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好办了

作品:《从1987开始

    穆玉灵说道:“平是让你多看点书,你总是说,有什么可看的,不就是那么回事吗?咋的连知识产权都不知道是啥了?”


    不知道是啥就听着就是了。


    还非得问出来。


    苏越不屑一顾,“说的好像你知道似的,我看你也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让你讲你也请不清楚,丽丽,你来给哥讲讲,说起来你懂得最多。”


    他就不信,穆玉灵会知道知识产权。


    毕竟是自己的老婆。


    就不给她办难看了。


    赵丽丽说道:“这个真不太好给你解释,这样说吧,周安搞出来的那个Bp机呢,重要的器件都是买来的,就是说核心技术是人家的,这样的话,成本就高了很多,而且人家有可能不卖给你,新的Bp机呢,核心部件就是咱自己研发的,那玩意我们可以申请请专利,我们就有了知识产权,别人想跟我造一样的东西,就得花钱买授权,明白了吧。”


    Bp机这东西的专利不是很多。


    新设计的完全可以避开现有的专利。


    国外的芯片商也多半不会不卖给自己芯片。


    那玩意应该不在禁运之列。


    但自己有更新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呢。


    成本能节省一半都不止。


    这种专用的芯片价格还是很贵的。


    成本也只能呵呵了。


    当然。


    飞来电子公司推出芯片以后,估计他们会降到白菜价。


    这是国外企业惯用的伎俩。


    没关系。


    打价格战谁怕谁啊。


    苏越说道:“专科我知道,就是那玩意是我们发明的,别人都不能造一样的,原来这就叫知识产权啊?可是Bp机有了啊,也不算我们发明的吧。”


    他明白了知识产权的意思。


    可Bp机怎么算丽飞公司的发明了?


    不是第一家造出来的才能有专利吗?


    Bp机虽然没有普及,用得人也不了。


    赵丽丽说道:“咱不是申请Bp机整机专利,而是完成Bp机功能的技术申请专利,而且避开别的公司的专利,你只需要明白一点,咱新设计的Bp机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廉就可以了。”


    有些东西自己知道是啥意思。


    跟一个不懂的人讲,还真的不好讲。


    再绕一会,自己都糊涂了。


    苏越说道:“那新的Bp机推出来得多长时间?我还等着换咱们自己生产的新机器呢。”


    他多少听明白了。


    什么专利啊,知识产权啊。


    易飞这是要把整个Bp的重要器件都要自己生产。


    那恐怕时间短不了吧。


    那小玩意如果好生产的话,国内怎么没有厂家生产?买个这玩意还得排队。


    易飞说道:“大约半年后吧。”


    芯片设计倒是不难。


    他和丽丽一周就能搞定,以前设计的类似芯片比这个难多了。


    现在就想设计也不能设计那么复杂。


    生产工艺达不到。


    芯片设计好后还需要流片、检测、加工、封装、测试。


    再加上生产,怎么着也得半年时间。


    苏越点点头,“那时间倒是不长。”


    也就是晚几个月的事。


    他还以为怎么着也得一两年呢。


    易飞就是太追求完美。


    周安都做出来了,就那么用呗,有人买就是了。


    管他什么知识产权。


    易飞说道:“苏大哥,过几天可能有一批设备从港城过来,你和乐宁哥想点办法,快速给我送到临东去。”


    四五十个人去临东,总不能对着十台电脑发愣。


    相应的设备、工具都得弄过去。


    需要什么,杨安贵、李余新、聂继成都知道。


    易飞也叮嘱了他们,千万不要漏掉什么东西,到时候临东可买不来。


    如果买不到新的,就想办法搞些二手的都行。


    三人保证不出纰漏。


    他正准备和苏越说说,让他想办法把东西给送到临东。


    正好说起来这事。


    就顺道交待给他。


    这东西是用来科研的,就是被查到,问题也不大。


    有些设备本来就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苏越说道:“我明白,保证不耽误你的事,还找军车送呗。”


    他自然知道易飞的意思。


    如果是正常手续,就不找他办了,直接发货就行。


    易飞就是赶时间呗。


    这都不是事。


    又不是大宗商品。


    陈江运说道:“小易总,如果您需要电子产品相关的设备,国内不太好买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上点小忙,我也做些这方面的生意。”


    他现在就想着怎么能帮上易飞点忙。


    人家上来就给自己治好了病。


    说钱又开不了口。


    一套金针,那玩意太不值钱,当见面礼都太寒碜。


    能帮上他点忙当然是最好的。


    易飞说道:“陈总,我还真不太清楚你都做哪方面的生意,只知道您做矿产、酒店、地产,别的还真的不知道。”


    陈江运的意思,他还做电子产品的生意。


    这个也正常。


    做生意嘛,本就是啥东西热门做啥东西。


    “嗨,我是瞎做。”


    陈江运说道:“最早是做矿产的,后来就做的多了些,我也做电子类产品,主要是做贸万运声通讯就是我的。其它方面也有涉及,也做些海运,规模都不大。”


    陈家虽然在港城算不上一流。


    但这些年经营的还可以。


    “万运通讯是您的?”


    易飞说道:“那就好办了。”


    方希箬选择的可以合作的寻呼台就有万运通讯。


    只是易飞不知道原来万运通讯是陈江运的。


    陈江运有寻呼台。


    自然也有相关的技术人员。


    聂继成虽然在电讯公司上班,电讯公司也有寻呼台,对寻呼台自然明白,可他毕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


    他想建寻呼台,倒是可以和万运通讯合作。


    把聂继成、刘勇浩他们解放出来,潜心的搞科研。


    陈江运说道:“小易总的意思是万运通讯台以后卖咱们产的寻呼机,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不敢保证销量如何,港城的人不一定认可国内的产品。”


    寻呼机不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子。


    布料、做工、样式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寻呼机是看不到里面的,就算看到,没法凭肉眼判断质量好坏。


    在大部分港人眼中。


    国内的产品是比较落后的,根本和国外的产品没法比。


    知识产权,他是明白的。


    易飞要搞有自己知识产权的Bp机,哪怕做的比国外的还好。


    港人也不一定认可。


    国内的人都不一样认可。


    万运通讯卖没问题,能卖出去多少就不知道了。


    哪怕在广告宣传上投入多些。


    效果也不一定好。


    消费习惯是需要长时间养成,要成破也得长时间。


    易飞说道:“陈总,我不是这个意思,说实话,我生产的Bp机主要还是面对国内市场的,港城以及海外市场只能看情况,我的意思是,我想在国内建寻呼台,而您运营万运通讯有几年了,肯定有这方面的技术,希望陈总能在技术、设备上指导下。”


    他当然也想把Bp机卖到国外去。


    但以目前的条件不太好办。


    能在国内赚一波得了,国外也很快被手机替代。


    不废那功夫。


    另外国外的Bp机相对要便宜,漂亮国现在Bp机的价格大约在两百多美金一台,按现在的汇率,也就折合人民币不到一千块钱。


    自己制造出Bp机以后。


    估计国外的也会大幅降价。


    数字机很有可能降到千元以内。


    那也无所谓。


    飞来电子寻呼机在国内生产,成本低得很,就算是六七百元一台也是暴利。


    出口就不一样了,关税就是很大的支出。


    而且卖不上高价。


    当然,如果有门路,哪怕不赚钱也是要出口的。


    起码对品牌有一定的宣传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从侧面打击下竞争对手也不是不可以的。


    他可以不赚钱。


    搞bug就是,他就不信,竞争对手也跟着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