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美人白头,英雄迟暮

作品:《传说大明有个剑仙

    李从彧这下傻眼了。


    他心里暗骂周瑞安老谋深算,但也不会因此就禁止李墩墩与周启鸣往来。


    爹是爹,儿是儿。


    这个要分清。


    何况,周瑞安的爵位与人脉,自有其长子接替。


    这周启鸣将来与他家小子走得近了。


    保不齐还能把人策反过来。


    绝对气死那老狐狸!


    想到这,李从彧心里不由一阵舒坦。


    ……


    只隔了一日。


    李灵运就前往看望大师姐。


    本来,在他的印象里大师姐是有点发福的迹象。


    可是今日再见。


    她整个人的精气神不减,但是身子清瘦了不少,让人看不出好坏。


    大师姐现在不酿酒了。


    用她的话说,酿酒本就是为了打发时间,但如今有一对外孙和外孙女,不如省着些力气含饴弄孙。


    这一点上,大师姐活得比一般人通透。


    好不容易练就的酿酒手艺,也可以做到说丢就丢。


    因为这是人酿酒,不是酒酿人。


    李灵运以内力替她问诊了一下,发现大师姐的身体健康得很。


    虽然早年的奔波与操劳,一定程度上伤及了根本,但因为后来调养得当,只是有损寿数,却不会叫人被病痛折磨。


    至于痴呆之症,那是神伤。


    这与仙人历劫一样,都不是外力能干预的。


    大师姐今日穿着一袭青衫,鬓发微霜,手里斟着茶水。


    她给李灵运倒茶,笑着问道。


    “师弟可能看出,我今日这身行头有何寓意?”


    李灵运笑了起来:“我自然是记得的。当年带着从彧来看师姐,师姐穿的就是这身衣裳。彼时,你我就曾感慨时光易逝,岁月苍老,唯恐相见时日无多。”


    “蓦然回首,师姐与我都已步入了花甲之年。”


    大师姐抿起了嘴角。


    她最欣赏二师弟的一点,就是他从来都不会让人扫兴。


    所以,与这样的人待在一起,总是不自觉会让人敞开心扉的。


    她笑了起来:“师姐还记得这事,那可还记得秦淮之上,夜放花灯。”


    “我也记得。”


    “当时,师弟写的东西,今日可曾实现了?”


    太平喜乐。


    这是李灵运当时留下的字样。


    至于实现与否。


    在他看来,算是实现了。


    因为后来李从彧下山,加入到朱平安麾下的义军,一路在刀山火海中拼搏。


    他最终能活到功成名就的时候。


    这对做师父的来说,就是最大的太平喜乐。


    他点了点头:“实现了,那花灯很灵验。师姐的心愿,也实现了。”


    一路平安。


    那是大师姐对孤身前去刺杀周元的他,最好的临别赠礼。


    “看来,这秦淮的花灯灵验。师弟可有意,到时我们再去一次。这次要把写的内容埋好,等再过几十年让小辈挖出来,替我们看看是否如愿了。”


    她这话的言下之意,便是承认了自己没法等到下次。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活到这把年纪,李灵运的前面早已没了长辈,甚至就连与他同辈的人也逐渐凋零。


    这是事实,他必须要接受。


    李灵运看着大师姐,点了点头:“师姐选好日子,我定然同去。”


    “好。”


    大师姐笑得开心,随后起身:“对了,老雷这个时候应该也醒了,我给他送饭。师弟要一起去看他么?”


    “当然。”


    老雷的年纪比大师姐还大,从少年时就担任公主府的侍卫。


    前阵子伤了腿脚,没了行走的能力。


    这一度让生性要强的老仆生出了寻短见的想法,不愿意到老了给主子添麻烦。


    但大师姐对自己人,从来都是极有人情味的。


    她让张念认了老雷作义父。


    这样一来,老雷就成了府里的长辈。


    他如果还有心,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


    倘若寻短见。


    这是对晚辈的不仁,也是对主子的不忠。


    老雷在这些弯弯绕上不是大师姐的对手。


    但他也明白一点。


    那就自己活着,能让主子心里舒坦。


    既然这样,就努力活下去。


    ……


    又是数日。


    宁国公李草芥也到了。


    他袭爵之后,遵照李胡临终前的安排,娶了一位蜀中大族的女子为妻。


    再加上李灵运在唐门的脸面。


    这三管齐下,也让李草芥得以维持住宁国公府在西南的地位。


    不过,李草芥这次是孤身前来的。


    因为在他看来。


    这次的由头既然是家宴寿辰,那就只有自己人就好了。


    倘若因为来者生疏,反而影响了祖父的兴致。


    至少……


    他是不想让剑池化作谋求利益的工具。


    自己当年从剑池下山。


    今日归来的,还是当初那个背影单薄的少年。


    韦喜和李挽两师兄弟收到消息,老早就等着了。


    李草芥先到皇宫拜见皇帝,紧接着又到下榻处完成了各种礼仪。


    好不容易得空了,立刻抽身出来。


    韦喜靠着给他师父“梅兰竹”打下手,手里攒了一笔不菲的钱财,在金陵有了自己的宅子。


    师兄弟三人相聚于此。


    他们各执杯盏,算是为这场久别重逢而庆。


    这也就是师祖的面子大。


    不然,李草芥一个分封在外的世袭勋贵,想要出来走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屋子是韦喜的,酒是李挽的。


    只有李草芥看似什么都没有带,但这着实是冤枉他了。


    他为了今日之事,费了不少心思给师兄和师弟准备礼物。


    “我这里有一本前朝留下的孤本《蜀道散》,乃是名士蜀狂人所著,据说有帝王还曾专门寻其下落。三师弟,送给你了。”


    韦喜当然听过《蜀道散》的大名,本来以为只是在传说中的。


    没想到,竟然被他二师兄找到了。


    韦喜立刻保证:“这礼我不白收,将来等我编成了舞曲,定然入蜀寻你,展示给你看。”


    “好。”


    李草芥又看向大师兄李挽:“我听闻大师兄最近在学着掌管山庄,于是专门找岳家要来了他们的治理心得,希望能帮上大师兄的忙。”


    李挽小心接过,正色道:“师弟所赠之物,我定然珍惜。”


    “有这句话,那我就安心了。来,再饮,今日同醉!”


    “不醉不休!”


    “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