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太史慈的不甘

作品:《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定河偏西侧,逢纪在三十名骑兵的护卫下,眺望远方战场。


    疾风拂面,他却心急如焚,希望能够早日见到狼骑身影。


    若太史慈这员大将,真有个意外,他都不知该如何向主公交代。


    毕竟两人一同进军右北郡,自己安然,而太史慈却深陷险地,怎能不急。


    李屠夫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但是喜怒无常的性格,却没有改变,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难测。


    若太史慈真折在右北,他这名随行军师,也别想好过。


    “踏踏!”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支骑兵由远及近,快速奔了过来。


    “希律律!”战马减速缓步前行,当逢纪瞧见一道浑身染血,衣甲透红,的高大汉子时,才悄悄松了口气。


    他心中石头落地,急忙打马上前道:“子义将军…你…没事吧…”


    “无碍,这些血都是敌人的,先生不必担心…”


    太史慈甩了甩袖间血珠,而后翻身下马,脱下血水淋漓的战袍。


    周围众人,看着脚下血水雨下,宛若积流,一时凛然。


    “呼哧!”绝影神驹,亦低着马头,自两道鼻腔中,喷出七尺白气。


    显然,先前河滩一战,杀伐惨烈,凶险异常,哪怕以神驹绝世马力,亦感疲惫。


    “大哥!”王修脱下随身战袍,披在太史慈宽厚的肩背上。


    “嗯!”太史慈见此,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紧了紧披袍连襟。


    “无事就好!”逢纪见他虽然狼狈,但气息浑厚,周身无损,便放下心来。


    他把目光转向东方,那里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哨鼓声更是频繁震荡,幽州士兵正在整军。


    逢纪心中忧虑,只好道:“子义将军,敌军早有准备,突袭计划失败!”


    “这右北,不能再呆了...”


    “失败?”太史慈闻言,眉目凝成一团。


    他环顾身边,垂头丧气的骑兵,然后把目光转向身后,正在重新列阵的幽州大军。


    他目光冷然,杀机四溢:“我太史慈自统兵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憋屈,如此折损…”


    “杀我兄弟,就必须要付出代价,这群幽州军,一个都别想跑...”


    “可是...”逢纪心中一惊,想要劝戒,


    “没有可是!”太史慈猛然挥手,将其言语粗暴打断。


    他眺望东线密麻敌军,沉声道:“主公要我等拿下右北郡,如今寸功未利安敢言退?”


    “今日,老子就会会,这帮幽州军,看看谁的刀锋更利…”


    太史慈声音沉沉,带着毋庸置疑的冷厉,与森寒杀机。


    让他就此认输,却是办不到,更心有不甘。


    主公要拿下幽州,太史慈愿做那柄最锋利的刀,为此就算麾下狼骑拼光,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余力,还有六千兵甲齐全的兄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想到这里,太史慈吩咐左右侍从道:“尔等留在此地,保护元图先生!”


    “其他人,随本将吾去会会这群幽州杂胡…”


    言讫,太史慈也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留下八十名亲兵,将之保护起来。


    他稍作整顿,便带着麾下一众骑兵,重新杀了回去。


    战马奔腾,长刀森冷,裹着疾风草木,转向回旋。


    此时太史慈麾下,下除了王修的四千人之外,还有从敌军重围杀出的两千八百骑。


    合起来有共六千八百多名精锐之士,面对河滩的幽州步兵,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眼前这队人马应该有三到四万之间。


    若所料不差,这些应该就是右北,乃至辽西的城防驻军,不然也不会再两地交界处埋伏自己。


    只要歼灭了眼前这支部队,整个右北郡,乃至幽州大半地盘,都会出现兵力真空,到时南下广阳,进军蓟县,拿下幽州岂不轻而易举。


    作为经过大阵仗的统兵将领,太史慈这不但武力突飞猛进,同样战略眼光也在逐步成长。


    就像李信常说的,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成长历程,环境心思情绪,等等都影响着能力的发挥。


    太史慈从军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他经历的的战争,却比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将领都要多,说一句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也不夸张。


    从斩杀汉将做投名状,到野狐岭伏击战,以及后面的反杀汉军骁骑之战。


    再到后面勇夺虎牢关,与朱儁南中良将对峙许久,更是在嵩山覆灭朝廷近二十万大军。


    无论是在虎牢,还是在洛阳,亦或者是后来的并州争锋。


    这一路走来,经历那么多场战争,就算是个战场菜鸟,也能成长为精锐。


    更何况太史慈这种嗅觉灵敏,腹有谋略的良将种子,此时他便已经嗅到了决胜幽州的机会。


    “踏踏!”铁蹄踏地,飞奔的战马,掠过枯黄草地,而后向定水河畔冲去。


    那里,幽州士兵正在整军列阵,紧握枪矛,严阵以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哈,贼将还敢回来!”公孙越也没想到,夏军竟然去而复返。


    好不容易冲出去,竟然又赶回来送死,这是不是逆血冲坏了脑袋,糊涂蛋了。


    他搞不明白敌军主帅,为何突然脑残,还是紧急下令道:“全军警戒,准备战斗!”


    “调整阵型,准备作战!”


    敌军回师,正合公孙越的心意,甚至隐隐有些欢喜。


    若这些骑兵一心逃命,自己或许无可奈何,但如今却自投罗网,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轰隆隆!”铁蹄奔腾,太史慈只是试探性的,从敌人军阵旁边掠过,并没有发动进攻。


    但即使如此,还是给幽州方面军施加了沉重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迅速抱团变阵,防止对方冲锋。


    “嗖嗖!”幽州后阵,弓箭手射出漫天箭矢,警告贼军不要太嚣张。


    “此便是汝等葬身之地!”太史慈高举长枪,身后骑兵迅速弯弓,然后从幽州军另一侧奔驰而过。


    高速奔腾的马背上,骑兵人立而起,弯弓搭箭。


    “盾!”公孙越不敢大意,急忙下令:“快举盾!”


    “快举盾!”


    “咻咻!”


    “剁噗!”箭矢入盾,剁剁中,又掺杂着破肉的噗嗤声。


    一轮箭矢过后,当场便有三百名士兵,倒地哀嚎。


    “咻咻!”骑射不断,士兵惶惶,很快便将敌军大阵,搅的混乱不堪。


    六千多狼骑中,有三千多是太史慈本部黑骑,此刻指挥起来犹如臂使。


    战马在荒原上尽情奔驰,当骑兵摆脱河滩狭窄之地,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供与驰骋。


    他们的游击骚扰战术,便有了发挥的余地,一波波箭矢,不断打击着幽州军的士气。


    一支军队是由多个兵种组成,他们之间相互配合,组成各种各样复杂或简易的阵型,很少存在单一兵种。


    哪怕是狼骑兵,还分为前盾甲,后轻骑,步兵就更不用说了。


    狼骑狡猾无比,他们总是避开敌军弓箭手所在范围,游走在战场上伺机而动。


    然后寻找对方防守薄弱之处,进行骚扰打击,甚至冲上去撕咬恐吓。


    在面对机动与灵活性,全面占优的狼军骑兵,定水河畔的三万多名幽州军,终于体会到了切肤之痛。


    他们的箭矢,甚至是强弩,根本摸不到狼骑的毫毛,只能被动挨打。


    好在他们背靠河岸,贼军迂回空间,被限制了些许,只能从其它三面进行骚扰打击。


    若是在旷野上,估计幽州军的下场,可能会更惨...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