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4章 落叶归根

作品:《从1987开始

    关云涛说道:“易飞,你对临东农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是要写入历史史册的,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困惑就失去信心,农业这块,你还得大力投资。”


    黄瓜在大棚里能亩产两万多斤。


    如果不是有不少大棚已经证明,打死他们都不信。


    丽飞蔬菜基地的大棚他了几部分,二十个大棚用来育苗,二十大棚种上了西瓜、甜瓜等水果,居然还种上了草莓,还有四十个大棚种上了羊肚菌,其中有五个是采用立体种植,剩下才是种植的各种蔬菜。


    羊肚菌新鲜的居然卖到一百多一斤。


    照样有人买。


    物以稀为贵嘛。


    关云涛记得易飞说过,目前羊肚菌的亩产量也就四五百斤,他的目标是经过改良菌种、种植方法达到亩产上千斤。


    那四十个羊肚菌大棚由公司研发中心的技术员细心照顾。


    按易飞的说法,菌种和种植方法还在完善中。


    方凡在余家岭也种值了两个大棚的羊肚菌。


    关云涛算是了解了什么是科学种植。


    他可不能打退堂鼓。


    张中瑞说道:“农业这块也挺赚钱的吧。”


    易飞突然改口叫他叔叔。


    他心中还是挺高兴的,至少说明易飞把他当自己人了。


    易飞对关府长非常尊重。


    可能自己那句还能找一个比关府长做的更好的人吗起了作用。


    关云涛确实在临东做的不错。


    就丽飞公司的事情吧。


    总体上他做得还是很大胆的,方向也是正确的。


    换个人真的不行。


    除非换成于朝阳那种脑子一热,啥也不管不顾的人。


    易飞说农业不赚钱。


    他那六百亩蔬菜大棚,又是种菜,又是种蘑菇,一年的总收入几千万,这还叫不赚钱?


    当然。


    丽飞公司能运输,能加工。


    这是农业尤其是蔬菜类能赚钱的保证。


    种得再好,运不出去。


    都烂在地里也是白搭。


    那些反对丽飞公司的农户,产量低不说了,哪怕黄瓜亩产量三四千斤,这种反季节种法也比种普通庄稼收得高得多。


    种庄稼一年的亩收入都不到三百块。


    丽飞公司没有做绝,虽然把他们赶出了批发中心。


    最后还是把他们种的菜收了。


    否则那真是烂在地里了。


    就算他们拉到县城去买,多了也卖不上价格。


    他种的那种羊肚菌,一斤居然卖一百二十元。


    那玩意被易飞放在精致的盒里专门用冷藏车送至帝都和海城。


    甚至空运至港城。


    就算亩产只有四五百斤,


    一年种两茬,一个大棚都收入十万万,夏天他还要种几茬草菇。


    他居然说搞农业不赚钱。


    易飞说道:“张叔叔,你只看到我赚了点钱,却没有看到农业这块的付出,相对我别的公司,真的不赚钱,无论我怎么努力,想让丽飞生物技术公司达到百亿产值,都不太好办,但我可以保证,飞来电子在五年内,产值至少达到三百亿以上。”


    他这个真不是吹牛。


    五年后到了93年,大容量数字交换机都有数百亿的市场。


    正常情况下,那时候刚有国产大容量交换机,质量一言难尽。


    几家联合起来的国企,内部矛盾重重,根本竞争不过飞来电子。


    后来著名的两个通讯设备公司还在用小容量农村包围城市呢,他半年后就准备用些策略。


    寻呼机也到快束增长的时候。


    锂离子电池也开始进军电脑产业。


    还有VCD等等。


    产值如果达不到三百亿,那就是失败。


    而且五年,飞来电子肯定有别的产品出现。


    至于搞什么,现在还没有想好。


    杨安贵还想搞出来电脑CPU呢。


    这个也不是不可以。


    砸钱总能砸出来,至少能在小型机上应用吧,但还得弄出个操作系统,这个也可以,


    问题来了。


    哪怕这些都搞出来,还有一个生态的问题。


    关云涛看看易飞没有说话。


    他都习惯了。


    易飞总是突然冒出一些让人不可相信的话。


    不过,似乎他们说的都实现了。


    5年,至少三百个亿的产值,天方夜谈吧?说不定他就能实现。


    张中瑞也看向易飞,“多少?”


    他是不是听错了,三亿差不多吧。


    三亿也了不起啊。


    易飞认真的说:“五年达到每年三百亿的产值。”


    张中瑞还是不信,“就飞来电子公司?而不是丽飞集团,青江集团、三方集团等几个集团公司的总产值?”


    就飞来电子怎么可能。


    这几个集团加起来能达到三百亿那也是了不得的。


    现在整个临东市的工农业总产值都远远不到三百亿啊。


    这玩笑开大了。


    可易飞说得一本正经的,看样子也不像开玩笑啊。


    “张叔叔太小看我了,如果几个集团公司五年后总产值加在一块才三百亿的产值那还叫什么集团公司。”


    易飞说道:“所以我说搞农业根本不赚钱,就是赚个辛苦钱。”


    张中瑞说道:“就现在飞来电研发的几个项目?”


    难怪陈老对这易飞的几个项目这么重视。


    这么赚钱吗?


    易飞说道:“也不全是,今年搞的几个项目,有两三个是基础,除非我卖专利,否则不赚钱的,但没这玩意不行,以后会被卡脖子,现在剩两个项目还没有结束,过了年将上新项目。”


    不是他显摆。


    不高兴的事说完了。


    总得说些让他们高兴的的事。


    不然这酒还怎么喝。


    关云涛有些不淡定了,“易飞,飞来电子的生产你准备建在哪个地方。”


    易飞离开临东不可能。


    飞来电子公司的总部应该也在临东。


    但生产也很重要啊。


    年产值三百亿,那工厂得多大,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


    这个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跑到外地建厂。


    有哪年外企敢说五年达到三百亿产值。


    章氏化工提出的目标也不过十年过百亿,甚至两百亿,于朝阳都不太相信。


    “这个嘛。”


    易飞说道:“我原则上想把工厂建在深市,因为我妈妈在深市有个电路板工厂,很先进的,还有个电子产品代加工厂,很多电子产品可以直接生产。就说我马上投产的寻呼机,芯片由宝岛加工,电路板飞讯电子公司一厂就可以生产,整机飞讯电子二厂可以组装。”


    其实飞讯电子公司的产能肯定是跟不上飞来电子公司的发展的。


    需要大规模的扩产。


    而一个工厂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无限制扩大规模。


    易飞对飞讯电子公司的目标是发展成大型的电子代加工厂。


    而不是飞来电子的专门加工厂。


    他肯定还要建厂的。


    而且有些大型的通讯设备,并不适合飞讯电子公司生产。


    关府长肯定希望把厂建在临东,那就有得谈。


    关云涛说道:“你就不能把飞讯电子公司搬到临东吗?易飞,深市再好,不是你的家乡,谁不想自己的家乡发展更好呢,你妈妈也可以选择把章氏建在深市,但她还不是最后选择在了临东和西阳,落叶归根啊。”


    他也知道说得有些强词夺理。


    临东是易飞的家乡。


    可是他家乡的人正把打倒他这个黑心资本家的标语贴得到处都是。


    易飞说道:“关叔叔,飞讯电子将来也许会在临东建厂,但现在不行,飞讯电子现在是对外做代工的,就目前的情势,在临哪里去找活,我搬飞讯电子公司,还不如在临东建新厂,两位叔叔,工作的事情以后慢慢谈,我们下去吃饭吧。”


    这一番谈话,就用去了半个多小时。


    楼下的人等急了吧。


    三人从楼上下来。


    众人在餐厅边闲聊边等着他们。


    赵强直退休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板着脸。


    大家和他也算是比较熟了。


    居然也聊得挺好。


    赵丽丽、赵妈妈、余春芳和李四妮在小餐厅吃饭,没有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