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死对头之间的较量

作品:《和离后,全京城都在觊觎我前妻

    第二百六十二章


    建昭五年。


    在沈时韫的治理下,大锦还算安宁,虽然北边的狄国对大锦依旧虎视眈眈,但有镇远将军顾卿珩镇守边界,狄国只敢偷偷摸摸骚扰,还得承担被追击反杀的风险。


    一来二去,狄国倒也变得安分了些。


    只是这种安分是暂时的,狄国一直还惦记着北境五城的屈辱。


    但只要顾卿珩在北境一日,他们便不敢有大动作。


    眼下他们唯一能期待的,便是大锦自己出乱子。现在大锦的皇帝只有一个皇子,大锦皇帝把唯一的子嗣当做宝一样疼,听闻了小太子和顾卿珩关系也匪浅。


    要是这大锦皇室能出点什么乱子,顾卿珩肯定会离开边境的。


    抱着从内部瓦解大锦的打算,狄国派出了不少探子前去大锦。


    *


    京城,勤政殿。


    年轻俊美的帝王看着手中的密信,愣怔了许久,直到外面传来人声,他才起身走到炭盆前,烧掉了手上的信纸。


    “儿臣见过父皇!”


    小太子今年已经八岁,越发出落的精致漂亮,集合了兰嫣的漂亮眉眼和沈时韫优秀的轮廓,世间再找不出第二个这般漂亮的孩子。


    沈时韫看着自己养大的太子,原本冷清威严的脸上多了几分柔情。


    “承熙来了,今日功课学得怎样?”天子问道。


    “大爹爹给儿臣讲了《策论》。”


    天子随口考了几句,小太子应答如流,沈时韫牵起他的手,满脸欣慰,“承熙当真长大了,父皇看着你出落得如此懂事,也算可以放心了。”


    瑜瑜察觉出他这话里有话,便问道:“父皇可是有何吩咐?”


    “朕最近想离开京城一趟,京中诸事便由你来定夺。”沈时韫道。


    “父皇要去哪里?”


    “去宁山。”


    “父皇去宁山做什么?去找娘亲吗?”瑜瑜好奇问道。


    沈时韫没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朕会留些可靠的人在京中供你差使,谢若安也会帮你一起处理政务。”


    “瑜瑜也想去!瑜瑜不想留在京城,我也想娘亲,也很久没有见到娘亲了。”瑜瑜满是期待的说道。


    沈时韫却没有松口,“朕此去另有要事,京城不能没有人。你若是想你娘亲,可以多写几封信,朕给她带过去。”


    小太子低下了头,虽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爱哭,可他那脸上的失落是隐藏不住的。


    沈时韫心口一软,“那等朕处理好了事情,你再过来,我们一起接你娘亲回京。”


    “真的?”


    沈时韫看着他顿时亮起来的眼眸,忍不住失笑,“朕何时骗过你?”


    瑜瑜高兴之后,又不禁多问道:“父皇要去处理什么事?会有危险么?是不是跟娘亲有关?”


    “跟你娘亲没有关系,朕会带足人手,不会让任何人牵连到她,你就放心吧。”沈时韫知道他担心兰嫣,便宽慰道。


    小太子这才放下心来,“父皇什么时候走?”


    “朕得去会一会谢太傅。”


    “大爹爹?你要去找大爹爹?瑜瑜知道大爹爹在哪里,我带你去吧!”小太子兴奋道。


    也不怪他这么高兴,无论是大爹爹还是父皇都是他极为亲近的人。


    可是这么多年了,父皇和大爹爹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冷漠,甚至两人见面都不打招呼,路上遇着都装作没看见。


    好在他的大爹爹和父皇虽然关系不好,可两人都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好皇上,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的心意和选择是一致的。


    沈时韫见他如此高兴,也不好扫了他的兴,只好跟着他一起去找谢若安。


    *


    穿过京城最不起眼的街道,来到了一条小巷。


    瑜瑜牵着身着常服的沈时韫走进巷弄,两边屋舍住着的大婶大娘们纷纷开始招呼起了小太子。


    “哎哟,这不是谢大人家的小瑜瑜吗?快过来,阿婆这里才做了饴糖,拿回去吃。”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热情招呼着瑜瑜,牵着他的手就去翻糖罐子。


    沈时韫淡淡的看着这一幕,跟在他身后的杨公公都不由得睁大了眼,不过见皇上都没有阻止,杨公公便没再说什么。


    小太子显然跟这里的人很熟,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他,还会热情熟络地和他打招呼,但这些人对小太子却没有明显的敬意,更多的是喜爱和呵护。


    没过一会儿,瑜瑜手上就抱了一只小糖罐出来,嘴里还含着一颗饴糖。


    他对自己的小太监道:“我让你带的东西,你都带了吗?”


    “都带着的呢,小主人交代的事情,小的不敢忘。”


    说着那小太监把从马车里带下来的食盒递上,那是一只四五层的食盒,看着就沉甸甸的,能装不少东西。


    “阿婆,我也带了礼物给你们,你们自己分享,这些都是我家中厨房做的,也给你们尝尝鲜。”


    “这么小就知道礼尚往来,不愧是谢大人教出来的孩子。”何阿婆笑得脸上都开了花。


    杨公公却听得心惊,这老婆子太不会说话了,亲爹皇上站在这里,这老婆子却把所有的功劳归根到谢大人身上。


    不过小太子能如此聪慧,确实也跟谢大人的悉心教导脱不开关系。


    杨公公察觉到皇上周身的气场变得冷冽了些,赶紧打了个哈哈,跟巷口这群没眼色的妇人们告了别。


    大概是刚才那妇人的话冒犯到了沈时韫,沈时韫的脸色不太好。


    就在这时,沈时韫的衣袖被人拉了拉。


    他低下头,看见瑜瑜取出一颗饴糖,正举着手给他。


    “阿爹,给你。”


    “朕不吃。”


    “很甜,很好吃,你真的不打算尝尝吗?”


    瑜瑜眉眼弯弯的看着他,那清澈漂亮的黑瞳里闪着狡黠。


    小太子身上最像兰嫣的就属那双眼睛了,都一样清澈明亮、一样灵动狡黠,让人实在难以拒绝。


    沈时韫终是败下阵来,弯腰咬下了那颗饴糖。


    “怎么样?瑜瑜是不是没有骗你?”小太子狡黠的问。


    沈时韫心底纵有任何不高兴,在这一刻也消散了,这小家伙小小年纪,就懂怎么顺毛了。


    也是,其实他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可爱,他一直都这么讨人喜欢。


    这是他的儿子,是跟他血缘最亲的人,谢若安再怎么着也只能是个大爹爹。


    自己有什么好吃醋的?!


    沈时韫自我催眠一番,终于不再去计较刚才那点小不快。


    走到巷子深处的人家,瑜瑜欢快的上前去敲了门。


    开门的是谢母,见着瑜瑜也是欢喜不已,不过这份欢喜在看到瑜瑜身后的沈时韫时,又赶紧收敛了。


    瑜瑜介绍道:“这是我的阿爹。”


    “民妇见过皇上!”


    “平身吧!朕是微服出访,不必如此大礼。”沈时韫倒还算温和。


    谢家就只有谢母和谢若安相依为命,谢母是一名值得尊敬的母亲,沈时韫就算跟谢若安有君臣嫌隙,倒也不至于牵连到一名老妇人身上。


    谢若安也从房里出来相迎。


    他似乎有些意外,不过也仅是意外而已,并没有什么慌乱。


    他对沈时韫冷淡的行了个君臣礼,随后两人就这么尴尬住了。


    瑜瑜热心的给谢若安分享了一颗饴糖,谢若安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就这么当着沈时韫的面吃了下去。


    杨公公:“……”


    难怪皇上一直不喜欢谢大人,这谢大人也太没眼色了。


    不过谢大人此前还曾在先帝面前弹劾过皇上,就凭着这些过往事迹,这两位还能相安无事地当一对君臣,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谢大人,皇上有事相托,我们且先进屋聊吧!”杨公公提醒了句。


    谢若安这才将沈时韫招呼去了自己的书房。


    谢家的书房算是谢家最拿得出手的一个房间了,杨公公禀退了众人,瑜瑜和谢母闲聊去了,书房就只剩下谢若安和沈时韫两人。


    他们从多年前就是死对头,直到现在这关系似乎都没怎么变。


    他们还能站在一个屋檐下,或许凭着的只是那点愿意为百姓、为大锦献一份力的初心。


    “朕要去一趟宁山,瑜瑜和京中事务便劳你多费心些。”沈时韫开门见山道。


    谢若安未置可否,反问:“皇上去宁山做什么?”


    “朕接到线报,有人在那边预谋造反,朕想亲自去看看。”他对谢若安倒是没有丝毫隐瞒。


    他们虽然相互看不顺眼,但在这种时候又能相互信任。而除了谢若安,沈时韫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放心托付的人。


    谢若安淡淡的看着他,“你留下,我去。”


    沈时韫皱了皱眉。


    谢若安又解释:“你是天子,理该待在京城,岂有大臣在京中摄政,却让皇上去千里之外涉险的道理?”


    “朕竟不知你如此关心朕,朕若是涉险,岂不正好合了你们的意?”沈时韫语带嘲讽。


    “现在还不是时候。”谢若安说,“瑜瑜还太小,我可不想他这么小就背负江山社稷的重任。”


    沈时韫:“……”


    这个答案确实该是谢若安的真实想法。


    “那朕是不是还该庆幸承熙年幼,所以朕还有活着的价值?”


    “臣可没这么说,皇上非要这般认为,臣也没办法。”谢若安浑不在意道。


    沈时韫没指望他那狗嘴能吐出象牙来,“朕主意已决,你只需听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