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传说中的诏书是真的

作品:《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

    李继信眼里闪过一丝狠厉。


    “我不管先人怎么想,北戎、燕国、羌族、西齐这几个国家,残害了多少大裕边境百姓?早晚有一天,我要让他们全部归降。


    若真是有报应,就报应在我身上好了。哪怕是父王和大哥,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阻止我。


    即使霖王府没了,李家还有二皇叔和小五,大裕皇室还能继续延绵。


    但决不能是李振宇。李振宇这个人,比李兆才还无能,也比李兆才无耻残忍的多。他若是上位,就是下一个明义太子……”


    李继信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让其他人没法接话。


    大概沉默的时间太久,李继信忍不住了。


    “叔叔,姑母,姑父,表弟,大林叔,你们吱个声好不好?”


    这一连串的称呼,让韩青云等人更是不知所措。


    四百多年了,即使有点血脉关系也淡的很了,可这称呼似乎也没什么大错。


    吕富贵脸色复杂,最后说了句:“在外面不要这么喊。”


    李继信乖乖点头:“好。”


    因着这份渊源,韩青云几人再看李继信,就不只是把他当成霖王二公子了。


    哪怕血缘淡薄,还是忍不住把他当做后辈看待。


    就连吕长平看向李继信,眼中都少了几分无奈,多了几分温情。


    李继信又说回吕家传家宝的话题。


    “李云中去世前,留下一份手札,他一直没忘记过自己出身吕家。他希望李家若是遇到吕家后人,能够善待吕家。


    这份手札中就提到过吕家陵墓的钥匙,是玉葫芦和葫芦叶,但没有说到葫芦叶的材质。


    在皇室族谱中,李云中就是皇家子孙。但元宗密记中,提到过用铬铁换李云中的事情。


    所以,吕叔提到金丝葫芦叶,我才知道你们是河西吕家。


    无论是李云中的手札,还是元宗密记,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即使是皇室中人,知道的也极少。


    那些人已经拿到葫芦玉,又要找金丝叶,显然是知道吕家秘密的。这幕后的人除了吕家自己人,就只可能是皇室中人了。


    但李云中手札和元宗密记,存放的比皇室族谱还要隐秘,知道的人极少。历代只有皇帝和太子才能看到。”


    大林忍不住问道:“孔海波是昭文帝的暗卫首领,会不会是昭文帝?”


    李继信摇头:“不大可能是李兆才。


    吕家的事情发生在二十一年前,可那个时候,李兆才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皇祖父对他……不是很亲厚。


    那个时候,不止是他,就是我父王和二皇叔都不知道。


    皇室里,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永乐帝和皇祖父。可永乐帝早就挂冠离去,皇祖父也绝无可能做出这种事。


    我就是想破脑子,也想不出还有谁知道这些事。


    我甚至怀疑,有没有可能,是你们吕家自己走漏了风声?”


    吕富贵摇头:“绝无可能。吕家子嗣不丰,传到今日,吕家也只剩下我们这几个人。就连这秘密,也只有长子长孙满十五岁才能知晓。”


    李继信面现难色。


    “若是皇室中人,不会做出掠夺吕家家产的事情。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呢?”


    “为什么不可能是皇室中人?”吕长平不解。


    李继信脸色十分郑重:“云景帝留下密旨,李家子弟血脉出自河西吕家,不能忘本。


    所有看过手札或密记的皇室子弟,必须起誓,只要河西吕家不犯谋逆大罪,必要善待之,更不许打吕陵的主意,否则血脉断绝而死。


    传至后来,这个秘密就只有皇帝和太子才能知道……”


    “那你怎么知道?”吕长平盯着李继信,他又不是太子。


    李继信叹口气,有些秘密确实不宜再隐瞒。


    “按常理来说,皇祖父那一代,只有他一人知道。


    我父王是八年前知道的。那一年,皇祖父拟了立我父王为太子的诏书。”


    韩青云几人震惊不已。


    “传说中的立霖王为太子的诏书是真的?那为什么诏书没有公开?”


    李继信心头苦涩,若当年诏书真的公开,哪里还有这些事,父王就不会过得那么苦。


    “元宗帝的父兄子侄全部死于姜国,仅剩的李桑也被他的皇后害死。他给后人留下祖训,皇子封王后,就要分别去各自的封地。


    一是为了磨砺皇子心性,锻炼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二是为了防止再被人一锅端了。


    但皇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就必须回到洛城,跟着皇帝学习理政是其一,防止被人杀害是其二。


    这是祖训,就是皇祖父,也没法改变。


    可八年前,边境并不稳定。我大哥也还年幼,父王不放心,就让皇祖父暂时不要公布诏书……”


    李继信眼角有些湿润。


    其他人心里也不好受。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诏书没有公开,竟是霖王自己要求的。


    若他知道几年后,会变成现在这样的情况,他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吕长平李继信眼圈红红,赶紧转移了话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你知道这件事,是霖王告诉你的?”


    “不是!我父王这个人在皇家事上,十分守规矩,他不可能把这件事告诉我和大哥。”


    “那……”


    “是我大哥。我大哥比我父王知道的还早。”


    韩青云和吕彦彦对视一眼,明白了。


    惠仁帝从来都没想过传位给霖王府以外的人。


    “我大哥四岁的时候,被送入京城,由皇祖父亲自教养。


    他六岁那年,与李振宇一起,差点被人贩子掳走。个中细节,我大哥连我都不愿意告知,想必他在那时遇到过很危险的事情。”


    吕彦彦用手帕捂住嘴角,这人贩子也太无法无天,小皇孙也敢拐走。


    韩青云有些了然,这应该就是李继仁说的,被了悟和尚说中的事情。


    “他是一个人走了一夜,才走到洛城城门,然后晕倒被人送到皇宫。


    即使有大哥提供的线索,禁卫军也是追了五天才救回李振宇。若是我大哥当时没有逃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大哥是因为李振宇要去戏楼,才被掳走的。皇祖父之后就严令,不准李振宇靠近大哥。


    李家人丁也不兴旺,永乐帝那一代,只剩下他和鄞王。


    永乐帝只得皇祖父一个孩子。皇祖父三个儿子中,那时,父王有大哥和我两个,二皇婶伤了身子,还不知道何时能够恢复,李兆才也只有一个李振宇。


    因为遇险之事,皇祖父就将手札和密记拿给大哥看,让他明白李家血脉维持不易,万不可重蹈当年覆辙。


    在洛城遇到你们时,大哥就把当年的事情也说给我听了。


    他还去查吕家,可最后查到的,也只是说你们祖籍就在凤溪镇,与河西吕家并无关系……”


    喜欢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请大家收藏:()全家穿书,崩剧情不崩人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