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重开科举

作品:《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朱元璋和朱棣看着说的头头是道的朱标,对视了一眼。


    “大哥,不考四书五经,那考啥啊?”


    朱元璋也问道:“就是,不开恩科的时候读书没用,开了恩科读书也没用,这恩科不是白开了?”


    朱标无所谓道:


    “那父皇现在就去重开恩科好了。”


    “届时,若是再出现在和之前一样的丑闻,可别怪当儿子的没提醒你。”


    闻言,朱元璋气得咬了咬牙。


    “小子,咱告诉你,这大明日后是你的,你上点心,别一天到晚以为你是在为咱办事。”


    朱标依旧无所谓道:


    “反正到时候儿臣自己做,不用看人脸色,也不用束手束脚!”


    听着这种混账话。


    朱元璋恨不得现在就去死,省的这小子一天到晚以为天塌下来都有咱帮他顶着!


    “那你说吧,咱倒想听听看,你有什么高论。”


    朱标清了清嗓子,示意两人听好了。


    “四书五经,自然是要学的,考,也要考,但却不是完全考。”


    闻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懵了。


    什么叫考,但不完全考?


    按照制度,科举考试的内容,如今主要是八股文。


    这是在洪武三年第一次恩科的时候,朱元璋和刘伯温商议之后定下的。


    所以即便是重开科举,依旧会沿用此法。


    但是作为穿越者的朱标,自然知道八股文的弊端所在。


    所以既然要重开科举,首要之重,便是废除这牢笼志士的八股文。


    朱标拿着手中施耐庵今日刚刚送来的文稿说道:


    “施先生在书中说过一句话,一枝独秀,不若百花齐放。”


    “世上各行各业是如此,放在学业之中亦是如此。”


    “八股取士,固然能使文章美观,但却钳制了学子思想,日后,谁还会钻研别的学问?”


    朱元璋冷笑着看向朱标道:


    “那你知不知道咱当初为啥用这八股文。”


    “真的是为了阅卷方便?”


    朱标轻笑道:“父皇的意思,儿臣自然明白。”


    “父皇要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进入这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苦心钻研,白首穷经。”


    朱元璋有些意外。


    没想到标儿这小子连这都能看出来。


    不过他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大大方方承认道:


    “不错,咱就是这个意思。”


    “那些读书人,哼,一肚子坏水!”


    “你就说那个刘伯温,花花肠子让咱都有些害怕啊!”


    “要是日后,咱大明的读书人,都跟他一样,那皇帝每天还能睡得着觉吗?”


    “咱要是不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他们就会异想天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讨厌极了!”


    朱元璋突然脸色一变,带上了一丝凌厉,就连声音都变得杀气腾腾。


    “那个刘伯温,自打当年到了义军里,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当年就连咱这个大帅都不放在眼里,如今,更是跟咱这个皇帝,搞体弱多病那一套!”


    “他刘伯温当年不是自诩读书人,看不上我们那帮大老粗吗?”


    “咱就是要他刘伯温亲手葬送与他一样的,读书人!”


    闻言,朱棣瞬间吓得遍体生寒。


    想不到父皇恨刘先生,竟是恨到了这种地步?


    就连朱标都端着茶杯沉默不语。


    看来刘伯温和父皇之间的形式,远比自己想的要严峻的多。


    “可是父皇想过没有,若是天下的读书人,都去钻研八股,谁还来为百姓做实事?”


    “农具的改进,交通的发展,军器的改良,又有谁来做?”


    “尽信书,不如无书。”


    “重开恩科,必然不能再用八股!”


    朱标提了提手中的文稿道:


    “父皇知道,这书,为何能这么受欢迎吗?”


    朱元璋没好气道:


    “当然是写得好呗,咱也不是没看,确实不错。”


    朱标摇头道:“施先生的文笔,自然是极好的,但是父皇觉得,假若这书以文言写就,大街上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贩夫走卒,他们能看得懂吗?”


    朱元璋顿时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要以白话进行科举?”


    朱标点头道:


    “没错,白话通俗易懂,可以让天下的读书人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朱元璋冷笑道:“那你就不怕有学子借此在考卷上直接骂娘吗?”


    朱标无所谓道:“那就随便骂!”


    “正如父皇每天都骂老四一样,若是真的不打不骂,才是真的失望。”


    闻言,正在一旁玩朱雄英木马的朱棣顿时摔了个仰面朝天。


    你俩聊得好好的,提我干什么?


    揉了揉屁股,朱棣重新坐上木马。


    你俩继续,当我不存在。


    朱标看了眼朱棣,没搭理他,而是继续说道:


    “父皇不是一直都说,要为天下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吗?”


    “科举,也是朝廷最能贴近百姓的途经,朝廷大可以借此,查缺补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捻着胡子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好像标儿说的确实有这么几分道理。


    但是,这种大事,可千万不能随意啊。


    毕竟有前车之鉴在。


    只要一提到科举,朱元璋都会小心小心再小心。


    朱标安慰道:“父皇放心,朝廷的官员或许会骂您,但是百姓绝对不会。”


    “您在百姓眼中,那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功盖三皇五帝的一代帝王。”


    闻言,朱元璋笑骂道:“臭小子,少给咱拍马。”


    “咱从小就被人骂惯了,咱不怕被骂。”


    “咱就是在想,这事到底成不成。”


    “毕竟科举可关系到朝廷选拔人才,化育天下,咱们父子闲聊两句,就能成了?”


    朱标不假思索道:


    “这还不好办?”


    “过几日,父皇不是要考校皇子的学业吗?”


    “不妨就借此机会,让他们先试试?”


    朱元璋一拍脑门,“嘿,咱咋没想到?”


    “成,那就先按你说的试试。”


    “但是咱这几日实在是没空,你先安排吧。”


    朱标刚要开口拒绝,但是转念一想。


    却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本来,朱元璋都想好,如果朱标拒绝,自己该怎么说了。


    但是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答应了。


    这让当父亲的朱元璋有些欣慰啊。


    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


    “好,这才是咱的儿子嘛,就该为咱分忧。”


    说完,朱元璋转身向外面走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直接一巴掌把在木马上玩的不亦乐乎的朱棣给打的眼冒金星。


    “多大的人了,就知道玩!”


    “过几天考不好,老子扒了你的皮!”


    说完,朱元璋直接拎起朱棣后领将他提溜了出去。


    8Xix37у??3?N


    喜欢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请大家收藏:()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