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褚沧阳是否违誓?请天下君子评判

作品:《何处觅芳亭

    唐朴方之死,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处于深宫中的褚中轩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有多大。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天下冤之。


    士庶百姓对唐朴方其实不怎么了解,也不知道他于国于民有何功绩,但都知道他是直臣、诤臣、刚烈之臣,先帝曾亲口赞他如唐朝时的魏徵。


    而这如魏徵般的忠直言官,被新皇帝褚中轩当堂打死,血溅金殿。


    会杀忠直言官的是什么皇帝?


    昏君。


    杀父母、戕手足、害发妻的昏君。


    镇北王想反这昏君,有何过错?


    民间众说纷纭,有些想象力丰富的,关起门来把褚中轩形容得如妖魔一般,日日要吃人的心肝,还最好是亲人的、忠臣的,越亲越忠越美味,奸臣的还看不上。


    否则,他为何要杀那么多亲人,为何要杀唐御史?


    朝中文武大臣偶有听闻,却没人敢把这话传到褚中轩耳朵里,怕被他迁怒。


    现在大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他的暴虐,不想找死。


    唐朴方怒斥昏君、慷慨就义的消息传到朔北,贺芳亭专门设坛祭奠,薄酒一杯,遥祭英魂。


    正如太史公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唐御史死得其所。


    只是为了青史留名么?贺芳亭知道不是,还有更重要的,值得他付出生命的意义。


    这世上,怕死的、怯懦的、卑劣的人很多,但不怕死的、勇敢的、英伟的人也很多。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让人于黑暗中也能瞥见光明。


    当年,她还利用了唐朴方,鼓动他弹劾沈、韦两阁老,借此扳倒江止修和谢梅影的靠山。


    那是她第一次向朝堂伸手,而唐朴方虽然没跟她说过一句话,却如她所料,配合默契,让她顺利达成目标。


    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莫大的信心。


    为了不让人看出端倪,她没有亲口向他道一声谢,此时补上,“多谢唐大人!”


    又敬一杯酒,扬声道,“铁骨铮铮唐朴方,碧血丹心万年传!”


    邵沉锋也上香祭酒,举杯泼出,“唐大人慢走,且看这昏君伏诛!”


    他相信那一日很快就会来临。


    晚上回去,邵沉锋叹道,“褚中轩这小畜生,根本就不会当皇帝。”


    瞧他做的这些事儿,几乎每一件都是在帮镇北王府。


    登基没几个月,快把亲人都杀光,朝中官员这一阵大概没干别的,尽忙着为皇室出殡了。


    京城的丧葬铺生意肯定很好。


    皇帝所谓的孤家寡人,可不是这个意思。


    贺芳亭也叹了口气,“因为他压根没学过。”


    就是当个杀猪匠,都得好好学上几年,当皇帝更不用说。


    但褚沧阳为了避免太子威胁皇权,什么都不教,也不让先生们教,只让他读死书。


    褚中轩的帝王之术,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还悟歪了。


    他学习的榜样,很可能就是父亲褚沧阳,偏偏只看到褚沧阳阴暗偏执、残暴狠辣的一面,没看到高明之处。


    因此行事荒唐怪异,没头没脑,一刀刀往自己身上插,无形中成了镇北王府的友军。


    顿了顿,贺芳亭轻声道,“守宁,可还记得夺舍璎儿那恶鬼?它曾说过,书里的褚中轩也是名昏君,沉迷于酒色,朝政大权落入谢容墨之手。”


    邵沉锋颔首,“记得。它还说,后来谢容墨发动宫变,杀了褚中轩和梁太后、陶皇后及其子,扶持慧妃之子登基,其余皇子皇女,也被杀了个干净。”


    贺芳亭眉宇间掠过一丝厌恶,“褚中轩会重用谢容墨,大约是因为两人都生性残暴。”


    邵沉锋认同,“没错,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他和芳亭能成恩爱夫妻,也是因为性情相合,都是好人。


    贺芳亭眼眸微深,“这也说明,无论是书里的褚中轩,还是尘世里的褚中轩,都坐不稳皇位,褚家气数将尽!”


    邵沉锋胸中翻涌着豪情壮志,揽她入怀,“皇位是我们的!”


    同一时间,由贺芳亭亲自撰写的又一道文书已到京城。


    与前几次不同,这回沿途传扬,布告天下,内容骇人听闻。


    这文书共分三个部分。


    其一,先帝褚沧阳,毒杀了老镇北王邵霖复。


    此事证据确凿。


    其二,褚沧阳将顺安公主贺芳亭嫁到镇北王府,是为了杀害她,好嫁祸于镇北王邵沉锋。


    人证、物证俱全。


    其三,当年昭太祖褚世英曾立下毒誓,后世子孙若对邵家不利,必将遭受他的诅咒,并且江山易主,邵氏为尊。


    如今褚沧阳是否违誓?请天下君子评判。


    喜欢何处觅芳亭请大家收藏:()何处觅芳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