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刘氏兄妹再见
作品:《黑神话:我成了天界第一反骨仔!》 --
杨戬看到那手持开山斧的青年差点没抽搐过去。
不错,那破坏祭祀仪式的青年便是刘沉香,他这次下山见了母亲之后就来到常安。
恰巧碰到新朝的祭祀大典,当他看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对哪吒信仰的时候,压抑在他心中的怒气一下就爆发了出来。
就是这个女人,将他母亲压在山下,让他们母子不得团圆!
就是这个女人,带走了他的妹妹,让他们兄妹两地相隔!
我劈了你的神像!
我让你们拜!
做完这一切的刘沉香只觉得念头通达,浑身上下舒爽得不行。
但他却不知道他师父杨戬此刻劈了他的心都有了。
“师妹!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
哪吒翻了个白眼,抬手示意杨戬不用解释,他当然知道刘沉香的行为不是杨戬的指示的。
“别说话,继续看。”
杨戬本想上前将刘沉香拿回来,听到哪吒这话他也只能无奈的看着自己徒弟作死。
此时,数百皇宫禁卫已经将祭坛层层包围。
刘沉香立于祭坛之上,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
他高声喊道:“你们都被蒙骗了,那哪吒乃是恶神,她害我母亲,离我兄妹,你们却还对她顶礼膜拜!简直可笑!”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王莽更是面色铁青,他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污蔑三太子殿下!”
下面更是有不少百姓说道:“三太子殿下在南瞻部洲肃清妖魔,为人族争取到了一片净土,你是哪里来的毛孩,敢在这里妖言惑众!”
刘沉香冷笑一声,不理会那些百姓,他指着王莽骂道:“你这昏君,不去看看那外面有多少百姓饿死街头,你还在此铺张浪费,大肆举办祭祀,劳民伤财,简直愚蠢!”
王莽被骂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要将刘沉香活捉,并夷九族。
听到王莽不仅要抓他,还要诛他九族,刘沉香杀心大起!
他大喝一声,挥斧打伤上前的侍卫,接着直冲王莽而去:“昏君,我要取你脑袋!”
现场一片混乱,侍卫们纷纷上前阻拦,但刘沉香身手不凡,一时间竟无人能近身。
危急时刻,一女子持剑挡在王莽面前,将劈来的开山斧挡开。
刘沉香一时不察,踉跄后退几步,望着前面的女子惊声道:“妹妹?”
不错,持剑女子就是刘沉香的妹妹,刘沉颖。
自被允许下山历练后,刘沉颖与刘沉香已经有过数次见面,但每一次他们只要谈到如何救母亲,或者谈到哪吒,两人就会不欢而散。
望着大闹祭祀现场,还要诛杀皇帝的刘沉香,刘沉颖只觉得荒唐。
“哥,你还要胡闹到什么时候?”
再次见到妹妹的欣喜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望着妹妹脸上失望的表情,刘沉香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温起来。
刘沉香瞪着眼睛,望着刘沉颖怒而笑道:“我胡闹?!”
刘沉颖摇摇头,眼中满是痛心:“哥,我知道你很压抑,你想救出母亲。但仇恨已经蒙蔽了你的心,再这样下去,你会走火入魔的!”
“我看你才是被蒙蔽的那个吧!认贼作师,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刘沉香怒吼着,再次挥起开山斧,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刘沉颖见状,也拔剑相向,剑尖直指刘沉香:“哥,如果你再执迷不悟,就别怪妹妹我不客气了。”
“让开!”刘沉香呵斥道。
刘沉颖摇摇头,坚定地阻挡在哥哥面前。
“你已经杀了季眉,我不会再让你一错再错了!”
“那是她该死!若不是那个贱人,我们一家怎么会落得如今的下场!”
刘沉颖叹息一声,用行动表示她不会退。
“我教你让开啊!”刘沉香大喝一声,斧刃猛地劈下。
刘沉颖剑尖轻点,将斧刃荡开,同时说道:“哥,你醒醒吧,别再被仇恨蒙蔽了心智。”
“你闭嘴,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刘沉香双目赤红,两人顿时交战在一起。斧剑相交,火星四溅。
刘沉颖边打边退,有意引着刘沉香往城外而去。
--
午夜。
城郊一处破庙前,刘沉香筋疲力竭,倒在地上喘着粗气。
另一边的刘沉颖虽也呼吸急促、大汗淋漓,但对比刘沉香还是要好很多的。
云头上,哪吒朝杨戬得意道:“你这徒弟不行呀,心智比不上我家沉颖不说,打也打不过。”
杨戬闻言心中叹息一声,嘴上却道:“师妹别急,当初我们定的可是千年之期,如今才过去五六十载,一时的输赢代表不了,最后的赢家才是赢。”
哪吒耸耸肩,不置可否道:“老实说,我很怀疑你教徒弟的能力,天才有天才的教法,庸才也有庸才的教法,很明显你没找到教刘沉香的正确方式。”
杨戬苦笑道:“师妹你说得是,我回去后一定好好研究研究。”
两人正聊着,刘沉颖已经从山间打了一只野猪拖回庙前,火堆升起,滋滋的肉香引得刘沉香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脸上挂不住的刘沉香刚想起身离开,刘沉颖就将一只烤好的猪腿递给了他。
同时说道:“哥,你想知道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吗?”
刘沉香闻言犹豫稍许,接过猪腿在火堆旁坐下。
刘沉颖拿起另一条腿边烤边说道:“我师父她很严厉,从被接到骊山的那一日,我每天都要严格按照规矩来。
四个时辰读书、四个时辰修道,那时候我每天都很累,累到我都没有时间思念母亲。
但那个时候我和你一样,心里也是恨她的。
后来师父她允许我去见母亲,也允许我下山历练。
可能是看得多了,我有些理解师父,神仙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我在想,师父是不是也觉得天条不合理,但她却没有能力改变,因为她上面还有玉帝、还有王母。
所以她收我为徒,想要在这世间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寻找真理、反抗不公的种子。
我问师父,但她总说要我自己去寻找答案。
再后来,我游历到一个叫清水县的地方,那里的县令是个好官,很受清水县百姓的爱戴。
但那年县里闹饥荒,朝廷拨给县里的赈灾粮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百姓中有人说是县令贪墨了赈灾粮食,县令为了自证清白,下令彻查。
结果发现有人偷偷将放置在粮仓里的赈灾粮食卖给了当地粮商。
但县令却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因为偷卖粮食的人是他唯一的儿子,如果这件事被抖了出去,灾民恐会冲击县衙,将他儿子杀死。
那一年清水县死了六千多人,活下的百姓也都是将自家田地卖给了粮商,才换到了一些只够活命的粮食...”
“哥,你说如果娘是那个县令,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