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幕僚预备役

作品:《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

    穆清也不尴尬,她就静静的坐在徐遇旁边。


    直到半个时辰过去。


    热茶温了下来。


    徐遇这才意犹未尽的合上书本。


    “这些符号倒是神奇,代入计算后,计算也变得简洁,就是这内容有点少。”


    “小学数学?是不是还有大学数字。”


    徐遇撩开眼前的碎发,一双好看的桃花眼正看着穆清,俨然已经猜到了编写教材之人。


    徐夫子信中提到,九九乘法口诀是黄县的神童穆清提出的。


    徐遇凭感觉便认为眼前之人就是穆清。


    穆清也没卖关子:


    “有,只不过大学数学我们统称为高等数学也就是高数。”


    “有就行。”


    徐遇摸着刚长出的胡渣:


    “我记得徐老头说你们这边是不是缺人来着,这样吧,如果我能看到这本书后续的内容,我写信给墨家,让他们拨百八十个人来。”


    “也不一定,要是那群老头看到黄县有这样的书籍,指不定整个墨家搬到这边来。”


    徐遇手一摊。


    穆清结合徐遇的话语和手势,哪里还不知道徐遇的意图。


    得,这家伙自我攻略挺快,穆清都还没把物理学搬上来,徐遇就直接缴械了。


    额,也没人和她说墨家是这种性格的。


    徐遇和徐夫子不同,他并未开口允诺要成为穆清的幕僚什么的。


    徐夫子对穆清来说,也算默认是她自己这边的人了。


    但是徐遇不同。


    看这家伙如此随性的风格,保不准哪天就收拾铺盖走人了。


    不过,入了黄县,那就是穆清的人了。


    哪有什么辞工回家的道理。


    徐夫子对农学知识感兴趣,穆清就把杂交水稻的原理教给徐夫子。


    徐遇对数学感兴趣。


    穆清想要把徐遇套牢,自然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


    从小学的基础数学数与代数开始到初高中的函数几何再到高数的微积分、极限级数、常微分方程……


    顺便提一句高数以配合大物(大学物理)食用最佳。


    学数学怎么能不学物理呢,物理可以为数学提供了实际应用场景。


    有的科学家穷极一生只为了研究物理以探寻世界的真相。


    这么热爱学习的少年不多见了。


    穆清勾唇,和徐遇达成了表面约定。


    既然她的幕僚预备役可以给她拉来更多的幕僚预备役,咋也不能拒绝不是。


    墨家的人好啊。


    墨家的学子和农家一样,放在二十一世纪,个个都是技术员科学家。


    穆清一想到黄县即将迎来新的一批硬核打工人,做梦都要笑醒。


    徐遇得到书后就完全陷入了神秘的数学世界之中,要不是穆清特地叮嘱仆从定时给徐遇喂饭,徐遇可能会赖在议事厅不走。


    这副痴狂的样子简直和徐夫子一模一样。


    不过,有一说一,毕竟现在徐夫子和徐遇都算是她的幕僚,还是得吃好睡好才行。


    要不然寿命太短,打工的期限大打折扣。


    穆清想到这,专门派了仆从一日三餐连休息都来看着徐夫子和徐遇等人。


    秋收在即,想到今年的税收,说实在,穆清并不情愿全部上交给朝廷。


    特别还是在土肥的作用下,黄县百姓家家户户的粟豆都增产了几十斤。


    天驰王朝也有不少还可以看得过去的官,比如穆山这样平庸但两袖清风的官、比如穆山的好友范徽甫,再比如之前舍己为人的徐则州。


    但是别看穆清如今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品行较好的官员。


    盛京的邸报,穆清从小看到大,穆山还托同僚收集了全国各地的报纸。


    虽说穆山是为了穆清的科举收集资料,但穆清还是把这些各地的报纸看了七七八八。


    官员贪污的版面很少,反而是时常出现哪个地区的官员升迁以及各处在最角落为捐官宣扬的广告。


    而恰是没有出现在报纸版面上的官员贪污的现象是最多见。


    这个朝代,每个为官之人都会贪,有良心少贪的像方才所提到当得不错的官,多贪的则是搜刮民脂民膏,恨不得吸干百姓的钱。


    当然,不止士人官员还有地主奸商。


    穆清在盛京最常见的就是抄家。


    一言不合皇帝就抄家,穆清私下了解过,这些官员大多和宦臣无利益勾结,单单只是受了党锢之祸的无妄之灾。


    这样的朝代如何长久。


    穆清又怎么愿意将百姓辛苦补种的活命的粮食交给朝廷。


    有点想造反了。


    穆清如是想着。


    她连夜看了两天关于朝廷的律法。


    只能合理避税的她真的不甘心啊。


    现下只能是少交一点是一点了。


    安平府的知州,穆清还未让穆山去拜见过,也不知道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是个贪官,那得更糟。


    穆清想着,手上却在办另一件事。


    夜校开办后,穆清错估了这些百姓的热情。


    夜校的每堂课,场场爆满。


    连还待在黄县的东方明珏都时常去听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东方明珏很快就要离开黄县前往盛京,穆清让游亦一起跟着去,除了盐还有琉璃,都会销往盛京。


    夜校的成功让穆清将开办县学一事提上了日程。


    现今王朝主张的思想还有制度和穆清所在的时代并不相同。


    天下人才,穆清倒是想尽揽其中。


    但她现在还苟在黄县。


    如果真的考虑要另起炉灶,还是得有自己人。


    一批和她有相同思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若是这般,应试教育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


    关于县学的承办老师是一方面。


    灾祸时,县学荒废,夫子跑了大半,还有剩下的被穆清招入了县衙,现在主要负责农田方面。


    不过县衙的小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担任数学老师还是可以的。


    徐夫子和其他农学弟子轮流教生物化学,穆清上思想品德课。


    教材课本不用现编,穆清过目不忘,她记得从小到大看过的教科书。


    甚至连教科书某一页的插画,穆清都记得清清楚楚。


    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删改成适合这个朝代花不了多少时间,穆清之前编的小学基础数学还可以接着用。


    穆清想了想,纸的需求是一方面。


    洛阳纸贵,纸在这个朝代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穆清用笔戳着纸页,就她手上这么粗糙的纸都卖得上一个离谱的价格。


    喜欢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请大家收藏:()全宗门穿到古代后我带头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