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所谓技术性碰瓷

作品:《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这有什么不好发的?”


    “而且我告诉你,你这也算是对别人的理论进行补充和论证了。”


    “再加上GPCR这些年一直是研究的热门方向,你这算是蹭到热点了。”


    马玉恒这么一说,陆时羡心里顿时安稳了不少。


    之前他一直在植物以及农学领域厮混,没想到现在跨界到细胞生物领域了。


    心里虽然稍稍有点没底,但是还好旁边有个老油条给他指点 ,不然他会走更多的弯路。


    马玉恒打了个哈欠,有些含糊不清地说道:“后面你先写论文吧,记住是全英文版的。”


    “这个你自己想办法,我要回去睡觉了。”


    不用他提醒,关于论文陆时羡心里还是有数的,但还是表达谢意将他送到实验室门口。


    没办法,现在投国际期刊,基本上都要用英语进行表述。


    想投国际期刊,没有一点英语功底是不行的。


    接下来又到了肝论文的时间。


    但在这之前,陆时羡只想睡一个回笼觉。


    他实在是太累了。


    这半个月里,他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准时抵达和离开。


    至于其中的课程,他已经让袁青梅帮忙请假了。


    这个过程远比他在上个学期更加疯狂。


    几位室友看到陆时羡早出晚归,只知道他很忙,但就是不知道他又在鼓捣什么东西。


    当然,他们也早就习惯了。


    此时,陆时羡推门而入。


    几人不约而同的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


    “这个时间点不对劲啊,才晚上八点,小四你回来的时机不对啊!”林尘逸向他笑着揶揄道。


    常文超则更加过分。


    “我说小四你怎么看上去这么虚弱啊?”


    “是不是在外面干坏事了。”


    陆时羡则是连反驳的话都快说不出来了,拿着毛巾就往浴室冲。


    等他十几分钟之后再出来,寝室已经安静了下来。


    陆时羡尽量小声的攀爬到自己的小床上。


    不到五分钟,陆时羡就进入了深层次睡眠。


    而寝室里,三道手机屏幕亮光重新悄然显现。


    ……


    一夜无话。


    等陆时羡靠着顽强的生物钟醒来时,已经是早上十点。


    简单收拾一下,吃完早饭。


    陆时羡带上电脑直奔图书馆。


    哎,又到肝论文的时候了。


    得了,上次爆肝读完五十几本论文,现在轮到自己写了。


    陆时羡觉得这次之后,自己真有必要找时间去补补肝了。


    不过写论文和读论文那又是两码事了。


    读论文其实讲究的是不求甚解,根据自己重视情况安排精读或者简读。


    但不论是精读还是简读最关键的是掌握论文的核心思想和原理,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是不会太过计较的。


    而写论文必须要结构严谨,表达简明,有理有据,从文时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


    反正处处都要注意细节,规矩比较多。


    但其实根据陆时羡自己的想法。


    一篇好的论文写作其实就跟《天演论》里“译例言”讲到的一样。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即准确、通顺和得体。


    而这次他的目标是SCI,而且最好能够脱离水刊的范围。


    在这个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内容。


    即Originality(原创性)、Solid evidence(真实性)、Significance(意义性)。


    这一方面看他的研究成果怎么样,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写的怎么样。


    因为成果都是通过论文展现出来的。


    就算你的成果很惊人,但你写的东西证明不了结论那就是空谈。


    打开空白的文档,陆时羡开始第一部分的撰写。


    为了避免丢三落四,抓不住论文的重点,这次他放弃了先写关键词和题目,


    而是选择了先写Materials \u0026 Methods(材料和方法)和Resuits(结论)。


    本文运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对T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观测,并运用显微观察法发现了……


    本次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试剂主要有……


    现在的陆时羡撰写论文就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刷刷刷按照自己心里的逻辑思路直往文档上面输入。


    这个效率远比他撰写第一篇论文要强的多。


    等他停下来,此时已经来到了讨论部分。


    结论和引言都是实验之后呈现的结果,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稍微在脑中思考,内容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然,能有这种状态也不仅仅和他之前阅读了海量的论文有关。


    最重要的还得是从头到尾参与到实验里去,这样每个环节才能做到了如指掌。


    而撰写论文也就是将自己做实验的思路再现的过程。


    接下来是讨论和结论。


    这个部分实际上对于逻辑和结构不太看重。


    以前他是想到哪里写哪里,只要最后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这次他决定严格按照国际期刊论文的模板套路来写。


    都是为了SCI,不寒碜!


    第一部分:核心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分段对重要实验指标和数据进行深入的叙述。


    第三部分:缺陷和亮点。


    这里应该有人不会写自己的论文存在数据可能不准确或者理论逻辑不清晰的缺陷吧?


    亮点就不多说了,尽可能的升华一下。


    适当的美化可以,但是不要太浮夸。


    这里,陆时羡准备技术性碰瓷。


    把自己论文的意义与影响尽量和后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研究成果紧密联系起来。


    要说的话,他的研究成果还真是人家理论版图中的一小块。


    致敬一下,基本操作。


    最后的摘要和名字应该是最简单的工作了吧,不必多说。


    基本的论文提纲和框架已经构架完毕。


    陆时羡后面的操作就是慢慢往里面填充,就像是让骨架变得有血有肉。


    五天之后,因为以上种种利好因素。


    一篇名为《炎症条件下,一种GPCR在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的论文新鲜出炉。


    喜欢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请大家收藏:()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