。


    进奏官们从藩镇表奏的官吏,变成了直属于皇帝本人的官吏。


    太平兴国之后,整个进奏院更是被直接隶属于银台司。


    其职责也变成了:收受本州或本路监、司进奏公事,上禀银台司,然后承受中书、枢密院及诸司宣、敕文字,向本州、路监、司发送。


    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邮递员。


    元丰改制之后,进奏官直接和门下省对接相关公事,只有涉及边防机密之事,才许从通见司投递。


    不过,作为一個旧时代的遗存。


    进奏院还是保留着很多唐代和五代的符号。


    比如说,进奏院和地方联系密切,比如说地方现任官吏入京,若在京没有居所,一般都会住在进奏院。


    许州进奏院,算是大宋各州进奏院中设施和条件最好的了。


    足足有着十多间官廨,常年雇着二三十个下人、仆役。


    这是因为许州的特殊性。


    许州,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是待制以上重臣出知、荣养的热门州郡。


    如今,更是已经被升格为颍昌府。


    前三任知许州军州事的不是资政殿学士,就是端明殿学士。


    上一任的许州知州,更是当朝宰相康国公的亲弟弟韩维。


    本任许州知州,则是太中大夫、龙图阁学士黄履。


    黄履在去年七月,因为御史台内斗,以中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罢知越州。


    十二月,以先帝大臣,寄禄官升为太中大夫,馆阁从龙图阁直学士升为龙图阁学士。


    并且从越州升迁到许州。


    胖商贾自然就是黄履的族人。


    这很大宋!


    一个家族之中,常常有着两脉。166小说


    一脉当官出仕,修身治国齐家,另一脉则汲汲于商贾之事。


    两脉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缺一不可。


    胖商贾回到进奏院,把自己关进一个厢房中,拿着从交子务换回来的交子,细细的把玩起来。


    福建人本来就很会做生意——没办法,福建多山,不想着做买卖,都得穷死。


    所以,福建也是大宋商品经济和商业气息最浓厚的地区。


    更是商业创新最多的地方。


    譬如说,如今的福建最著名的商品荔枝,从荔枝树开花的那一刻,交易就已经开始了。


    当地的荔枝收购商,会在农民的荔枝树开花的时候,到农户家里察看。


    根据荔枝的长势、今年的市场行情,与农民签订契书,约定价格,给付定金,将农民的荔枝包圆。


    除了荔枝,福建的粮商业有很多人,会在水稻抽穗的时候,就和农民、地主订下契书,约定价格,给付定金。


    总之在现在,能在福建做买卖做出名堂的,都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胖商贾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端详着手里的交子,脑子里回想着这交子的差价。


    买交子要八百钱,交子承兑则只能换七百四十钱。


    这一来一回,就是六十钱的利差啊!


    “若是我能想个办法,让许州甚至是福建的商贾,愿意接受我来当干人,替他们在京城、许州、福建之间周转钱帛……”


    比如说,一个福建商贾,想要将一笔钱,运到京城。


    那他一路上转运的花费成本,就要高出天际。


    一贯钱入京,路上怎么着都得花上百钱作为运费,还不能保证安全。


    万一船沉了、遇到盗匪、被地方官扣押……


    资金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这个时候,假若他可以作为干人出现。


    就用交子,来替这些人周转钱帛。


    胖商贾相信,这其中一定有利可图,而且利润会很可观。


    许州、福建,都是商业发达的地方。


    只要能打通其中的关节……


    胖商贾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有些激动。


    官面上的事情,他有把握。


    他的族兄黄履,和出判泉州的故宰相蔡确,关系密切。


    同时还和章惇、蔡京等朝堂新贵,有着很好的私人关系。


    说服地方官府,问题不大。


    毕竟,这交子是朝廷发行的凭证。


    论效力,远高于福建的荔枝商贾和粮商,与农民签订的那些契书。


    而在福建的地方上,荔枝契书是可以交易的。


    甚至已经出现了一批专门买卖荔枝契书的商贾。


    于是,问题就剩下一个了。


    怎么说服福建和许州的商贾,相信他,并认可他手里的交子?


    这交子的辨识度,就是关键!


    胖商贾于是将那张百贯面值的交子拿在手上,仔细检核起来。


    精美的图案,让他赞叹。


    鲜艳的色彩,也让他对手里的交子有了信任。


    官府加盖的印信,进一步说明它的可靠性。


    这可是很难伪造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字迹!


    胖商贾很快就发现了,这交子上的文字,是三个不同人的笔迹。


    而这三人肯定都是当代的书法名家。


    他们的笔迹和字体,各不相同。


    哪怕胖商贾对书法的认知不多,却也能一眼分辨出三人书法的不同。


    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外人仿造的难度。


    尤其是那一句:宋辽贸易交子,皇宋交子务丙寅年制,戊辰年终止流通。


    让胖商贾信心大增!


    只有三年的流通期,三年后就会作废。


    而三年的时间,能让人仿造出这样的图案、色彩、字迹、纸张吗?


    胖商贾想着,然后就摇了摇头。


    一般人三年怕是其中一项都无法攻克。


    何况……


    他回忆着在交子务所见的情景。


    官府的人,恐怕还有着其他辨别手段。


    他放下手里的交子,现在他只有一个疑问了。


    他该怎么利用这交子牟利?


    “交子务出卖交子,以一贯八百钱,回收则是七百四十钱!”


    “从许州,运钱入京,不算路上的风险,每贯钱的运费,也在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