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作品:《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嗯。”黎平安有些惊异的点点头:“每年的5到7月份都是进行资格初审的时间。”


    "我还以为你知道呢,你不是已经被提名了吗?”


    “你跟他们三个不一样,好像已经通过初审了吧,现在这个事情是一个副部长在经手负责,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现在惊讶的轮到了陆时羡:“我都没报名啊,燕大也没给我说这个事情啊?”


    “本来就没走燕大的提名渠道。”黎平安笑了笑:“看来老钟在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啊。”


    “植物学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团体,自然也有进行推荐的权利。虽说名义上提名名额并没有限制,但是每年团体推荐的候选人总数是固定的,只有120人。”


    “所以分摊到每个学会的名额其实并不多,老钟他们把今年的提名名额给了你。”


    陆时羡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还是挺感谢钟康的,毕竟能够获得提名也是资历,也知道他是在还上次国际植物学会的情。


    不过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能够通过终审的可能性属实不大。


    院士评选并不是说你取得的科研成果越丰厚一定就稳了。一旦成为院士就意味着在某个领域里成为了执牛耳者,掌握了巨量资源,竞争无比激烈,其中的门道大得很。


    现在应该刚刚到提交评选资料进行初审的阶段,周围看似平静,但实际上也是静水流深而已。


    初审虽然只是进行第一场筛选,但背后的博弈其实早就开始了。 小圈子搞拉帮结派,大圈子搞利益交换。这会儿有人忙着师门聚餐,那会儿有人互通有无。


    有人迎来送往,上蹿下跳,也有人不管不顾,闭门塞听。


    有人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所以,哪里没有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燕京潮阳区辰东路1号。


    华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


    说起来高校搞研究好像灌了不少水分,平时抄袭、挂名、造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就显得科学院水平相对高些,牛逼些,但其实也不尽然。


    虽然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没法进行比较。


    但这从每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的数量就能看的出来。科学院各研究所的科研水平方差其实很大,强所可能有顶尖985院校的研究实力,但稍弱一点甚至还不如一些强一点的211高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硬要探究背后的原因。


    那也许是研究所人员流动性更大,人员更为混杂。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派系斗争也就随之而来,虽然都是一个单位的,但未必有人将你当作是自家人。


    你是南方的,我是北方的,那我们不是一路人。


    你是洋博士,我是土教授,那我们也不是一路人。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我肯定优先保障自己这一派的利益,培养学生肯定也尽量找对路子的。


    相较于上面的勾心斗角和官僚主义,下面最底层的研究生其实关系处的还不错。


    此时,几个研究生正苦逼的站在植物病原真菌恒温培养箱面前等着新菌株出来做实验。


    说起来,他们几个都算是院士的学生,出身名门;在华科院读研,底蕴深厚。和同龄人一起出席的时候,都是头顶光环,逼格满满,谁看见了不叫一声某神。


    但在项目组里,他们就被打落尘埃,成了同病相怜的科研狗,谁来都可以使唤两下。


    不过,在这个时间点,他们虽然正在做苦力,但其实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陈远乔:“还好我入门的时候,老彭就已经评上院士了,不然这日子是真过不下去了。我听我本科同学说,他这几天白天打黑工,到了晚上还要帮导师挡酒,现在苦逼的很。”


    庞龙:“嘻嘻,这么说的话,还好我家老汪已经过年龄了,万一他还想挣扎一下,我岂不是惨了。不过我还是不背后打击老汪了,谁让他年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