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野心

作品:《穿成农女,开局嫁给死对头

    贺卓的信中写到,崔怀信虽然与他不对付,但为人正直有底线,虽然谢沧渊大约是拿不到解元之位,但只要稳定发挥,一个举人少不了。


    崔怀信不至于丧心病狂到强行把谢沧渊刷下去。


    只是谢沧渊看着这封信,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已经是小三元,怎会没有野心?


    喻今朝也有野心。


    两人对视一眼,二十多年的默契让他们瞬间领悟了对方的想法。


    “我去高府拜访一趟。”喻今朝道。


    谢沧渊开始研墨:“我给师父回一封信,明日就去七贤镇走一趟。”


    高府里每个人这段日子都不好过,高芷芸已经被送到凌州府外的尼姑庵里。


    高夫人亲自到繁花巷致歉,喻今朝见了她,表面上态度没有任何变化,嘴上也说不会因为此事迁怒他人。


    只是一家人还是很担忧。


    事情还是传到了京城。


    在京城做官的高大老爷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回来,信中说事情传到了贺卓耳中,贺卓勃然大怒。


    他带着礼登门想要致歉,被晾了半天,连贺府的大门都没进去。


    还有高芷芸原定的未婚夫家,也已经得知此事,也是勃然大怒。


    好在凌州府高家拎得清,事发后马上派人上京,主动退婚,那边念在旧情,也就捏着鼻子罢休。


    问题在于贺卓。


    贺卓没让高大老爷进门,却也没有进一步动作,高家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总觉得有一把利剑悬全家人头上,迟迟不落下,却又不消失,很折磨人。


    为了此事,高家两个老人短短半个月消瘦了许多。


    这一日,高夫人不顾形象地跑进高家两老的院子。


    “爹娘,谢沧渊的妻子喻氏给我们家下拜帖了。”


    高老太爷和高老太太精神一阵,激动又担心。


    “老头子,你说这小丫头这时候递来拜帖,是来表善意,还有来追究?”


    高老太爷也摸不准:“无论如何,一定要好好招待。”


    喻今朝明日上门,高府上下今日就忙碌起来。


    第二日午后,谢家的马车停在高府门口,高老太太和高夫人亲自到门口迎接。


    喻今朝吓了一跳,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阵仗,不过没多久她就想明白了。


    肯定是因为贺大人。


    前不久有贺家的下人千里迢迢从京城过来,送来了许多东西,其中就有不少是给女眷的。


    当时她和谢沧渊便猜测,她被绑架这件事,贺卓已经知道了。


    喻今朝扯着贺卓的大旗,毫无心理压力走进高府。


    一个多时辰后,高夫人笑着将喻今朝送出来,握住她的手很亲近。


    “贤侄女,有空多来做客,当做自己家一样就是。”


    喻今朝笑着回应:“事情就拜托伯母了,您也知道我们家没什么根基,我在凌州府,也就能依靠伯母了。”


    高夫人脸上笑容更加真切,拍着胸脯保证:“贤侄女等着伯母的好消息。”


    把喻今朝送走,下人关上门,高夫人长舒一口气。


    她呢喃一声:“有求于我们就好。”


    高老爷已经把信写好,交给小厮:“快马加鞭送去河中。”


    喻今朝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一片崔怀信去年写的文章,这是贺卓派人送来的。


    她要摸清崔怀信的风格和喜好,可惜只靠贺卓搜罗来的资源,完全不够,所以她才来高府一趟。


    崔怀信是河中省楚云府大族崔家人,他有一族弟在老家开办了书院,在楚云府十分有名望,几乎是楚云府学子趋之若鹜的地方。


    崔怀信很支持族弟,每年都会给族弟寄去许多自己写的文章,还有对各种政令的见解。


    甚至于,学院每年大考后,崔家族弟都会挑选几篇学子的文章送去京城,崔怀信点评后送回来。


    若不是自己身在京城,崔怀信恨不得跑到书院给族弟撑场面,亲自给学子们授课。


    而高芷芸的一位哥哥,此时就在楚云府崔家人办的书院里进学,这是喻今朝从孟婉姝口中听说过的。


    她此番过来,就是拜托高家人帮忙搜罗崔怀信寄给书院的文章。


    高老爷对此很上心,此事办好,贺卓对他们家的态度应该会缓和。


    至少不能连累在朝为官的大哥和二哥,也不能连累将要科举的家中子弟。


    另一边,谢沧渊赶往七贤镇治宁私塾找常夫子。


    崔怀信和贺卓是同期,常夫子既然对贺卓有了解,对崔怀信至少也是略知一二的。


    常夫子听完谢沧渊的来意,没忍住感叹一声:“你小子真是……多灾多难。”


    谢沧渊苦笑。


    拜了朝中大官为师,虽得了庇护,但也会被师父的政敌针对,有利也有弊,总体来说,拜贺卓为师还是利更多一些。


    谢沧渊深深作揖。


    “师父说我只要发挥出平日的水准,多半是能考上举人,只是我寒窗苦读多年,所求不仅仅是一个举人。”


    “所以,求夫子帮我。”


    常夫子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好,好一个所求不只是举人,不愧是老夫看中的人,有志气。”


    他站起来:“你随我来书房,崔怀信那小子我了解不多,但曾经在朝中共事,老夫多少知道一些他的脾性和处事态度。”


    谢沧渊在治宁私塾住了三天,第四天,他带着常老夫人准备的一大包特产赶回凌州府。


    回到家的那一日,正巧谢沧渊从高府拿到了第一批文章。


    高夫人亲自送来,握着喻今朝的手道:“这只是第一批文章,我儿回信,这些是学院里所有学子都能看到的文章。”


    她压低声音:“还有一些,崔大人只给了他族中的后辈,不过你放心,我儿保证,只要给他一些时间,他必定能把那些文章拿到手。”


    喻今朝真心感谢,让雷嬷嬷递上谢礼。


    高夫人毫不客气收下,有来有回好啊,今后才能继续来往。


    送走高夫人,喻今朝紧紧抱着厚厚的一叠文章,这在凌州府,不,也许是整个汉阳省,都是独一无二的复习资料。


    高芷芸那事后,她对高府表面客气,实则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再与之来往。


    不过哪有永恒的敌人,只要其中存在利益,敌人也能变成朋友。


    何况她与高府其他人,本就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