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耳通目明

作品:《修真其实是个生物学

    由于每天都一丝不苟地做完着体能四件套,对于自己的体能,萧鸿宇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但是光有体能远远不够,他自然知道这一点。


    打架,最重要的就是,眼到拳到。


    当眼睛看到时,拳头就要打上去。


    萧鸿宇盘腿坐好,运起真气。这次,要用真气洗炼眼球。


    不管是再高的水平,如果眼睛反应不过来的话,那也是白瞎。


    真气再次附着在血管上,以极快的速度运送到颈椎,然后萧鸿宇特意减缓了速度,慢慢顺着分叉的血管往眼球处爬升。


    萧鸿宇有些兴奋,不知道修炼好眼睛后,会不会像那些武林高手一样,能看见蚊虫飞过时振动的翅膀。


    不过他也有一点担心,一个不好搞得眼睛爆掉了,瞎了怎么办。别说其他的了,这这个异世界估计他都是专门炼眼的第一人,要是真的瞎了那岂不是要瞎一辈子了。


    真气聚集在鹳骨处,越积越多,鼓出两个小包。


    萧鸿宇深吸一口气,就要把真气往眼窝里灌。他突然转念一想,这个眼睛跟“看见”真的有关系吗?


    他按住上爬的真气,仔细思考着。


    众所周知,没有眼睛的人是看不见东西的。


    但是,有眼睛的人也可能看不见东西。


    盲人之所以看不见东西,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眼睛,而是眼睛不再工作了。


    人能“看见”东西的本质,是在大脑的某个特定的区域将眼球传递上来的信息流处理后,反映出来的画面。


    这里需要用到三个部位,眼球,传递信息的神经和处理信息的大脑区域。


    缺少任何一个,人都处于盲的状态。


    萧鸿宇深思一会,将真气从鹳骨上脱出,游离在体内,顺着眼眶下沿伸进去。


    很快,他的意识就呈现出了一副分离出来的结构图。


    一片漆黑的背景中,大脑,神经,眼球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示意图。


    真气漂浮在下面,在萧鸿宇的操作下,慢慢移动到眼球跟前,立起一道青蓝色的气墙。


    从第三方视角,很清晰地观察到右边的眼球微不可见地收缩了一些,晶状体拉长,青色的光线经过眼球中的玻璃体,直接照在后面的视网膜上。


    一道信息流从视网膜后飞出,如闪电一般顺着视觉神经一路往左,窜进大脑中。


    接着,分析图迅速消失,在萧鸿宇的眼前,出现了一片青蓝色的气体墙。


    大脑后部。


    萧鸿宇把真气墙撤走,重新把之前的结构图重现出来。这回他的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的大脑上。


    理论上说,一个人,在“一眼”的时间内,能看到多少东西,主要取决于大脑处理的速度。所有处于视野范围内的事物,都会在第一时间被眼睛反射上去,但是由于大脑将反射上来的信息处理后的结果不同,导致了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也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幅画面,有的人一眼就看出许多的细节,有的人要看好一会。


    说到底,还是脑子的问题。


    萧鸿宇对自己点点头,将真气移动到大脑的后部,缓慢地把真气输入进去。


    一开始没什么变化,他本来还害怕会出现类似短路的事故,直接把脑子烧炸了。


    还好,没有事情发生。


    不对,没有事情发生的话,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好在很快便有反应,青蓝色的真气开始从大脑和神经的连接处冒出来,整条神经也布满真气。


    青蓝色真气沿着路线一路前往眼球。


    萧鸿宇强行稳住前进的真气,让它们在神经表面积到厚厚的一层保护膜。


    要增强信息传输速度,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加粗缆线。


    俗话说,力大砖飞。


    空真观道长细品一口茶,饶有兴趣地看着床上打坐的弟子。弟子神情严肃谨慎,嘴角却露出一丝兴奋地微笑。


    紧闭的眼皮下,青蓝色的真光不断闪烁着。


    洗炼的过程缓慢又难熬,等到两只眼睛都洗炼完成了,萧鸿宇满怀期待地睁开双眼。


    床,地,桌,椅,一闪而过。


    丝丝真气想触手一样在空气中摆动,顺着看过去,无数条细小的“触手”和聚成一些粗大的光,所有的气息凝聚在一个人身上。


    空真观道长坐在椅子上,背后的真气如神光一般四射,手中的碧绿杯子里也泛着点点绿光。


    “师父。”萧鸿宇跳下床,向师父行礼。


    师父摆摆手,说道:“你上山这么多天,所思所得都是自己领悟,我未曾教你什么,这一声师父我受之有愧。”


    萧鸿宇赶紧顺杆往上爬地说道:“既然师父你这么说,那不如教我瞬发大火球如何。”


    师父抚掌哈哈大笑,说道:“我们道观多是用符,作法施术,一知半解。不如这样,我教你几句仙法如何?”


    萧鸿宇眯起眼睛,说道:“师父,你确定这是该我现在学的?”


    师父笑道,把手里的书卷成一个筒,说道:“这本批注,你读得如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师父,我晓得修仙之人,不喜因缘,人世间也口口相传许多仙人为因缘所困,难以得道的故事。所以对于立志修道的人,为了不染因缘,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


    “那么你以为呢?”


    “回师父,弟子出于自身的追求,对此嗤之以鼻。”


    “哦?详细说来。”


    “是。我以为,在世上,要先做人,再做事。人都做不好,哪里来的脸说能参悟天地大道?有些修道人,像鸟一样爱惜羽毛,有一点点交情就吓得好像见了猫的老鼠,恨不得挖洞三尺躲到地府去。若按这样说,那他们该如何对待教导自己的师父呢?”


    萧鸿宇讲着讲着,进入了状态,站起身子,摊手耸肩,像一个演说家一样左右踱步。


    “师父领他们进门,供他们吃穿,是有养育之恩。难道说,机缘来了,就不顾师徒情分,甘做白眼狼?”


    “当然,有人会说,仙凡有别,大可先尽孝,再专心修道。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先尽完孝道后,才去修道呢?一入道门,一年难有几见,莫非偶然下山几日,就足够报答父母授发肤之恩了?”


    “人在道门,心想父母;人回到家,心想修道。如此一心二用,真的能有所长进?”


    师父靠坐在椅背上,拿起茶杯小喝一口。


    “弟子认为,因缘是一个绕不开,也不必绕的坎。修行之人,就为了躲所谓的因缘,把性情都修坏了,那别说道了,怕是天地都不容他。”


    空真观道长轻轻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说道:“你果然还是凡气太重。修道人躲因缘,不是因为躲事,更不是怕事。而是因为一个,飞来横祸。”


    萧鸿宇眼睛一下子睁大,恍然明白过来自己一套说辞的不严谨之处。


    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惹了事也不躲,就算是作死了,也是自己倒霉,不会怨天尤人。


    如果就是这样,那他身上多少因缘也无妨。


    但是他萧鸿宇还有一重身份,空真道观道长的弟子。


    这是不可能彻底摆脱的关系。


    就算他日后脱离师门,但是你拦不住人家要找上门来。


    自己作死了,那是自作自受,但是如果其他人因为自己的任性,平白遭遇横祸,那这他该怎么原谅自己。


    有所领悟的萧鸿宇诚心向师父鞠躬说道:“谢师父指点。”


    道长知道这弟子是完全明白了,又说道:“你说的不错,现在确实不适合教你仙法。我留你几张道符。到时候若是要斗法,也好有些防备。”


    师父留下三张仙符,留下萧鸿宇自己悟道。


    喜欢修真其实是个生物学请大家收藏:()修真其实是个生物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