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品:《喜缠金枝

    原本陆飞鸢还觉得奇怪,皇上明明喜好猜忌,高宗皇帝那般英明,为何没有看出来。


    原来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了制约他的准备。


    却没想到,皇帝一朝掌权,挥下的屠刀太过锋利,亲自斩断了所有的布局!


    长公主接着说道:


    “文亲王出事,不单单是本宫心有疑虑。


    许多臣子也都猜测到了帝王手段。


    尤其是那些老臣,很多就此主动辞官,彻底离开了朝堂。”


    陆飞鸢赞叹。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用这样的手段,彻底清理了朝局。”


    “是啊,父皇在位的时候,特意设置了内阁。


    为的便是分出一部分帝王手中的权力,防止因帝王一人决策失误,而影响整个朝廷。


    皇兄继位之后,沿用的也是此等制度,而且还扩大了内阁,并不在意手中的皇权被分散。


    可现在的帝王不一样,文亲王过世,加上一些老臣隐退。


    他便借此机会,解散内阁,一人独揽大权。”


    陆飞鸢只是听着,便能想象到,当年朝堂上是何等的腥风血雨。


    “没有官员阻止吗?”


    “前面有,后来就没了,都被皇上杀了。”


    “杀了?”


    想起过往的事,长公主仍旧有几分心有余悸。


    “是啊,杀了,还有许多官员因此被灭了满门。


    刑场上积累的血迹被雨水冲刷,流入凌河。


    半面河水都是红……”


    长公主对着陆飞鸢笑了笑。


    “是不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事?”


    “这样大的一场风波,即便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也不应该寂然无声。为何……”


    “自然是因为皇上找好了借口,他处事周密,从不做受人诟病之事。


    这些官员被杀的时候,查出皆与百越和羌族有所勾连。


    还有一些实在找不到证据,或者声望过高的,便由百越的人出手刺杀。


    因为风波闹得太大,为防止动摇民心,皇帝便下了封口令,任何人不许议论,甚至连犯案卷宗都没有保存。


    十几年过去,无人敢说,无人敢记,自然也就慢慢的,被所有人遗忘。”


    “百越的人?”


    长公主笑了笑。


    “反正,那些刺客自称是出身百越,因国家被灭,仇恨大周的官员。”


    “那父亲呢?”


    长公主目光悠远。


    “封擎肃竭力阻止,却惹得皇上百般不满。


    不过碍于我的面子,皇上并未处置他。


    可帝王的忍耐终究有限,一年之后,他还是被派遣上了战场。


    他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陆飞鸢喉咙发干,心脏都因为这些黑暗的过往收紧了起来。


    “父亲也是不敌羌族吗?”


    长公主唇角浮现出一抹嘲讽,缓缓的吐出四个字:


    “通敌叛国。”


    陆飞鸢震惊的睁大眼睛:


    “什么?”


    “你没听错,就是通敌叛国。”


    陆飞鸢只觉太过荒谬。


    “怎么可能?父亲是平南侯,他以军功封侯。


    若不是对大周一片赤胆忠心,又怎会在战场上拼命搏杀?”


    长公主眸光变得深沉,其中像是有刀光剑影闪过。


    “皇上调查到的结果便是这样。


    为了顾及我的颜面,皇上并未对外宣扬。


    只说他是战死沙场,算是保全了他的身后名。”


    陆飞鸢只觉得难以理解。


    “母亲没有调查过吗?”


    “遥遥边境,数十万人都能被埋葬在那儿。


    多一个封擎肃,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那时,聿辞才两岁,被皇上以启蒙的理由,接入宫中……”


    陆飞鸢顿时明白过来。


    两岁,哪里用得着启蒙?


    无非就是将楚聿辞扣压在宫中,当成人质罢了。


    皇上在用这样的方法,威胁长公主,接受这样的结果,亦或者说,是安排。


    长公主望向陆飞鸢,目光无比的郑重。


    “鸢鸢,之前你询问本宫定国公府的事。


    我并没有把这些事告诉你,希望你不要怪罪母亲。”


    陆飞鸢摇摇头。


    “我明白母亲的苦心。


    当时我对自己的生母并没有什么认同感,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定国公府。


    母亲那时把这些事告诉我,只会让我纠结为难。”


    卫嬷嬷忍不住插话:


    “奴婢多嘴了,长公主,您瞧,奴婢就说王妃一定能明白您的苦心。


    当时,您接连大半个月,都因为此事睡不着……”


    “卫嬷嬷!”长公主连忙制止,“说这些做什么?”


    卫嬷嬷在自己的嘴巴上拍了几下。


    “奴婢多嘴,奴婢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