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大傻嘉,你要干什么

作品:《人在汉末:不高兴了一人一下

    ……


    夜半时分,某处宅院,两个白胡子老头又开始了秘密私会,袁隗赫然是其中之一。


    “杨赐那老匹夫,简直死有余辜,要不是他,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杨赐试探出了太子的底线,而且刺杀陛下之事能就此揭过,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提起这个老夫就来气,那刘晋简直贪得无厌,跟吕布不愧是同门师兄弟,一个个都钻钱眼里了。”


    “这不好吗,有弱点总比没有强。”


    “那是弱点吗,那就是个无底洞,根本填不满。”


    “凡事往好的一方面想,说不定能打入对方内部呢。”


    “啧啧,这可不像你啊,什么时候你也把运气考虑在内了。”


    “那你说老夫能怎么办,打打不过,杀杀不了,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武力,你跟他讲武力,他跟你讲德礼,脑子里全是莽,土匪都比他讲究。”


    “……就没人能治他吗?”


    “怎么治,真要逼急了他,老夫觉得他连陛下都敢宰,这种疯子咱们还是少惹为妙。”


    “罢了罢了,打不过就想办法加入吧,没什么丢人的。”


    “不说这个了,当年的救命之恩,他怎么什么表示也没有啊。”


    “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老夫现在根本就把不住他的脉。”


    “这可不行啊,把白天朝堂上的事传扬出去,让人好好夸夸咱们这位太子,顺便把杨家钉死了,有的没的都套他头上。”


    “这还用你说,不把杨家打落尘埃,难消老夫心头之恨。”


    “唉,谁能想到那杨赐不声不响做了这么多,咱们还是大意了啊。”


    “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派人留意太子师父师娘吧,关键时候搭把手,别出事了再波及到咱们。”


    “彼其娘之,这跟供了两个祖宗有什么区别?”


    “不,祖宗还会庇佑后人,这两个,纯属丧门神。”


    “太子不会打的就是这主意吧,让咱们替他守家。”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那杨赐死的也太轻巧了。”


    “说正事,太子准备废刺史立州牧,你怎么看?”


    “能怎么看,他想掌权就让他掌权呗,不必计较一时得失,将来有他苦头吃的。”


    “咱们要不要谋划几个州牧?”


    “千万不要,做多错多,既然已经进入了太子的视线,那就一点儿也不能出错,他不讲规矩的。”


    “行吧,不过这种反抗不得的感觉太难受了,你那东西研制的怎么样了?”


    “还不行,况且就算研制出来,也未必管用。”


    “有用没用得试过才知道。”


    “喂喂喂,你别玩火啊,容易把自己烧死的。”


    “老夫没那么蠢,让外人去试就行了。”


    “外人?你是说……”


    “嘿嘿嘿,知道就好。”


    “老夫尽量吧。”


    ……


    次日,整个洛阳喧嚣一片,腊月的寒冷丝毫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太子师娘遇袭,太子回京后冲冠一怒,大杀四方,接连屠了好几个家族。


    最后查明,居然是有着“关西孔子”之称的弘农杨家做的。


    弘农杨家不是个东西啊,沽名钓誉,大奸似忠。


    卖官鬻爵,杨家做的。


    暗中推动黄巾之乱,杨家做的。


    刺杀陛下,杨家做的。


    毒杀朝廷重臣,杨家做的。


    军械失窃,杨家做的。


    孩童丢失,杨家做的。


    逼良为娼,杨家做的。


    孩子不是亲生,杨家做的。


    寡妇夜夜哀嚎,杨家做的。


    总之找不到主的事情,全按杨家头上就对了。


    一时之间,杨家喜提“大汉平账大圣”荣誉称号一枚。


    本来百姓还将信将疑,毕竟杨家多年来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不少人受过杨家的恩惠。


    但没多久,一封圣旨传遍洛阳。


    弘农杨家大逆不道,罪恶滔天,所作所为人神共愤,故而,诛其九族。


    好吧,圣旨都下了,看来确有其事。


    于是,百姓纷纷痛骂杨家,恨不得生啖(dàn)其肉。


    那些受过杨家恩惠的人想为杨家说话,直接被其他人驳斥了回去。


    杨家是太子灭的,太子那是什么人,赤帝转世,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至诚至孝,爱憎分明,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所以,太子会出错吗?明显就是杨家的问题好吧。


    大部分人眨眼沉默,杨家是对我们有恩,但死都死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少部分觉得其中有猫腻,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空口白牙就想翻案,你当朝廷是你家啊。


    骂完杨家,夸完太子,百姓们又开始聊袁家。


    袁家当年救太子一命,太子想来是不会亏待袁家的,袁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了啊。


    ……


    刘晋带人来了太子府,当太子好几年了,结果太子府的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荀彧这个大管家得到消息,连忙出来迎接,后面跟着一票人,大部分都是刘晋认识的。


    双方见面,还没来得及开口,一道人影就以饿虎扑食的姿态向刘晋扑了过去。


    荀彧等人脸色一变,大傻嘉,你要干什么!


    刘晋下意识后退了两步,那人扑通摔倒在刘晋面前,连忙顺势一把抱住刘晋的小腿,张嘴就嚎:


    “子谦啊,你终于回来了,我想你啊,呜呜呜……”


    “这厮谁啊?”刘晋打趣的问道。


    荀彧等人撇过脑袋,不知道,不认识,我们跟他不熟。


    郭嘉抬起头来,幽怨的望着刘晋:


    “子谦,当初读书的时候,你叫我挚爱亲朋,多年未见,怎么就成这厮了?”


    “原来是奉孝啊。”刘晋仿佛才认出郭嘉来,惊讶道:“你这一脸疙瘩,我还以为是哪个讨债的呢?”


    郭嘉站起身来,看刘晋的眼神更加幽怨,说谁一脸疙瘩呢,你憋个几年试试,再说了,我就是来讨债的,怎么着吧。


    “子谦,这不是见到你太激动了嘛,我病了,病入膏肓,就等着你医治呢,条件你随便提,不行还有文若、志才他们呢。”


    郭嘉是一刻也等不了了,对着刘晋奴颜屈膝,同时还隐晦的瞪了荀彧几个一眼。


    荀彧等人无语问苍天,造孽啊,怎么就摊上这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