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章 单纯

作品:《卦妃惑天下

    御前侍卫就这样过来,将杨殊拿下了。


    安王忙道:“我要见父皇!”


    不料万大宝又拦着他:“安王殿下,陛下说累了,请您先回去。”


    安王急了:“不行,这么大的事,本王得问问清楚。”


    “殿下!您就不要为难奴婢了。”


    杨殊叫住了他:“三皇叔,你还是先回去吧!不会有事的。”


    “可是……”


    “我无诏出京,又这么久不回来,圣上生气也是应当的。”


    杨殊一通安抚,才把他劝回去了,自个儿连句话都没分辩,便被侍卫押去了大牢。


    太元宫里,皇帝正在医治。


    去年入冬前,那位钟神医终于来了京城。


    这半年来,皇帝在他的医治下,轻松了不少。


    万大宝进来时,皇帝的头和脖子上都插满了银针。


    钟岳还是穿那一身布衣,仔细地捻动着银针。但见针尾细微地抖动着,冒着丝丝白气。


    太医院院判领着两名御医,在旁边打下手。


    万大宝轻手轻脚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过了会儿,钟岳终于出声:“可以了。”


    他飞快出手,将银针拔了个干净,说道:“陛下,您可以睁开眼睛了。”


    皇帝慢慢睁开眼。


    他的样子,比一年前又苍老了几分,明明只有五十一,看着却像六十来岁的人。


    御医们上前嘘寒问暖。


    “陛下感觉如何?”


    “可轻松了些?”


    “有没有不适之处?”


    皇帝扭了扭脖子,露出笑意:“松快了很多啊!钟先生这针灸之术,堪称绝技。”


    钟岳淡淡笑道:“陛下谬赞,医术之道,草民还差得远,如此这般,不过治标不治本。”


    皇帝带了几分唏嘘:“或许这是朕的命数。”


    御医们在旁听了,不免在心里嘀咕。


    这叫什么?家花不如野花香?他们这些御医是自家的,陛下骂起来不在乎,到这位请来的钟神医,就好声好气的。


    明明大家都治不好陛下的病,怎么他的待遇就不一样?


    却听钟岳道:“陛下切莫这么说,只有治不好的病,没有该有的命数。古时连风寒等病症,都只能听天由命,如今却有药可医,这是一代代医士钻研的结果。陛下这病目前治不好,是我等医士技艺还不够精湛之故。只盼着,草民能够早些寻到病因,好叫陛下少受些罪。”


    皇帝面露欣慰:“钟先生医者仁心,不愧神医之称。”


    黄院判不禁扯了扯嘴角。


    也不怪陛下就听他的,瞧人家多会说话。


    不过,这位钟神医确实有两把刷子,一样治不好,他几针下去,陛下精神得都能问政了。


    要不然,他为什么宁愿挨骂,也要赖在这里打下手?不就是为了学两手么?


    看到万大宝欲言又止,钟岳便道:“陛下,草民先回药庐去了,今日十位病人还未医治。”


    皇帝笑着点头:“去吧。万大宝,叫他们拿些药材,给钟先生带回去。”


    万大宝答应一声,吩咐小内侍带钟岳去领药。


    一通忙乱,等闲杂人等都退下,万大宝将刚才宫门口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皇帝神情淡淡,说道:“这个老三,性子也太直了。他这样真诚待人,别人可有真诚待他?且冷他几天,看他想不想得明白。”


    万大宝笑道:“安王殿下这是赤子之心,待谁都这么心诚。”


    皇帝点点头,又生出几分欣慰。


    他现在越来越喜欢心思单纯的人,比如那位神医钟岳。


    他刚到京城的时候,就被张倓请过去看病。他也不知自己看的是谁,仔细问诊后,直言不讳,说这病拖太久了,他只能缓解,不能根除。


    皇帝期待了许久,却得到这么个结果,极是愤怒,但他只是温言解释,并不改口。


    后来还是张倓劝说,才勉强给他一个机会试试。


    结果,一试之下,皇帝对他大为改观。


    针灸过后,他虽然还是不能站起来,头却不疼了。


    这位钟神医果然有一分说一分,不像那些御医,大概、可能、也许,就是要给你希望,却又不许诺半分,个个都是不粘锅。


    后来知道他是皇帝,钟神医吃了一惊,连连告罪。


    皇帝问他要何赏赐,他迟疑良久,才说想在京城开间医馆。


    京城地贵,想开一间像样的医馆,要不少钱。便是他有神医的名号,短时间内挣下这些钱也不易。


    这诊金开得皇帝很满意,不算少,对他来说又是随手能给的。


    医馆开张后,钟岳招了几个坐堂大夫,又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


    每日只接诊十人,非重症不治。


    皇帝便问他,都说医者仁心,不应该一视同仁吗?


    钟岳回答,当游医的时候,他自是一视同仁,什么病人都接。但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如果他放开来接诊,就会有无数病人涌过来。


    如此,让别家医馆怎么办?


    他挣足了名声,别家医馆存活不下去,就得关门。而其他大夫想要看诊,就得过来给他坐堂。药材商那边,他的话逐渐加重分量,想卖药就不能不给他面子。


    到最后,医药这个圈子,便完全破坏了。


    一旦他不做了,那些病人将无处可去。


    同样的道理,他也施药,但十天只有一次。真正需要的穷人,可以等到施药那天,而看得起病的,就不会拘泥于他家了。


    何况,小病大家都会看,并不需要他出马。其他大夫要是没有病人来问诊,医术如何提高?


    皇帝满意极了。


    细想起来,这其中的道理,与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位钟神医,果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而是有大智慧的。


    他专心医术,却又懂得体谅别人,不过分追求名声,比那些所谓品性高洁的高人,不知道强多少倍。


    明明要名声,却又端着各种大道理为自己辩解,心思七拐八弯,却又装得正义凛然的样子。


    皇帝看腻歪了,还是心思单纯的人好。


    “去叫张倓过来。”他吩咐。


    万大宝应声而去。


    皇帝抽出一个细窄的小木盒,用特制的钥匙打开,里头放着一份密奏。


    江阳大营来报,楚军夜袭,恐会爆发战事。


    他的时日无多了,必须给老三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