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祀与戎3
作品:《穿越朱由校,开局打击东林党》 “王……王爷……”
小太监话音落下,徐弘基猛的转过脑袋,两只眼睛此刻如同盯上猎物的雄鹰一样,直勾勾的看着前来传旨的小太监。
鹰视狼顾。徐弘基的眼神中饱含着无比纯粹的愤怒之情,蕴含着凌冽的杀意。仿佛身上长了跳蚤一样,小太监不由得感到浑身不自在。
太监可以说是这个古代最可怜的一群人。建立贫困,只能委屈自己,终身成为一个残疾人。幻想着来到宫廷之中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实际上,皇宫之中十万太监,自己何时才能名震一方?
不过这些都是好的。能够进宫,对于这些太监们来说,就有了一份铁饭碗。哪怕是进宫里当一名地位最低的火者,到老了也能给自己攒下一番家业。
可更多的太监,连进入皇宫当一名火者的机会都没有。明朝十万太监,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这还是在朝廷下过严苛的法令,禁止民间私自阉割之后的结果。
明朝末年,百姓生活甚至不如猪狗。许许多多的百姓,没了生计。任何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丝丝生的希望的机会,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的抓去。
明朝初年,大明律令中曾经有明文记载,官绅仕商家里面不得私自豢养太监。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那些有身份的家庭,哪家哪户不得养几个太监以展现自己的身份。
豢养太监,已经成为了民间攀比的一种方式。
有时候这些太监也实在是可怜,遇到有权的皇帝,那传旨的太监可以发一笔小财,可是要碰到权臣,小太监可就夹在里面不是人了。
看着身后那像是在对自己示威的朱常洵,徐弘基终究还是怒了。他刚刚才体会到什么叫权倾朝野,可转头发现,原来自己一手扶持的“主子”竟然是这样一个不甘平庸的人。
“告诉陛下,全面出了一点小意外,臣这就带军队上去为陛下疏通,一定不会耽误陛下郊祭太祖。”
紧紧的攥了攥手,徐弘基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对着传旨的小太监说道。
没有丝毫犹豫,在听到徐弘基的回答,小太监只是简单的起身行礼,便飞速的撤了出去。
只是小太监不知道的时候,身后的徐弘基看着他的眼神早已经变样,一种愤怒弥漫了他的双眼。
“王爷……”
“不要说了之龙,咱们俩是几十年的交情了,你想说什么本王都知道。”
徐弘基转过身去,看着远处的紫金山,松了松身上的皮甲。
斗争存在于任何的事物之中,这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同样,皇权和大臣之间的斗争也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虽然徐弘基为首的南京勋贵,对南京城这位君王有扶立之功,可这并不代表朱常洵一定会听他的。
朱常洵也是人,更重要的是这个看起来肥肥嘟嘟的,没有任何心眼子的乐呵王爷,可是经历了十五年世子之争,看惯了他父亲和朝臣斗法的皇帝。
朱常洵虽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王训练,可他生长在皇家,从小耳濡目染之下,他早已经见惯了权力斗争的手段。
不管这位皇帝是谁扶持,从他登上皇帝位置的那一刻,他就必须要做出改变。皇帝不可能代表某一阶级的利益,他所代表的只有自己。
从这一点上来看,除非徐弘基成为第二个“曹操”,朱常洵成为第二个汉献帝,否则这一切都不可能。
只是朝廷的体制阻止了这一切。
看着紫金山,徐弘基一时间竟然也感觉到了一丝丝的茫然,扶持朱常洵难道对自己来说,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了!
纵观历史,权臣只会发生在两个阶段,一个是主少国疑,另一个是君王年老昏聩。可是如今的朱常洵才三十来岁,正是当打之年,他又怎么会甘心?
徐弘基来不及在想这么多,哪怕是朱常洵再怎么猖狂那也只是后面的问题,现在摆在徐弘基的还有另一道难题——山顶上的孝陵卫!
在身旁众人殷勤的目光下,徐弘基缓缓的拔出了腰间的宝剑,看着旌旗攒动的紫金山,大声的喊道:
“诸位新朝出立,总有一些宵小之徒,试图螳臂挡车。诸位都是大明朝的勋贵,也都是我新朝的大功臣,这个国是咱们创建的,也只有用咱们的刀剑维护。不仅仅是给我看,更是要给咱们身后的这帮子人看,给我杀光山上的叛逆!诛杀乱党,还太祖皇帝一个清净!”
“杀!”
……
在赵之龙的带领下,紫金山下立刻响彻起震动天地般的怒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