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计委的办公室主任,多少人都想方设法巴结呢。


    “就之前帮她做了身衣服。”


    那衣服七月份用,如今都要进入九月了。


    沈穗都没指望邹瑜还记着自己,没想到惊喜就这么来了。


    “给她做衣服?”孟东梅不解,“邹主任不一直都是中山装吗?”


    就没见她穿过别的。


    想象不出来她在沈穗这里做衣服。


    沈穗做的衣服,可都偏年轻活力呀。


    “可能是想做些改变?”沈穗也不知道,但这次尝试的结果是好的。


    不然邹瑜不会再找自己做衣服。


    孟东梅还是震惊,她发现沈穗似乎对邹瑜的位高权重没什么概念。


    办公室主任啊,领导心腹,虽然比不上业务科室术业有专攻。


    且处理的事情杂而多,几乎没什么个人时间。


    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岗位,提拔的也快。


    当初邹瑜从宣传教育科到办公室,都让不少人意外。


    如今又去党校学习,前程可谓十分明朗。


    换作是她,还不得一万个小心谨慎?


    沈穗挺高兴的,但话里话外是高兴自己有老主顾介绍订单。


    对老主顾的能量却一无所知。


    孟东梅多少有些无奈。


    强行教沈穗做事,怕她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适得其反。


    但愿,但愿她能顺利维持跟计委这位邹主任的关系吧。


    邹瑜那边让沈穗午饭的点过去。


    自然没有让主顾等着的道理。


    沈穗提前过去,又多等了一刻钟。


    邹瑜这才中午下班,“久等了,咱们边吃边说。”


    沈穗顺利的吃上了计委的饭。


    当然,食堂提供的午餐,味道比机关小学这边好上数十倍。


    毕竟是计委。


    “喊你过来,有两件事。”


    做衣服只是其中一件。


    另一桩事就关系到一些离退休干部的退休后待遇问题。


    “虽说市里组织部会照顾,但这么多人难免不到位,旁的我也管不着,但我们计委退休的这些,我总要操心下。”


    邹瑜开场白之后就切入正题,“逢年过节在你这里订一些肉包子,送到这些老同志家中,花不了多少钱,但多少代表单位对他们的关怀。”


    退休的人最怕什么?


    怕被遗忘。


    越是领导越明显。


    离开权力中心,失权感特别明显。


    应了那句俗语——人走茶凉。


    心态就会变得古怪。


    邹瑜因为工作缘故,跟这些老同志没少打交道。


    也因为这,才有了提拔上来的机会。


    过去两年多,邹瑜也一直留心保障退休老同志的一些福利。


    如今再做些增加,成本不高,但足以表明组织的关怀。


    性价比十足。


    沈穗连忙应下,“成。”


    她拿纸笔做记录。


    一同掏出来的还有一把软尺。


    邹瑜瞥见,笑道:“不用,这个具体数量日期,我都计划好了,等过两天让人给你送过去。”


    “成。”


    沈穗省事不少,她只负责把东西准备到位就好。


    至于做衣服这事就要麻烦一些。


    是给单位的孩子们做的。


    一些孩子还在单位的托儿所,另一些则是像徐玲玲这样在念小学,还有的正在读中学。


    念大学的那些,就不算在其中了。


    偌大的计委,大大小小的孩子有四十余人。


    “先紧着托儿所的这些来吧,衣服尺寸稍微大一些没关系。”邹瑜倒是没跟沈穗细说其中缘由。


    她安排秘书带沈穗去了计委的托儿所。


    一群孩子应该是刚吃过午饭没多大会儿,属于吃饱了有力气的那种。


    正在玩,闹腾的厉害。


    但问题是,人数多。


    朱秘书笑着道:“咱们单位跟教育局的一起。”


    沈穗反应过来。


    的确,教育局可不就挨着计委大院。


    托儿所的老师已经把两拨孩子分开,沈穗开始给孩子们量尺寸。


    忙活了好一阵子这才结束工作。


    一共十七个孩子,最大的三岁半,最小的才五个月。


    朱秘书瞧着沈穗誊录的单子,收了起来,“成,那我再找这些孩子的父母确定下,没问题的话就先把这个给定下来。”


    这得是明后天的事了。


    至于那些念小学中学的孩子,就等周末再量。


    地点,在沈穗的服装店。


    朱秘书觉得这样也好。


    送走沈穗,她回去跟邹瑜汇报工作,“倒是没问东问西的,干活利落也细致。”


    她把沈穗记录的单子交给邹瑜过目。


    “她做事向来细心,你也尽快把这事办好,省得教育局的再抱错孩子死不认错。”


    这事是六月份那会儿发生的。


    有个教育局的女同志抱错了孩子。


    孩子亲妈找到时,那个教育局的正在家里喂孩子吃饭呢。


    亲妈啊,没认出来自家孩子,非得说俩孩子的衣服差不多。


    男孩女孩性别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怎么就差不多了呢?


    之前也不是没有抱错孩子的事,但数这次最离谱。


    计委这边的孩子家长们也挺担心,说要不就跟教育局分开。


    重新弄托儿所是个麻烦事,单位里讨论好几次也没定下来。


    说白了,被抱错孩子的家长,是计委的普通科员。


    但凡是大领导的孩子出了事,问题早就解决了。


    邹瑜在沈穗那里做衣服时,就想出了解决办法。


    不过七月份她被安排去党校学习,这事也就耽误了下来。


    回来后一看,嘿,问题竟然还没解决!


    邹瑜当即着手处理。


    退休的老同志需要关怀。


    单位里在职的年轻同志何尝不需要关心?


    不然,凭什么显示她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