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欧阳伦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求订阅!!)

作品:《人心不足

    此时此刻。


    赵天明内心凉了半截。


    原本以为跟着这位有能力的驸马爷,自己肯定能够官运亨通,今后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在欧阳伦的提拔下,他赵天明从一小小九品知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晋升为六品通判,如今更是主持一府政事,升任知府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前途可以说一片光明。


    但是...现在看来,这前途应该是断了,甚至还小命难保!


    罢了,士为知己者死。


    若是没有欧阳驸马,他赵天明估计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知事,若是欧阳驸马到时候因此获罪,自己一路跟着去黄泉就是。


    就在赵天明下定决心要跟着欧阳伦一条道走到黑的时候,他忽然看到欧阳伦脸上浮现自信从容的笑容,更是给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等等。


    自己未免也太悲观了些。


    欧阳驸马是谁?


    那可是接连两次从朱皇帝手下安然脱身的人,“开平粮案”“永安贪腐案”这两件可都是轰动一时的大案,换成其他人,早就被朱皇帝砍了脑袋,但欧阳伦却靠着这两件大案平步青云,从七品知县做到了三品参政!


    这样的人会因为一个“徭役”问题翻车?


    想到这里,赵天明整顿一下自己的心情,笑着问道:“大人,这事您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


    “办法?”欧阳伦一愣,“我能有啥办法?这徭役乃是国策,历朝历代都这样干,我说取消,也没人听我的呀!”


    额...


    赵天明狂汗。


    没办法,你也敢大包大揽,我也是服了!


    欧阳伦看着赵天明紧张的样子,继续说道:“刚刚你不是听到百姓们愿意花钱免除徭役嘛,这可是百姓的心声,咱们不能忽视。”


    说着,欧阳伦又看了一眼几位百姓代表,“这样....征徭役的事情继续进行不能停,毕竟如今大明到处都需要人,愿意亲自服徭役的咱们依旧是登记,到时候统一送往服徭役的地方,若是不愿意服徭役,想要花钱解决,也没问题,按照这次徭役的规模、时间定一个价钱来,交了这份银子就不用去服徭役。”


    不等赵天明应下,几名百姓代表却是兴奋不已。


    “欧阳大人简直就是青天大老爷啊!”


    “欧阳大人是我们的大恩人!”


    “大家伙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欧阳伦摆摆手,“既然你们也同意这个办法,那便赶紧出去跟大家伙说说,到时候官府也会重新发布公告,该干嘛就干嘛去,别胡乱聚集。”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欧阳伦虐待百姓,导致百姓民怨沸腾呢!”


    “欧阳大人是千百年来永安府地界上最好的官!”


    “就是,谁敢说欧阳大人虐待百姓,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几名百姓代表一边夸赞,一边退出了大厅。


    “大人三思啊!”百姓代表刚走,赵天明忍不住开口道:“花钱除徭役....自大明开国以来还从未实行过,皇帝陛下更是曾多次强调过,亲自服徭役这是大明百姓与生俱来的责任!不允许花钱免除徭役,认为这是对其他百姓的不公平!”


    “咱们刚刚等罪丞相胡惟庸一党,要是让那些人抓到把柄,肯定会疯狂弹劾你,怕是到时候....”


    听到赵天明的担心,欧阳伦淡定一笑,“有些事情本身就是错的,要不然百姓也不会抗拒,要知道我华夏百姓的容忍度那都是最强的,要不是真有影响了,他们不会成群结队来到府衙外聚集,要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也不会有人选择造反这条路!”


    “公平?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可...”这些道理赵天明何尝不知,但是他现在更为欧阳伦担心。


    “好了,瞧把你吓的。”欧阳伦微微一笑,继续道:“此事其实我早就有思考了,只不过之前百姓没人发生,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纠,我也是个懒人,所以没管这事。”


    “现在百姓都堵到府衙门口了,我要是再不管的话,那我还不如天天钓鱼。”


    你本来就是天天钓鱼啊!


    赵天明内心嘀咕一句。


    “这事我已有谋划,你且附耳过来。”


    “是。”


    赵天明佝着背,将耳朵对准欧阳伦。


    “这事是这样.....这样....,咱们只需要....这样....这样做....”


    过了一会。


    赵天明缓缓挺直腰板,眼神不再是担忧,而是兴奋、恍然的光芒。


    “大人深谋远虑,胸中更是有沟壑万千,属下佩服!佩服!”


    “哈哈!”


    ......


    徭役的事情还在继续。


    徭役一事事关地方官的政绩,没有那个官员敢懈怠,在召集万服徭役的人后,都会提前写上一份奏章禀报情况。


    不过这种奏章首先回去到中书省,由中书省官员进行初步查阅,有些事情根本不必劳烦朱元璋,所以中书省官员就会直接做批示,然后发回!


    当然了这些奏章都会再拿给丞相胡惟庸看上一眼,最后由胡惟庸确定,那些送到朱元璋的龙案上,那些正式发回。


    “胡相,这是中书省其他几位大臣已经批阅过的奏章。”


    一名中书省官员捧着两堆奏章来到胡惟庸面前,“左边是需要上呈给陛下批阅,右边是已经批阅发回的。”


    胡惟庸点点头,随即将左边的奏章都看上一眼,确定这里面有没有弹劾他的奏章,只要有弹劾他的一律截留。


    毕竟把弹劾自己的奏章送到朱元璋面前,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这些大臣还算是懂事。”


    胡惟庸看到有好几本奏章都是夸赞他的,而弹劾他的奏章却是一本也没有看到。


    接着胡惟庸又拿起已经批示完准备发回的奏章看了起来,和要送给朱元璋批阅的奏章不一样,这些要发回的奏章,胡惟庸看得很敷衍,有些甚至只是看一眼名头就丢在了一边。


    北直隶左参政、永安知府....欧阳伦!!


    在一众奏章当中,胡惟庸敏锐的看到了一本奏章,当即拿了起来,“欧阳伦上书的奏章?”


    “本相还是第一次看到欧阳伦的奏章,倒要看看你能写些什么。”


    随即胡惟庸便打开了这本奏章。


    第一页赫然写着,永安府没有招募到足够的徭役,请朝廷宽恕。


    啪!


    仅看了第一页,胡惟庸便将奏章合了起来,脸色阴沉道:“这本奏章是谁批阅的?”


    中书省官员紧张道:“是中书右丞吕昶大人。”


    “我一猜就是他!”胡惟庸眼睛微眯,冷声道:“永安府征召不了徭役,此乃大罪,这吕昶居然敢替欧阳伦等人开脱,还想不让陛下知道!”


    “吕昶啊吕昶!你之前在中书省小心谨慎,本相拿捏不住你,这一次,本相不仅要将你逐出中书省,还要让你身败名裂!”


    说罢,胡惟庸便将奏章放入要呈送给朱元璋的奏章当中,“把这份奏章放在最上面,保证陛下一定能看到这份奏章,欧阳伦办事不力自己请罪,本相自然要成全他!”


    “是。”


    “另外,你去工部问问,确认一下永安府的徭役是不是到现在还没有征上来!”


    “是!”


    很快,中书省官员从工部打探回来,“回胡相,属下已经更工部那边的同僚确定了,整个北直隶其他州府的徭役都已经到位,唯独永安府的徭役才到了不足十分之一!”


    “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这马上就是服徭役的最后期限,难怪欧阳伦这个时候写告罪的奏章,若是今日本相看不到的话,有吕昶的帮助,还真就让你小子逃过一劫!”


    “之前几次你运气好,看样子这次气运在本相这边,就算本相不出手,陛下也绝对不会饶过你!”


    胡惟庸冷笑起来,若要说谁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欧阳伦、吕昶、郭资等人都是,但他对欧阳伦是最厌烦的,连续数次在这小子手里吃瘪,他恨不得活剥了欧阳伦。


    不过‘永安贪腐案’才过去没多久,皇帝陛下又一直盯着朝政,再加上欧阳伦又在远远的北疆,他胡惟庸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付欧阳伦。


    但是今天欧阳伦直接把刀递到了他的手上!


    以胡惟庸对皇帝朱元璋的了解,要是知道欧阳伦没有按时征召到足够的徭役,肯定会勃然大怒,因此杀了欧阳伦都有可能。


    “现在自己只需要等皇帝陛下发火就是!”


    到时候他再火上浇油,欧阳伦蔑视朝廷、故意不征召足够的徭役,吕昶隐瞒不报、官官相护,这两个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两个政敌之一,都将会被拿下!


    最后只剩下一个户部尚书郭资....将其拿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欧阳伦这一次本相看你如何能逃过此劫!”


    “跟本相斗,绝不会有好下场!”


    ......


    奏章送到太和殿第一天,并没有任何反应。


    “你确定欧阳伦的奏章放在最上面么?”


    “是。”


    “你确定欧阳伦的奏章,陛下有看?”


    “是。”


    “那陛下当时的脸色是如何的?”


    “陛下很生气。”


    “那陛下可有什么圣旨传出来?比如让锦衣卫拿下吕昶、欧阳伦等人?”


    “这倒没有!”


    闻言,胡惟庸愣住了,既然陛下都知道永安府徭役未能招募齐,为何没有动手?


    “或许是陛下还在收集证据,要真正将欧阳伦等人一网打尽!”


    “没错一定是这样,本相只需要再等等就好了!”


    一番自我剖析,胡惟庸这才平静下来。


    第二天。


    朱元璋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这让胡惟庸不免有些焦灼起来。


    “陛下还没有发火、下旨么?”


    “没有。”


    嗯!?


    这就奇怪了。


    忽然,胡惟庸脑海有了一种念头。


    莫非陛下也要像吕昶那样替欧阳伦掩饰?


    不行!


    绝对不行,这次好不容易等到欧阳伦犯大错,自己绝对不能放过欧阳伦。


    “既然如此,那本相就只能是亲自加把火了!”


    “来人,去将户部尚书叫来。”


    .....


    次日早朝。


    百官分列文武,立于太极殿上。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


    “皇帝驾到,众臣早朝!”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惟庸领着百官朝着朱元璋行跪拜礼。


    “众爱卿平身!”


    “今日那位爱卿有奏?”


    朱元璋心情看上去还不错,露着笑意。


    胡惟庸扭头和工部尚书单安任对视一眼,后者立马心领神会,随即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启奏!”


    “哦!”朱元璋有些好奇,这位工部尚书可是在朝堂上很少说话的存在,没想到今日却是主动开口,随即点点头,“单爱卿请讲。”


    “臣要弹劾北直隶左参政、永安府知府欧阳伦,征召徭役不力,导致永安府只有十分之一的徭役到位,致使多个工期延误!”


    霍!


    听到工部尚书单安仁的话,朝堂百官一片哗然。


    单安仁可是大明的老臣,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就算是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上也是兢兢业业,在百官中威望颇高,所以并没有人怀疑单安仁所言。


    “这欧阳伦真是太过分了!”


    “亏我之前还觉得此人颇有才能,没想到这么快就露馅。”


    “我看不是他能力有问题,而是他心思有问题,根本没有把朝廷命令放在眼中,长此以往,怕是有异心!”


    “此等事情务必要严惩!”


    百官们窃窃私语。


    朱元璋闻言也是一愣,不过神色却是颇为平静,并没有开口。


    果然!


    见此情形,胡惟庸更加确信朱元璋要包庇欧阳伦,越是这样,胡惟庸越是想要借机拿下欧阳伦,如此一来,是向文武百官,向天下人,展示他胡惟庸的能力。


    我胡惟庸想要弄掉的人,即便是皇帝也保不住!


    想到这里,胡惟庸立马朝御史大夫陈宁使眼色,后者就等着这信号呢!


    “陛下!臣以为徭役事关国本,却不可轻易放过,单尚书所言永安府之事,臣也有耳闻,身为永安府知府,明知道这次徭役的重要性,却还不足额征召,臣怀疑欧阳伦是故意如此!”


    “其心可诛,其行可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