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一百回
作品:《锦缎程》 第100章 第一百回
看着屋内的漏刻, 这时辰都已经是到了卯时了,如今天亮的要早一些,陆世宁在陈家喝了好几盏茶, 才是听得有消息传来。
这几个公子是在城外湖里坐游船玩,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派出去的搜寻的人是在湖里把他们救上来的, 这一下就全送到了城内的仁善馆,听说是还有外伤。
陈大人本是卧床在屋内, 听得人都找到了, 也急急的要穿衣穿鞋出去看。
陆世宁屏退了来报的人, 也说要跟着去看看, 还要问问,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陈大人和陈夫人急急的上了马车就要奔着去见, 陆世宁是一夜没睡,也是觉得有些乏, 坐在马车里,也是靠着要闭眼养神的。
城内昨夜大力搜寻人, 这件事都已经传开了,陆世宁时不时挑起了车帘去瞧大街上, 还是能听着不少议论。
几位公子还在仁善馆上药, 几位大人都赶了去, 那陈大人抓着自家孩子的手,又是哭又是骂的,陆世宁嫌这里面太吵, 还在馆外等了会儿。
这时节, 确实是爱玩容易丢的时候,这三伏天还没过, 这去城外踩水的人也不少。
听得了里面的动静是小了许多,陆世宁才又进了去。
这几位公子见着陆世宁脸生,还是个年轻郎君模样,又问这是谁。
旁边的人说着陆世宁就是新任的应天府通判大人,这几个人还不相信,瞧着他的样子,不过也就比他们大了几岁,竟然还是个官身。
陆世宁这小郎君的模样,在这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人之中,是很招眼。
陆世宁心里有疑惑,就要来问问,见着陈大人身边的那位二公子,知道他就是那日他在大街上骑马惊扰百姓的人,便先盯上了他。
“这是知府大人家的二公子?”
陆世宁瞅见他脸上还有红痕,是刚上了药。
不过他是还疼着,见着陆世宁这个楞头模样,心里也是不屑。
“怎么?大人还要问什么?”
这语气,连陈大人都要说他一句。
“叫大人就太客气了,我也就比你大几岁,若是不想叫我大人也可。”
“昨夜你们在城外坐游船,之后遇见了什么?怎么会掉进湖里?”
“大人是来审问我吗?我们坐船游湖又没犯事。”
陈大人也是想问这个问题,只是瞧他这儿子的混账样,还白白的为他急一场。
“我们出城去玩的时候,白天还无事,就是到了傍晚黄昏时刻,就觉得有些不对。”
“我们坐的船,旁边还有个商船,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瞅见他们还打人,后来还杀人,我们就说先在船里等着,那些人却是上了我们的船,是要来杀我们。”
“后来我们几个跳了湖,好不容易上了岸,就在那山头后面躲着,他们像是来打劫的,将我们的东西都洗劫一空了。”
“可是他们好像是发现了我们,我们就分开跑了。再他们后来像是走了,我们回去拿东西,后来又掉进了湖里,这不就又遇到了你们派来搜寻的人吗?”
这陈二公子说了好一通,是将昨夜的原委都说了出来,边说的时候,陈大人是听着心里纠的很。
这是逃了一命,还好,派出去的人比较及时,要是去晚了,说不得就见不到他们了。
还有一个是梁远候的孩子,陆世宁转眼去找,他就躺在那里,大夫还在给他包扎伤口,他是伤了腿。
“怎么会遇见这夥贼人呢?运气这样不好。”
“这又是打劫又是杀人的,这般不太平啊。”
陈大人有些后怕,见着那梁远候的孩子的命还在,心里是松了口气。
“看来城内是不大干净,如今发现了,更是要仔细盘查。”
“陆大人,这还是要仔细去查查的,要不然酿成大祸就晚了。”
“陈大人说的是,回去之后我必定要他们好好彻查一番。”
“既然几位公子如今无事,那我就先回去了,至於昨夜的事,我会上心去查的。”
陆世宁说着就要回去,人是已经回来了,命也还在,也就没什么值得他再操心的了。
这仁善馆里的药草味还大得很,陆世宁的药还没喝上,昨夜没有睡,他有些疲乏。
陆世宁和十焉上了街,陆世宁还想着那二公子刚刚说的话。
他心里犯着嘀咕。
十焉劝着他早些回去先休息休息,他风寒的
毛病这几个月才是好了点,只是陆世微给他的一张药方里,还有个补药,十焉也是给他抓了药来喝的。
“哪里还能休息呢,刚刚不都说了吗,要去彻查昨夜城外的事,这二公子是陈大人的孩子,自然是要为他上心的。”
“大人的药还没喝呢,先回去喝药吧。”
“等会吧。”
“这才上任几个月,大人可是一刻都松懈不得。”
“从昨夜就没安歇好,这早饭还没着落呢。”十焉跟在他身边抱怨,这哪里是为官,明明就是做苦力。
“行了,去街边随便吃点就好。”
陆世宁可还想着其他的事,从第一天来这里便觉得奇怪。
“那日我们来城里的时候,就已经见着了那二公子在大街上骑马惊扰周边百姓,这昨夜出城去游湖坐船,也要惊动府衙的官兵去满城搜寻。”
“也是个能折腾的小衙内。”
说起衙内这个词,陆家从前还未出事时,陆父为官之时,陆世宁也是被别人叫过小衙内的。
“看着这陈大人的脸色,是恨不得打他一顿。”
“可若是我没瞧见了,他又立马换了一副脸色。”
“十焉,你暗自派人私下去打听打听,看看这陈二公子在这南京城的名声到底如何。我看这陈大人啊,是有意在我面前掩饰着。”
“是。”
“他是知府,就当我是官家派来监视他的,要是自己的手脚再不收敛些,他估计啊,又要想什么招来应付我。”
陆世宁是苦笑几声,这官路没那么好走,还好他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人,这些心计啊,早就见过了。
“我也有些饿了,在外头吃了饭我们就先回去吧。”
“是。”
“四以呢?”
“四以还在家,前日说要给大人去买冰,这天还热呢。”
“你们行事注意些,不要叫人拿住了把柄。”
“是。”
汴京。
池子里的莲花都已经是开过了的,宋南锦早先叫她们便收好了几株莲花莲叶,等着秋日里,也还能保存一份荷香。
七月的书信,宋南锦昨日里才收到,这都已经是八月初了,想着或是陆世宁公务繁忙,所以这个月的书信来的是迟了些。
这是一早便送回来的书信,宋南锦和陆世微还在吃早饭,正看着陆世宁寄回来的这封书信。
“你哥哥说,这个月在南京,公务是比上一个月多了些,这忙起来,书信都是抽吃饭的功夫写的。”
宋南锦看完了他的信,又递给了陆世微。
在信中,陆世宁问着陆世微最近到底读了什么书,是不是对这件事懈怠了。
陆世微看了信,也是忍不住说他一句。
“哥哥真是的,这般问我,我该怎么说?”
陆世微刚喝了一小碗粥,看着这封信,便如陆世宁在她耳边一直念叨似的。
“你哥哥是关心你,希望你多读书,不要做没见识的人。”
“嫂嫂要回信去,可千万不要说我的事,他心里话这么多,还是都讲给嫂嫂吧,世微就不听了。”
早饭里还有几样好吃的点心,陆世微吃的正好。
“你哥哥是个读书人,自然是总惦记着这个。”
“说起读书,我爹说,你哥哥走之前给宋候知写了一封推荐信,叫宋候知也还去周家读书。”
“在周家讲学的那个先生,本是要回乡去的。今年的科考一过,说周家的学堂里也出了个前三甲的人,好几家大人都挽留那先生,说要再开个学堂。”
“这些孩子都想去读书,争相都要去周家呢。你哥哥写了封推荐信,宋候知这才能去周家坐着。”
“说是这几年,先在周家好好读,要是他回了汴京,自己也还会亲自教他的。”
“也不知道宋候知那性子,我爹是怎么劝服他的。”
宋南锦边说边笑,知道如今宋家是想借着陆世宁再多求些好利益,这读书上学的事,别家怎么给周家送礼都不行,要不是陆世宁保举他去,他也怎么能登上周家学堂呢。
只是他那点学识,宋南锦也是担心他会出点什么不好的丑来,毕竟是陆世宁办的事,要是砸了他的面子,也是个好心办了坏事。
“怕是已经收心了,宋伯父自然就好劝了。”
今早还做了鱼脍,陆世微吃了不少。
“这时日也是过的快,已经到了八月时候了。”
“前些时日姨母还
来了信,说是回去时候我们送的那些礼,林家的人可是高兴的很。”
“说着姨母如今有了这么能干的一个外甥,林家的人对她近日都殷勤了不少。”
“正常,曾经不怎么殷切的人,如今也要殷切起来。”
陆世微感觉是看明白了不少,既然林家的人都已经知道了,陆家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这几个月来,陆世微心里还是对这个担忧的很,生怕哪一天他们就上了门来,自己也招架不住。
“世微这话,像是还在说陆家。”
宋南锦给她舀了粥,自然是能听出她话里的意思。
“嫂嫂知道的,世微只是担心,他们这些人,不是嫂嫂能自己应付得来的。”
“连哥哥都说,最好跟他们避开,只要两边相安无事,互不打扰,也就不过去追究往事了。”
“世微是觉得,如今哥哥不在家里,他们万一要是来了,来为难嫂嫂,哥哥现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你哥哥之前还未跟我讲清楚陆家的事,我也是不大知道他的态度。”
“现在他们应该还是不会来的,若是与你们兄妹多年都未见了,也不好就直接上门来向我们讨人情吧?”
宋南锦说着自己的猜测,小时候,她见过的陆家的亲戚也不多,这之前的各种恩怨,陆世微那时小,也只有陆世宁心里最清楚。
“世微放心吧,就算是他们有事要求,也不是来吃人的。”
“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我还不信他们能翻一个样。”
“况且,宋家那头,这么多年了,也不是都安分的,能见识的,我都见识过了。”
“也不怕什么。”
宋南锦是想给世微顺心,反正她都会去打理的,怕也是无用。
“还是嫂嫂心里有主意,世微心里也不怕了。”
“八月了,等着中秋节,我们回宋家去过吧。”
“好,听嫂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