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袁术称帝后的内外忧患!

作品:《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

    而就在河北暗流涌动的同时,带兵撤回豫州的袁术,趁着各路诸侯,都各忙各的没工夫理会自己的大好机会。


    在于吉的撺掇下,手持玉玺,在一众手下的簇拥下,登临的帝位!


    定都寿春,国号为仲家!


    寿春城,刚刚建起不久,的皇宫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头戴旒珠冠冕,身披九龙五爪龙袍,端坐在鎏金龙椅上的袁术,看着堂下百官此时尽数弯腰俯首向自己朝贺,恨不得大笑出声,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快意。


    然而,在想到自己贵为天子,一举一动,都要有着天子的威严后。


    袁绍强压心中的喜悦,用尽力维持出副古井不波的口吻,对众人开口道: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如今我仲家王朝刚刚兴起,诸多事宜都需百废待兴,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事起奏?!”


    “臣有事起奏!”


    原本袁术这一问,只不过是想要好好体验一下初登天子之位的快感。


    但如今见到已经被自己封为车骑将军的杨弘站了出来,便顺势继续问道:


    “杨爱卿有何事启奏?”


    “回禀陛下,您称帝之时,曾经向各路诸侯都送去诏书。但确有数路诸侯见天子诏却置之不理,不归王化,此乃大不敬!”


    “臣以为,我大仲如今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正是扩充疆域对外征讨的大好时机!”


    “请陛下下诏,对外发兵讨逆,以此来壮我新朝国威!”


    虽然称帝之前,袁术知道前来观礼的诸侯,不会太多。


    但在他心中,自己那便宜兄长袁绍和凭着自己资助起兵的孙策二人,最起码也会给自己这个面子,派遣使者前来贺喜。


    然而,事与愿违。


    登基之时,见到不光袁绍没有遣使而来,就连他眼中的小老弟孙策,竟然也罔若未闻,派人前来祝贺后,袁术就气就不打一处来!


    “爱卿所言不错,这些贼寇狼子野心,确实应当好好教训一番!”


    “但那袁绍,远在河北,鞭长莫及,不好征讨,暂且不提。”


    “眼下朕欲要起兵南征,先伐孙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由于此时袁术称帝,他麾下原本的旧部此时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加官进爵。


    此时听到袁术却有着出兵的想法后,被封为大将军的张勋本着领兵出征,建立功勋的想法,立即跳出来附和道:


    “陛下神明!臣愿为陛下分忧,领兵出征征缴叛逆!”


    “哈哈哈,好,传朕旨意....”


    袁术闻言大喜,然而没等他下令,阎象却慌忙走出劝道:


    “主公...额...陛下,下官认为,此举不妥!”


    袁术虽然因为阎象多次劝阻自己称帝,十分不喜对方。


    但阎象毕竟精通内政,乃是自己手下少有的人才,故而,对方屡次冒犯,袁术也都没有过度为难于他。


    如今见到这个时候,对方又跳出来横加,袁术不悦的问道:


    “哼,阎爱卿说说,有何不妥?”


    “陛下,兵法有云:联弱攻强,远交近攻。”


    “如今曹操这强敌在前,此时与孙策彻底反目,领兵南下,那曹操无论是坐山观虎斗还是趁乱取利,对我军而言,绝非一件好事。”


    “再则,我军刚刚和曹操经历大半年的厮杀,军中士卒疲惫不堪,实在是不已匆忙起兵!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嗯...有些道理....”


    “哼!”


    要知道,武将只有在战场上厮杀,才能建立功勋,加官进爵,然而,阎象的劝说,却让张勋等一众武将十分不爽。


    而阎象对袁术的阻拦,对这些武将来说,无疑是断人前程。


    被触及利益的武将,自然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陛下!阎象不过是书生之见!如今我朝新立,当镇压外贼,方可彰显我等国威!”


    “是啊!如今陛下归于龙位,三军将士士气高涨,军士疲惫,更是无稽之谈!”


    “而此时出兵,乃是以上伐下,占据道义,定然能不费吹灰之力,那孙策小儿定会望风归降!”


    “没错,军中请战之心高昂,请陛下莫要听信奸臣之言,而错失开疆扩土的大好良机啊!”


    “这....”


    袁术本就不是善于决断之人,看着如今这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一时之间也有些拿不定了主意。


    阎象自然看出自己这番说辞,触及到了顾分武将的利益,而惹得一众武官怨声载道。


    但心中对眼下局面轻重缓急,已有了规划的阎象却不急不缓道:


    “诸位将军莫要激动,在下并非反对对外出兵,而是认为,如今我军应当攘外先安内,先平定内患,方为紧要之事!”


    听到这话,有些茫然和对方不明含义的袁术皱眉问道:


    “阎爱卿此话何意?我境内国泰民安,何来的内患之忧?”


    听到袁术口中的“国泰民安”一直负责内政方面事宜的阎象,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唉,陛下有所不知,当年黄巾之乱以后,豫州境内便流入了许多黄巾贼寇。”


    “因为这些黄巾贼寇,藏于山中化为匪寇,只是时不时下山袭扰劫掠百姓,故而难以根治彻底平定。”


    “而如今随着陛下登基,这些黄巾贼寇便和....前朝遗民串通起来,搅动民生不安。”


    “现在这些黄巾旧部,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军队,若是继续置之不理......只怕会酿成大患!”


    虽然以前处理阎象上报政务的时候,袁术也知道,境内有着一些黄巾残党。


    但在袁术看来,不过是些许小患,并没有太过在意。


    如今听到阎象在朝会上再次提及此事,只以为对方是小题大做的袁术,一脸轻蔑道:


    “呵,不过是些许不服教化的乱民罢了!”


    “朕只需遣一偏将,便可轻易将其剿灭,何须如此郑重其事?”


    “陛下匪患事关与民休养,万万不可小觑!”


    “而且,这叛民的规模,如今已经牵扯到了许多州郡,声势好大,大有要兴起黄巾之乱的趋势啊!”


    眼看袁术还是一副自视甚高,不以为意的模样,心中不安的阎象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好了好了,朕知晓了!”只感觉听着阎象说话越发心烦的袁术,本着顺手处理了这件事的想法,慵懒的问道:


    “阎主簿说说都牵扯到了那些州郡,又有着多少反贼,朕散朝后,好便上一位将军,协助你清除这些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