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七十七回
作品:《锦缎程》 第77章 第七十七回
今年汴京, 初夏时节,暑热倒是生起了一点,陆世宁进宫拜见完官家, 也顺利的被授予了官职。
今科榜眼陆世宁,初授大理评事, 应天府通判一职。
进士们都要先做几年地方官, 到时候才能转为京官,陆世宁也知道。
应天府, 也不是太远, 还不算是太偏远的地方, 算是个幸运了。
陆世宁走完了授官该走的程序后, 心里还想着自己的私事该怎么处理。
他还记着上次郡王府的人来找过他, 跟他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
陆世宁心里有些不安, 但是如此授官的事还是挺顺利的,自觉也是有几分奇怪。
韩即问着他, 此次授官后,婚事是否会再议。陆世宁心里拿不准, 今日用过了午饭,还是写了帖子去了宋家, 想再跟宋父商量商量婚事。
可正是巧, 刚要出门下楼去, 十焉拿着一封书信,急急的就奔了过来。
陆世宁正喝着茶,见着他神色不对, 还问是出了什么事, 莫不是哪家大人公子又来请他吃酒说话了,他现在可是疲累的很。
“公子, 是福州来的信。”
十焉直直的伸手给他,将手里的信呈给了陆世宁。
他的手停了会儿,眼里还藏着几分未把握的惊讶,不知道信里姨母到底会怎么说。
陆世宁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心里宽慰着自己,就算是姨母不得闲,不会来,自己也不要太失望,这都是人之常情。
十焉的眼神也从自己捏着的这封信,转移看了看陆世宁的脸色,他刚得来的信,也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
陆世宁放了茶杯,也接过了信来,装着淡定的正拆着信,多年未见,陆世宁对着这封信直面扑来的亲情,是有几分陌生。
但是,心里也还是有几分渴望的。
陆世宁的眉眼微微蹙起,神色不大放松,十焉在他身旁瞧着,心里也十分担心的紧。
“姨母要来。”看完了书信,陆世宁嘴里吐出了这句话,虽是得了肯定的答案,但是陆世宁的眉也没舒展来。
“那可不就是好,有长辈来了,公子也可以多少放心些了。”
“信里,姨母说她当时一接到信就想着要来了,但是怕我额外担心,就收拾了东西先上了京来,怪不得这会儿才给我回信。”
“那,姨母夫人的意思是?”
“姨母说,再等两天,她就可以进京了。”
她已经隔的不远了,就在汴京附近。
“可不就是好,公子要去接夫人吗?”
“自然是要去的,但是我又怕,”他还有几分疑虑。
陆世宁将书信放回了桌上,茶香还未散去。
十焉是多少看出了点陆世宁的担忧,又开口宽慰他,
“公子是担心陆家的事儿,夫人到时会过多询问?”
“她是陆家血缘,该问的还是得问。”
“那公子,我们该如何作答?”
“我之前跟你说过了,任何人都不可轻易透露,就算是世微也不可以。”
“如果姨母要问,你多多少少随便两句应付过去就是。如今她来,是专门为着我的婚事,自然心思也不在他处。”
“如今我已授官,已经是官身,往后我们行事说话更是要谨慎。”
陆世宁是又着重强调的说了一番,他如今是与往日不同了,非是显贵权势,走於官场,更是如履薄冰。
十焉连忙的点了头,示意自己一概都是清楚的,不该说的绝对不会说。
也是,他家公子如今已是官身,他应该改口叫大人了。
“走吧,我们去宋家。”
“是。”
午后,今日太阳倒是有些大,该是减一件衣服的时节。
宋家。
筠诸去厨房端了几碗冰酪来,夏日时节吃这个正是好。
昨日她们几个丫头出去买东西,走在街上,听了好多,已经知道官家给今科的进士们都授予了官职,早就回去告诉了宋南锦,但是就说,还没有看见陆官人。
想来是他事情太多,是不大能轻易见着的。
昨日小东家叫了人来送新服的几份式样,看了许久,她迟迟也还未定下。
筠诸端进了冰酪来,已经见着宋南锦将他们送来的几份东西都抛在了一边,是个眼都没转过去看。
“姑娘吃过了午饭,尝尝这个,算是再填些肚子。”
“你都说了是吃了午饭,我现在还不大饿,你自己吃吧。”
宋南锦手里正拿着本书,是前朝诗集,这个有些燥热的午后,她还是能看进书的。
“姑娘,松松眼,要不再用些明眼的茶水?”
“不了。”
宋南锦可是直接就开口拒绝了罢,之前连家的事,她心里还没有缓过来。
后来连家的人走后,宋金知和宋候知可是闹了好一阵,大娘子和赵娘子可是都劝不住。
宋南锦也放了书,她们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她也不是都不管的。
宋父和大娘子是肯定不答应的,就是担心她们还会做些什么出来。
“若是下次连家的人再来,我都不想去见客应付了。”
宋南锦冒出了这句话,在旁吃着冰酪的筠诸也挑了话来,道,
“可是幸运,我们姑娘没有嫁给连家的那个大公子,姑娘可是不知道,那连家后来新娶的那个媳妇,那连老夫人和夫人对着她可是不大客气。”
“又见着她入门两年还没有孩子,那连夫人又给大公子纳了妾,家里也是没多少个清净。”
“真的?”
这些内院深宅的事,她未出阁的姑娘也不好多打听。
“是,筠诸和枕簟私下真的去打听过,确实如此。”
她刚吃完最后一口,点了头,表示自己说的都是真话。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筠诸觉得陆官人是要比他强很多的,现在又是官身,姑娘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怎么难过,她到现在都还不大清楚,哪里知道日后的日子是不是真的好过。无非就是两家是故交,他们二人算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的,心里有一份安慰罢了。
宋南锦曾经就在杭州住过四年,也是那时候小,和他玩的算是开心的。
去年在汴京,宋南锦第一次又见着了陆世宁,想着这么多年,又想着他们家是出了事,他或是再不覆往日的姿态。
但是他说话行事,样貌身姿,可是样样都不落,也不输於这汴京里的各位少年郎君。
简单的一身素色衣衫,倒是更显他清冷温和的气质。
其实那时,她是有过几刻心动的。
想着这儿,宋南锦又及时的清醒了过来,害怕这份小心思被她人看透了去。
正了正色,宋南锦又想着前些时日陆世宁求他办的那件事,她已经叫人去外面打探了,南家的娘子,她可是没有见过的。
“对了,你们去寻的那南家娘子,有什么新的眉目没?”
这才是正事。
“哦,对了,筠诸差点忘记告诉姑娘了。”
“那南家娘子原先是尹家的姑娘,之前好像是跟曹家的公子是旧相识。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嫁给了南家,这南家娘子的娘家尹家的人,后来出了汴京去做了地方官去了,也就没有娘家的人再来管她了。”
“她的腿,似乎真的很严重。”
宋南锦这一点记得很是清楚,筠诸也刚要说,
“就是这,那南家娘子的腿伤是看着不大好,出去的时候,身边的两个丫头都小心翼翼的扶着呢,一刻都松不开手。”
“就上个马车,三四个小丫头都要紧紧的跟着。”
光是听筠诸这样讲,宋南锦已经能在脑中想象出来了。
“得挑个合适的时候去见见她。”
这倒是很难,宋南锦之前跟她是不大相识的,但是在内宅里这点事,弯弯绕绕的总能牵上一根线。
“你们记得再去探探,看看跟我们周边哪家人更熟悉些。”
“是,筠诸记得的。”
这碗冰酪已经都没了,宋南锦才叹了口气,这又听见了屋外有些生急的脚步声,是枕簟。
“姑娘,姑娘。”
枕簟这脸色,连喘气都看着有些不顺了。
宋南锦擡了头来问着她何事,先顺了气再说。
“姑娘,家中侧门上的小厮赶来说,陆官人刚刚来了,直接就去了郎君的书房,不知道是为着什么。”
“刚说着陆官人,他可巧就来了。”
宋南锦心里正是念叨着他,这还真是有求必应啊。
“他既然来了,肯定是有要事要与爹说的,我们不必操心。”
她是要掩盖自己心里的念头,嘴上还是要应付几句的。
“我猜着,陆官人肯定还是为了商议婚事来的,他已经授官,是想喜上加喜啊。”
“多嘴
,怎么这么随意妄议外男的事,别再说了。”
“是。”
筠诸这丫头收了嘴,稍稍的低了头,没有再言。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我自己再坐会儿。”
“是。”
宋南锦可是半点都没有要起身出去看看的,还是又捡起了刚放下的书卷,眼睛又落回到了这几句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