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合适就好

作品:《从1987开始

    易飞三人进了东园。


    易奶奶和姥姥坐在院子的小亭子里,两人都戴着老花镜纳鞋垫。


    高大的银杏树把把斑斑勃勃的光影投在两位老人的身上。


    易飞有一种想作画的冲动。


    他绘画的水平还是达不到专业的水平,否则画下来说不定能获奖。


    易遥看到易飞他们进来,“你们仨怎么一起来了?”


    易飞已经很少来东园了。


    毛毛倒是时不时的来帮着收拾下院子。


    孩子大了,总是要飞走的。


    赵丽丽说道:“路过这里来看看。”


    易飞说道:“奶奶、姥姥,你们没事哪怕下下棋也好,绣那个东西太废眼睛了,坐时间久了对颈椎、腰椎都不好,一又鞋垫,买来也才一块钱,以后少绣点这东西。”


    就是闲着消遣。


    也不用找这个活消遣。


    易遥笑道:“不都是闲着没事干吗?你和丽丽早点生个孩子,我们不就有事干了。”


    她觉得严小妙说的也有道理。


    反正孩子早晚要生,早生也挺好。


    师兄一直想给易家医学找个真正的继承人。


    于兰英也说道:“是啊,我生你们大舅的时候,我才十七,你们姥爷才十六。”


    赵丽丽大大咧咧走到小亭里,拉个小马扎坐下来。


    马扎比较矮,她宽松的裙子便滑到了腰部。


    易遥说道:“多大姑娘了,坐没有坐相,也不注意点。”


    赵丽丽嘻嘻笑道:“奶奶,这里除了易飞又没有别的男人,他都是要和我生孩子的人了,我还怕他看啊。”


    毛毛搬个凳子坐到赵丽丽身边,低声笑起来。


    嫂子可是真敢说啊。


    易飞从工具房拿出工具开始修剪院子里花花草草。


    他来的时间少了,院子里的花就长得有些乱了。


    毛毛对这个不善长,就是拿剪刀乱剪一气。


    赵丽丽问道:“姥姥,你刚才说你结婚的时候,姥爷才十五岁啊,还没有易飞现在大?”


    “是啊。”


    于兰英说道:“结婚那年我十六,你姥爷十五,这都不算啥,遥儿,你还记得我家斜对面的老孙家不,他儿子结婚的时候才十岁,倒是新娘二十一岁。”


    易遥笑道:“你说的是孙大奎吧,我那时候十二三岁吧,咋不记得,夏天大家都在街口乘凉,他睡着了,都是他媳妇把他背回家。”


    赵丽丽问道:“那孙大奎和他媳妇还活着吗?”


    易遥说道:“早死了,前些年运动的时候,两人都上吊了,儿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


    于兰英又听些关于孙大奎和他媳妇的趣事。


    逗得赵丽丽哈哈大笑。


    十岁的老公,二十一岁的媳妇,不闹笑话才怪。


    毛毛有点不好意思,就跑去帮易飞的忙了。


    赵丽丽说道:“姥姥,姥爷十六岁的时候,有易飞健壮吗?” “那没有。”


    于兰英说道:“你姥爷十六岁的时候比易飞得矮半个头,豆芽菜一样,都不到一百斤。”


    她停顿了下,小声说:“丽丽,易飞虽然很强壮,但他还小,得控制点,过两年就好了。”


    赵丽丽顿时脸颊通红。


    她慌忙解释道:“姥姥,我们没有,真的没有。”


    于兰英和易遥相视一笑。


    严小妙都看到了,还没说有。


    赵丽丽有口难辩,也就不说了。


    她拿出一双鞋垫,“奶奶,你这是给易飞做的?”


    易遥说道:“是啊。”


    赵丽丽说道:“他现在穿26号半的鞋,这鞋垫是不小了?”


    明显比易飞的鞋短了一大截。


    易遥说道:“他不是穿25号的鞋吗?”


    赵丽丽说道:“奶奶,易飞去年这时候穿25号的鞋,他去年这时候和我差不多高,现在都比我高半个脑袋了,还能只长个不长脚啊。”


    于兰英说道:“这孩子肯长个,和他爸爸一样。”


    易飞的爸爸比章崇宗好多了,可惜造化弄人。


    他和女儿没有缘分。


    女儿这几年看着风光无限,其实内心的苦只有她知道。


    还好,小辉和橙子都比较听话。


    也不像章家人那么龌龊。


    易遥说道:“她妈妈个头也不低啊,比丽丽还高不少呢。”


    苗惠昕接近一米七高,也喜欢穿高跟鞋,明显比丽丽要高一些。


    赵丽丽噘起嘴,“奶奶,打人还不打脸呢。”


    她一直对他的身高不太满意,不说追上芳芳,哪怕到一米七零呢。


    可惜她只长一米六五。


    其实在临东,一米六五的女子已经够高了。


    家中的女孩子除了于苗苗和谢楠。


    都不比赵丽丽高。


    易遥说道:“你是小骨架,脸蛋又是小瓜子脸,太高了反而不好看了,你现在这个就正好,你姥姥就是临东有名的大美女,不信你问她。”


    “丽丽可比年轻时候的漂亮多了。”


    于兰英说道:“不是个头高了就一定好看,啥都要合适才好。”


    赵丽丽这才高兴起来。


    于兰英问道:“易飞的爸爸走了?”


    他们两个这时候跑到福利院,想来他爸爸已经走了。


    赵丽丽点点头,“走了,不过晨晨留下来了,她以后要在临东上学。”


    易遥叹了口气,“那孩子也是可怜,这么小就没有妈妈了。”


    赵丽丽说道:“是啊,晨晨非常懂事,而且学习超级好,比我上高中时还厉害。”


    “那是厉害。” 易遥说道:“我就从没有见过比你还会学习的。”


    三人聊了会。


    毛毛说道:“我回去做饭,一会奶奶、姥姥、嫂子和哥哥都去诊所吃饭吧。”


    哥哥都很长时间没在诊所吃饭了。


    赵丽丽说道:“好啊,反正回家也是你哥做饭。”


    毛毛到水管旁洗洗手回诊所了。


    易飞大声说道:“奶奶,这些花浇的水都有点多了,再浇就烂根了。”


    不应该啊。


    奶奶对养这些花很有经验的,自己还是跟她学的呢。


    这种低有错误不会犯。


    可这水平明显浇多了。


    夏天的时候,临东的雨水还比较充足,种在院子里的花很多不用浇水,偶尔浇一次就行。


    余老师院子里的花去年一个暑假都没浇水,也没有死。


    易遥笑道:“我和你姥姥总是浇两遍水,可不浇多了。”


    她们两个,总是谁想起来谁去浇。


    易飞说道:“这花长在院子里,夏天雨水都差不多够了,不用天天浇,偶尔浇一次就成了。”


    易遥淡淡地说:“没事,死了明年再种呗。”


    易飞愣了下,奶奶对这些花爱惜得很,怎么却这么说。


    看来姥姥住在这,奶奶心情也好了许多。


    易飞把工具收起来。


    跑到小亭子里,坐在赵丽丽旁边看两位老人在鞋垫上绣花。


    看了会。


    易飞说道:“奶奶,我在别院的东北角,小云湖的东岸,建个新式的三进四合院供奶奶、姥姥住怎么样?如果按东园的这个模式建就有点太单调了。”


    新福利院已经动工了。


    可给奶奶、姥姥住的地方还没有建。


    本来想按东园的模式建。


    可东园就是一个小院子加五间平房,放在福利院还行。


    单独建两排古式平房是不是显得太单调了。


    易遥说道:“你想建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将来还不是你的,我和你姥姥还有多少活头。”


    她也看开了,几十年了,没几要再建个东园。


    于苗英说道:“是啊,我都七十多点了,没想到还能回到临东,也算叶落归根了,这辈子也就没啥遗憾了,都这么大岁数了,有间屋住就行,你喜欢什么样就建什么样。”


    她回来这几个月。


    发现还是家里好啊。


    每天有易遥陪着,看下孩子,在院子里逛逛,出门和邻居们聊聊,比在新国强多了。


    儿子、女儿以后也总要回来。


    她是不准备再回新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