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咱一个团,搞个兵工厂怎么了

作品:《抗战:我麾下全是黄埔精英

    当林旭将新一团的具体扩编计划宣告完毕之后,整个会议厅,鸦雀无声。


    众人纷纷目瞪口呆。


    被彻底惊到了!


    好家伙,这是直接翻倍地扩编啊。


    正在记录着会议纪要的政委赵刚此刻忍不住默默抬起头来……


    好好好……


    怪不得之前他提议说停止继续征召新兵的时候,团长阻止……


    本以为征召了大几百新兵已经足够了……


    没想到这就没了?


    征兵之路漫漫……


    “咕咚……”


    李云龙此刻下意识跟着吞咽了一口唾沫。


    当即转过头去看向林旭,随即小声道:“老林,你不是说就弄个二营出来吗?这咋…又弄了个炮营?老林,咱们这步子跨地是不是有些太大了?不会扯到蛋吧?”


    李云龙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


    “老李。”


    “放心吧。”


    “我心里有数。”


    “这几仗打下来,你还没看出来吗?”


    “咱们新一团之所以能够每一次都镇压鬼子,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咱们的战士士气高,杀鬼子的欲望强烈。”


    “但是夏国境内,想要杀鬼子的部队何止万千?为何就咱们新一团屡次成功?”


    “青山战俘营一战或许还可以说是偷袭致胜。”


    “但是平安县城一战,那就是火力为王的最好见证。”


    “若是没有那二十门临时组装起来的飞雷炮,想要突破平安县城的城墙,难如登天。”


    “到时候就算是冲入城内,我新一团又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这一次在平安县城,缴获了一批鬼子的火炮,自然就要全面应用上。”


    “不过…这鬼子的炮弹打一发就少一发,虽然咱们在鬼子军火库中缴获了不少炮弹,但是也支撑不起长久战役。”


    “一旦没了炮弹,这炮可就是烧火棍。”


    “要是咱们能自己弄个兵工厂就好了。”


    林旭眉头微微皱起,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在系统仓库中,还有一套m1式卡宾枪的生产线没具象出来。


    这一套生产线中非但包括那些基础设备,还有各种发电机和车床等等……


    若是能成功建立成兵工厂,已经就能实现m1式卡宾枪自由了。


    这种m1式卡宾枪是完美的骑兵用枪,也是比较有优势的军官用枪,将其当成手枪的替代品,弥补了手枪威力和射程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一旦这条m1式卡宾枪的生产线成功投产之后,就相当于将一个兵工厂盘活了,那将来再慢慢添置机器,未来不说生产大炮,生产一些合适口径的炮弹,总不成问题吧?


    一旁的李云龙听到林旭呢喃自语什么兵工厂,倒也没当回事,这玩意儿哪是一个团能搞的?


    ……


    军事会议结束。


    各级军官各自散去。


    林旭皱眉留在会议室内,陷入极致沉思。


    “老林?”


    “老林?”


    “怎么了?”


    “发什么呆呢!”


    “怎么?”


    “觉得扩编的事情上有什么问题吗?”


    “要不然我将他们再叫回来?”


    李云龙走上前关心道。


    “不是。”


    “我在想。”


    “建设兵工厂的事情。”


    林旭随手从李云龙兜里拿出一包烟,顺手点上,又给李云龙递了一支。


    “老常,来一根。”


    “老赵?”


    林旭开始散烟。


    常乃超熟稔地接过,赵刚摆摆手,他还没学会抽烟。


    这是让林旭最佩服的地方。


    团部四个人,三个大烟囱,赵刚一直吸着二手烟,拒绝一手烟。


    “老林。”


    “你小子……”


    “咋还惦记这事?”


    “刚才在会议上,咱老李听你说什么兵工厂,还以为你小子就是闹着玩的。”


    “你这…怎么还当真了?”


    “老林,兵工厂哪是那么容易搞的?”


    “咱们总部的兵工厂,我有个老乡就在里面当厂长。”


    “那他娘的集结了多少资源,现在那兵工厂不还是豆腐渣?”


    “造出来的手榴弹,一炸就两半,只听响,愣是炸不死小鬼子。”


    “造出来的子弹,全他娘的灌铅在里面,轻飘飘的,一点准头都没有。”


    “至于造枪造炮,那就别指望了,顶天了,也就是修修枪,给枪炮做做保养啥的。”


    “边区造……”


    “狗都不用!”


    李云龙怨念颇深……


    显然以前都是吃过亏的。


    “团长,老李说的虽然夸大了些,但搞兵工厂确实没那么容易。”


    “别说是造枪炮了,就算是一条子弹生产线,那也是千难万难。”


    “咱们的工业基础太差了。”


    “虽然近现代有不少有志青年都跑去外国学习了先进的军工知识,想要回国报效祖国,可咱们什么设备都没有,一切都白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哎!”


    赵刚说起此事,忍不住握紧拳头,心中难免愤慨。


    “设备的事情,不用担心。”


    “我已经同华侨组织那边联系好了,最近就会有一条枪械生产线包括子弹生产线送到我们这里来。”


    “现在咱们差的是相应的军工人才。”


    “这些军工知识我虽然都知道一些,但毕竟独木难支,我就一个人……”


    “而且总不能天天研究着造武器,不去打鬼子吧?”


    “人才是科技的第一生产力。”


    “老赵。”


    “你是抗大毕业的,你认不认识一些军工方面的专家?”


    “只要他们愿意来,条件随便他们开。”


    林旭抬起头,看向赵刚,语气中夹杂着期待。


    “这……”


    “咳……”


    “团长,我在抗大认识的都是去学习的军官。”


    “至于教导我们的,很多也都是一些国文教授。”


    “这军工专家,我确实不曾接触……”


    赵刚苦笑一声,无奈摇头。


    林旭的目光在周边扫了一眼,看向李云龙。


    “老林,你别看着咱老李……”


    “咱老李打字不识一个,去哪给你弄什么军工专家。”


    “不过我倒是可以去张万和那里想想办法,这小子就是兵工厂厂长,也是我老乡。”


    “回头劳资顺手弄两个鬼子娘们给他送过去,说不定还能和他换几个军工专家。”


    李云龙扯着嗓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