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八十二回
作品:《锦缎程》 第82章 第八十二回
守在城门处, 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挑菜进城的农户们,那是边走边卖菜。
陆世宁和世微就等在那儿, 望着各路来的方向,正静静的候着。
想到了今日的场景, 陆世宁看着那几个书生模样打扮路过的年轻才俊, 也是回忆起了自己和世微去年临冬月上汴京来的时候。
那个样子,他也是这般打扮, 一身看似有些清贫的书生样子, 面容稍稍有些清瘦, 在汴京来, 算算时日, 也有快一年了。
在汴京里待着的这段日子, 他可是遇见过不少的事。
“世微,我们来汴京也快有一年的光景了, 看着这般略有相同的景象,心里有些感慨。”
陆世宁站在马车边, 世微就在马车里,挑起了车帘, 听着陆世宁这般言语。
是觉得恍如隔世, 昨日之景, 就还呈在眼前。
“是过的快,哥哥如今是要做官了要娶娘子了。”
“哈哈哈。”
她说完便笑,这姑娘家, 可是没个遮拦, 性子养野了,陆世宁听后便不语, 淡淡的回笑,眼睛又迅速转了过去,还要仔细瞧着姨母一行人的车驾。
陆世宁他们又是等了好一盏茶的功夫,这才看见有辆马车正是要往他们面前赶来。
陆世宁随着这马车来的痕迹不停的盯着,人是赶车来的,在他的印象里,姨母的容貌样子,他还大致记得的。
陆世微也看着这马车靠近来,继续沈默着。
等着这马车停好了,陆世宁正要开口询问,马车上的帘子已经掀开了来,有个小姑娘已经先探头出来问着他,
“可是叫陆世宁?杭州来的?”
这个小丫头,可是脸上擦着好明显的两坨胭脂,白里透红,再近一些,脂粉味也能闻见。
她的衣领子是个姜黄色如意山茶花样式,耳坠上挂的是粉白珍珠,盘龙髻发上是个银色发饰珠花。
陆世宁可不知道这是谁,这眼看着就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姨母还没露面呢。
这小姑娘痴痴的望着陆世宁不移眼睛,陆世宁还有些没反应来,只是点了点头,又吐了个嗯字。
“这是谁?”陆世微心里正疑惑着,这个小姑娘,有些可爱,只是她也不认识。
“陆世宁?陆世微?”
陆世宁还没有反问,这马车里的又传出一个醇厚的妇人声音。
这是上了年纪的人,听声就可辨出。
她先是叫了一声他们二人的名字,是在确认,陆世宁又回了她是字,这才看见姨母掀了帘子来看。
陆世宁和陆世微紧紧的都盯着她们瞧,这两位还没有下车来看,这是又听见了一个男孩子的声音。
他等不及下车来了,侍从急急的扶着他好心下车,这个小男孩,直奔着陆世宁来了,拉着了陆世宁的衣袖,看了他好一会儿。
他这番热情的神态动作,陆世宁也看了看他,还在回忆,还在脑子里找寻着旧时的记忆。
“未州?你是未州?”
“是,是我,陆哥哥,是我,未州!哈哈哈!”
“娘,我就说,陆哥哥还是能一眼就认出我的!”
林未州,拉着陆世宁可是手一刻都不松,他往陆世宁的脸上左看右看了好一圈,很是自来熟的跟他道,
“陆哥哥这看着是有些瘦了,以前看着眼睛还挺有神的。”
林未州还在心里犯着嘀咕,在车上的陆世微刚刚见着这个深青色的团子一下就跑了来,还有些受惊。
林未州瞧完了陆世宁,又移了眼神来往上看了看,看见了世微,又走了来,问着世微,
“这是世微姐姐?也是长的这般好看,看来陆家人的样貌一个个都不差,我也不差。”
林未州刚跟他们寒暄完,姨母才又慢慢的下了车来。
这身碧落色长袖短褙子,海棠色领抹,深蓝一片式百叠裙,头饰上是金铜翡翠花钗,耳坠是银镀金点翠钉珠。
这般打扮成熟些的妇人,便是陆世宁的姨母沈氏,少时便嫁去了福州林家。
林未州是她的三儿子,林家三公子。
刚刚那个姑娘,却是不知道是谁,陆世宁还没来得及询问,先恭敬的叫了声姨母。
陆世微赶紧下了车来,兄妹二人向姨母行了礼,世微只低头,跟在陆世宁的身后。
“这么多年未见了,世宁和世微都这般大了。”
那个小姑娘还跟在沈娘
子的身边,她对着陆世宁和路世微笑,瞧她这个头,也应该不出十岁左右。
“姨母安好,姨母一路劳顿,真是辛苦了。”
“哪里,赶路还不算急,有的是时间。”
“之前没有写信告诉你我们具体什么时候会到汴京来,也是不想你多挂心,免你的烦恼。”
这话是说的客气,陆世宁又赶紧揖手低头道,
“姨母是哪里的话,姨母愿收信,答应世宁来汴京,世宁很是感激,哪里是什么烦恼。”
陆世宁有些紧张,多年未见姨母,她看着却是没几分苍老之态,这身粉饰,是更显气色。
“姨母怎么一眼就认出了是世宁?”
“你的样子啊,跟你爹很像,再者,这才过了几年,我还是记得你的相貌的。”
“但是你的这双眼睛,跟我的姐姐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走近了瞧,不同於陆世宁小时候的样子了,长大成年了,才越看越像。
陆世宁心里默然,沈娘子也算是亲人,说的总是有道理。
但其实陆世宁脑子里就只剩下几分印象了,更别说,这小姑娘了。
“这是?”
陆世宁对着姨母,眼神转向了她身边的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沈娘子是解释了这姑娘是她夫家兄弟的孩子,现在是她在管着,所以就带着一起来了。
这小姑娘,唤念禾。
“就叫禾儿吧。她啊,顽皮的很,疯丫头似的。”
沈娘子这是稍带宠溺语气的埋怨,其实她有时候也乖的很,也就十岁的孩子,是该玩闹些。
沈娘子跟陆世宁说了好些话后才又移开了眼神来看了看他身后的陆世微,这是出落成一个十五岁的标致姑娘了,要说像的话,陆世微跟陆母那是有五分相似。
“这是世微我跟她可是不多见。”
“想着她也是快忘记我了。”
“姨母说笑了,怎么会不记得。”
陆世宁侧身来,也瞧了瞧陆世微的样子,她是不多见,印象也不深,但终归还是没有忘记的。
陆世宁牵着陆世微又往前站了站,沈娘子是仔细的瞧了瞧,真是个好看的姑娘,陆家的人,长的都好看。
“小时候,托我姐姐,就是你俩的母亲,还给世微的满日宴,送过一对玉如意。”
沈娘子又说着往事,世微可是记不清了,只是等着她说完,只顾着点头就是。
“世微姐姐还记得我吗?我们也是好些年都未见了。”
这厢说话的便是,刚刚那个深青色的团子,林未州,才十五岁,也是活泼的很。
他跟在了陆世微的身边,又对着她笑,陆世微也盯着他看了好久,还是摇了摇头了,自己不大清楚了。
“行了,姨母,我们先回家吧,给姨母备好了茶,就等着姨母了。”
站着说话都好一会儿了,这里说话也不大方便,还是先回去的好。
沈娘子也点了点头,是感觉有些口渴了。
“世宁是新置办了宅子?”
“是。”
“与宋家的婚事是什么日子啊?”
“五月十八。”
“哦,还有好几天。”
午饭过了,宋南锦还是觉得犯懒,但是本来起的就有些晚了,也不好说再躺回去。
她就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悠悠的荡着秋千。
她瞧着这天色,这太阳光洒在身上,她是感觉身子有些生热。筠诸她们忙活了一早上,才将该搬进院子里的东西清点了个仔细。
大娘子又列出了个要置办的东西单子来,她已经叫了一拨人出去采买了。
宋南锦靠在那秋千上,正是在发呆。
筠诸手里拿着一碗荔枝膏水朝她走了来,午后宋南锦也是没有睡意,看着她这模样,是在出神,筠诸想着给她降降心火,这荔枝膏水稍加了一点冰。
“姑娘”
筠诸端着这木盘,轻脚的往她身边靠近来,这婚事将近了,可是却没看出她脸上半点喜色来。
家里的人都在忙着姑娘的婚事操办,大娘子那儿更是没空,多说一句话都要费心力。
宋南锦刚还没有听见她的声音,筠诸放了盘子来,轻轻的在她背后一推,宋南锦这才回神。
“小丫头,吓死我了。”
宋南锦手里握紧了这秋千绳,嗔怪道。
“是姑娘想着什么入神了,筠诸来了好一会儿姑娘都还没发现。姑娘是在想什么?”
筠诸放
了手,将那碗荔枝膏水又端了来。
“厨房里新做的,姑娘尝尝?”这碗还散发着好大的一股荔枝香,宋南锦只让她先放下,现在还不大想喝。
她心思不在这儿,没啥胃口。
“姑娘这几日,看着是心情不大好,是在想着什么呢?”
筠诸还以为是因为陆世微走了,宋南锦是还没有适应来,心里有阵落寞,可是这几日家里忙着置办各类东西,她也是兴致寥寥。
“姑娘,是害怕了吗?”
筠诸从怀里掏出了个几颗糖,又伸手递给了她,宋南锦勉强的对着她笑了笑,可是嘴里尝着这个糖,心里也没多少滋味。
“若是娘亲还在,看着我出嫁了,会很高兴的吧说不得,家里还要热闹些,还有谨时。”
宋谨时,宋南锦刻意压低了些声音,可是筠诸还是听见了。
“姑娘,郡主娘娘知道姑娘要嫁人了,地下有知,也会很高兴的。还有二公子,他跟姑娘是亲姐弟,当然也会祝贺姑娘的。”
“陆官人与姑娘是青梅竹马,姑娘也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该是高兴才是。”
筠诸瞧着她是有些心伤,又极力给她说着些开心的事。宋谨时的事,家里多年都未再提,宋南锦虽然平日里是装着个正经平定的样子,但是晚上蒙着被子哭过几次,筠诸也是知道的。
“是啊,该高兴的。”
“姑娘,婚期是五月十八,在这之前,我们去给郡主娘娘和二公子去寺里上柱香添个灯吧?这样姑娘也心安些。”
“嗯,等着这几日家里忙过了再去吧。”
“好。”
“你们忙了这几日,可是收拾妥当了?”
宋南锦又接着问她,都是她们在做,她算是落了个清闲。
“哪里够啊姑娘,大娘子光是给姑娘置办几个首饰盒子,都选了许久,又叫着赵娘子来一起看看,可还需要时日呢。”
“爹不是说,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吗,这怎么还有”
“大娘子点了好几次,每点一次就要再加一点,可不要再重新看嘛。”
“还要再加,太多了。”宋南锦之前其实也看过了她的嫁妆单子,宋父给的,大娘子给的,郡主娘娘的所有东西,就是家里的赵娘子也添了一份,还有,姑祖母,宋家里的其他亲戚都是多多少少的送了点东西来,已经很够了,说是十里红妆也可称了。
“姑娘是郎君的心头肉,怎么会嫌多。”
筠诸在她身边继续跟她搭话,身后还没发觉,宋云锦也进了这院子来,她手里带着东西,有些怯生生的。
“堂姐?”
她这小脆声,刚叫了一次,筠诸反应倒是快,回了头,就瞧见了她带着食盒走了来。
“是云锦姑娘,快来,我们姑娘正想着姑娘呢。”
宋南锦朝筠诸身后一看,确实是她,她有些犹豫的步子,想来是有事,宋南锦赶紧走去拉着她进屋去了。
“不知道是妹妹,我反应有些慢了。”
“无事,云锦知道姐姐要成婚了,所以做了个东西想送给姐姐。”
刚回屋落座,就她们二人,筠诸下去给她们端茶去了。
“妹妹这是?”宋南锦先是注意到了她带来的食盒子,她有些楞,又急忙打开了来跟她继续说,
“这是妹妹亲手做的,筠诸她们说,姐姐这几日似乎胃口不大好,这是用山楂做的糕点,还有樱桃煎,这是乌梅汤。”
“都是比较开胃的,姐姐要不尝尝?”
“妹妹的手艺啊,跟赵娘子一样,都是极好的。那我尝尝。”
宋南锦的鼻子是先奔着这山楂糕去的,酸甜可口,是极好。
“嗯,姐姐,这是妹妹做的香包和珠串,虽然不值得什么钱,但是这珠串是在相国寺被诵经开化过的,还有这香包上的图案,也是姐姐喜欢的梅花,姐姐可还不要嫌弃。”宋云锦将要送给宋南锦的东西缓缓的拿了出来,要是比起家里置办的那些,这当然是显得简单了点。
宋南锦刚喝了口乌梅汤,宋云锦将东西拿了出来给她看,这手艺是很好,这香包上的梅花图案,跟院子里的那颗梅树,确实很像。
“妹妹有心了,很好看。”
“送东西嘛,自然是心意更重要的。这香包,我近日用正好。”
装点香料,带在身上,正是合适。
“姐姐要嫁人了,妹妹也开心。”
宋云锦将樱桃煎又端近了些,这看着是很诱人。
“妹妹也
快十四了,再等两年,也可以考虑婚事了。”
“我还小,还没考虑这些,妹妹还想留在娘亲身边多待几年。”
宋南锦唇舌上留着乌梅的香气,听着她这样说,其实自己在最开始定亲时,也是这样想的。
“姑娘早晚都会离家,妹妹这样想其实也正常。”
宋南锦心里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说,她的爹是宋父的亲哥哥,早些年意外出事早逝了,留下赵娘子和宋云锦,又是得了如今宋家的庇护。
寡嫂孤女,家族亲眷该是照顾的。
她与赵娘子一起多年依靠,不想离开也很合乎常理。
“赵娘子也是希望妹妹日后能寻得一个好人家,这该是赵娘子最大的心愿了吧。”
宋南锦没再提着她的爹爹,怕惹着她伤心。
“妹妹还得感谢姐姐,要不是姐姐,云锦和娘亲也不会过的这般如意。”
“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说这些。”
“对了,宋金知没有多来找你的不痛快吧?她性子野,养只猫儿都能使劲闹腾。”
“没有,三姐姐是活泼的性子,其实很招人喜欢。”
“哼,她和宋候知是常常都找着爹的不痛快,爹都说是大娘子将他们俩都给娇惯坏了。”
宋候知一门心思不在读书上,之前读书的时候,宋父还要亲自去盯着,宋金知也不是个安分的劲,时常吵的他头疼。
“我是想着等我出嫁了,她要是时时来找你的麻烦怎么办?大娘子其实不是个一碗水能端平的人。”
宋云锦听着她这样说,仔细回想了过去的日子,她和娘亲算是居於他人瓦下生活着,多多少少得看点脸色。宋金知那性子,要是来惹她了,也不会真的什么都说出来,还是会有些委屈。
但是面子上,大娘子还是做的很好的。
“我知道。其实大娘子也很好,这回大娘子对姐姐的婚事就很上心啊。”
“那大半都是爹的吩咐,大娘子现在是当家娘子,可不得上心嘛。”
宋南锦又吃了两块山楂糕,午饭的时候,其实没吃饱。
“姐姐心里是还念着郡主娘娘吧”
“这很明显吗妹妹和我身边的人都这样说。”
“姐姐这时而出神的样子,若不是想着陆官人,那不就是郡主娘娘吗?”
“我哪里想着他了,妹妹年纪小的,也这样不害臊?”
“哈哈哈,姐姐是害羞了吗?陆官人这般俊俏模样,姐姐忘不了很正常啊,都要成婚了,就算是嘴上说说,也没什么顾忌的啊。”
宋云锦打趣着她,见着她多笑了几次,心里也有些安慰。这会子来,也是赵娘子的意思,她知道大姑娘出嫁前其实心里的事挺多的,找个人说说话也好,宋南锦跟宋金知又不亲近,还是宋云锦好些。
“姐姐要是对着郡主娘娘伤心,要不去寺里上香,去跟郡主娘娘说说话?”
“嗯,刚刚筠诸也这样讲,选个好日子,我会去的。”
食盒里的东西还有,宋南锦和宋云锦说了好一会儿话,宋云锦才回了自己的院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