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老人与家

作品:《如获至宝

    微风细雨斜,绿坳炊烟绕。


    云雾袅袅,远山重重,好似一个个刚出炉的青色馒头。


    一辆城际大巴车,疾驰而过,行驶在道路之上。


    陈金坐在窗边,戴着蓝牙耳机,有些出神地望着窗外的景致。


    在他身旁,坐了个中年妇女。


    女人四十岁不到,略施粉黛,却也掩饰不住粗糙的皮肤和臃肿的眼袋。


    怀里抱着两三岁大的可爱小女孩,好像瓷娃娃似的,已然酣睡。


    罗玲轻手轻脚,唯恐惊醒了熟睡中的幼女。


    扭头看了看陈金,几次想要说话,打破母子间的沉默。


    却又忌惮什么,欲言又止。


    就这样,有些尴尬的氛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继光水库到了。”


    陈金突然开口,低声说道。


    “继光水库?”


    罗玲愣了一下。


    下意识的,望向窗外。


    恰巧看见一杆路标,立在道旁,上面赫然写着“继光水库”四个字。


    不等罗玲反应过来,听得陈金续道:“我记得小时候,你和爸经常对我说,过了继光水库,就是家公屋。”


    “对。”


    罗玲赶忙接话,“过了继光水库,就快到家公屋了。”


    “嗯。”


    陈金点点头。


    随即,不再言语。


    而是继续观望车窗外的风景。


    自从三年前,离开老家,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很少回来。


    进入省队以后,每天训练,日复一日,除了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间就更少了。


    陈金记得,上次见到家公,还是春节的时候。


    至今已经半年有余了。


    虽说现如今通讯发达便利,几乎每天都能视频聊天。


    看似距离近了,可比起小时候,又觉得远了许多。


    随着路旁的风景越来越熟悉。


    陈金的内心,竟然莫名有些紧张了起来。


    “快到了。”


    罗玲直起身子,朝着前方,提高了些许嗓门,“师傅,五通庙刹一脚。”


    说着。


    轻轻唤醒女儿,便欲收拾东西,准备下车。


    陈金也正要起身,目光一瞥,但见车窗外,前面不远的道路旁边,伫立着一道略显佝偻的身影,好像一座石碑,打量着从面前路过的每一辆车。


    远远望见大巴车时,更是踮起脚,探出半个身子,想要看个清楚。


    “家公!”


    陈金大喜,忍不住叫出声来,“师傅,就在这儿刹一脚。”


    大巴车缓缓停下。


    陈金提着东西,罗玲抱着女儿,小心翼翼,走下车子。


    风夹着雨丝,寒意逼人。


    可陈金哪里顾得上许多,径直朝着老人飞扑而去:“家公!”


    “小金砸。”


    老人早已笑得合不拢嘴了。


    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无不充斥着喜悦和宠溺,“你娃长高了,也长瘦了,是不是没吃肉?”


    “瘦是瘦,有肌肉。”


    陈金咧嘴笑道。


    目光一转。


    见老人满头的雨丝,好像染了一层淡淡的秋霜。


    “家公,你咋不打把伞呢?”


    陈金有些心疼。


    “没事。”


    老人胡乱抹了几下头发,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毛毛雨打不湿衣裳。”


    “那你这衣裳是啷个湿的喃?”


    陈金语气中带着些许埋怨。


    微风细雨,难湿衣衫,却也架不住长时间站在风雨里。


    “哎呀,没得事。”


    老人笑道,“你家公我身体好得很,昨天还挑了十几尿桶,上山浇水。”


    “……”


    陈金刚要数落。


    这时候,罗玲抱着吴曦,走了过来:“爸。”


    “诶。”


    老人应了一声,走上前去,从兜里掏出棒棒糖,笑着逗了逗吴曦,“曦曦,还认得我是哪个不?”


    或许是刚刚睡醒,脑子还有点不太清醒,吴曦呆呆地望着老人,直往罗玲怀里钻。


    “家公,快叫家公。”


    罗玲柔声道。


    然而。


    女儿却使出了小性子,罗玲一时也无可奈何。


    “娃儿小,正常。”


    老人回头对陈金道,“小金砸,你爸喃?”


    “他有事。”


    陈金赶忙摸出几张百元大钞,塞在了老人手里,“我爸让我带给家公你的。”


    老人皱了皱眉:“这么多年了,他的事情多得很。”


    也不拒绝,将钱揣进兜里。


    说话间。


    雨越下越大。


    几人快步朝家走去。


    老人的家,是一


    座老旧的平房,再加上几间土墙老屋。


    厨房、堂屋、储粮、猪圈……应有尽有。


    门前院坝,砖砌围墙。


    屋后菜园,果树葱姜。


    宽敞的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脚栽种几盆栀子花、黄果兰。


    鸡鸣鸭啼,猪嚎鹅叫。


    一行人刚走近院门,便听见几声狂躁的犬吠。


    “卷狗子!”


    隔着院门,陈金大喊一声。


    霎时。


    犬吠声止。


    一条浅黄色田园犬,摇头晃臀,屁颠屁颠地冲了过来。


    甫一打开院门。


    便围绕着陈金,一顿活蹦乱跳。


    进屋后,见众人满头雨丝,老人赶忙找来几条崭新毛巾。


    又提来水壶,打了盆水。


    “快来洗把热水脸。”


    老人一刻也没闲着,从屋里拿出瓜子、水果,招呼不停。


    “家公。”


    陈金苦笑,“你这是把你亲外孙当客人了吗?”


    “你娃现在难得回来。”


    老人道。


    在堂屋里坐了一会儿,陈金起身,走向自己曾经的房间。


    推门而入。


    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墙壁上,贴满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三好学生”奖状。


    以及海贼王、死神、名侦探柯南等几张海报。


    书桌、床铺、玩具枪……三年了,房间里的各种摆设,几乎不曾变过。


    将背包放在书桌上,陈金顺手拿起一把ak玩具枪,把玩了起来。


    突然。


    身后传来脚步声。


    “你的东西,都在这里。”


    老人微微一笑,“家公我从来没把它们当成废品。”


    此时,罗玲去了厨房,张罗饭菜。


    而吴曦则在院子里,跟大黄狗厮混在了一起。


    爷孙两人,这才得空独处。


    “家公。”


    陈金脱口而出,“我好想你。”


    “我要抱一下。”


    说着,张开双臂。


    一如儿时撒娇。


    “你现在长这么高了,家公哪里还抱得动。”


    嘴上这样说着,可老人还是努力地想要将陈金抱起来。


    尝试几次,终究还是放弃。


    “你娃长大了,家公也老了。”


    老人笑着叹了口气。


    “家公,你现在才五十六,还没满六十,年轻得很。”


    陈金笑道。


    老人年纪不算太大,可整天上山下地,风吹日晒,跟六七十岁似的。


    “不年轻,老了。”


    老人摇摇头。


    “家公,你一个人在屋头,以后不要做那么多的活路了……”


    陈金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老人打断:“不做活路做啥喃?我今年又打了一千多斤的谷子,还卖了五六百斤油菜籽。”


    “上个月刚杀了两条猪,我还留了一根,过年再杀,到时候我给你薰半边腊肉香肠。”


    “我这猪一点饲料都没喂,肉好吃得很。”


    言语神情,不无得色。


    “算了,我能吃好多?你自己留到慢慢吃。”


    陈金笑了笑,“吃不完的话,干脆拿去卖钱。”


    “你娃等哈。”


    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神秘兮兮,回了自己的房间。


    不久后。


    再次出现在陈金面前。


    但见老人手里,多了一张存折,递给陈金,压低声音道:“你娃看哈,家公给你存了好多钱。”


    “给我存?”


    陈金愣了一下。


    打开存折,老人指了指余额:“这三万块钱,是家公卖猪卖鸡卖鸭卖粮食,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你妈都不晓得。”


    “你攒起来做啥?”


    陈金道,“你自己用啊。”


    “你个哈娃儿。”


    老人瞪他一眼,“家公给你攒到以后在城里买房子。”


    “……”


    陈金苦笑,“在城里买房子?这点钱也不够啊。”


    “我晓得不够。”


    老人拍了拍胸脯,“家公我今年五十六,就算活到七十岁,再干十年,再给你攒几万块钱,绝对没得问题。”


    “七十岁?不够!”


    陈金道,“至少八十……不,至少九十!”


    “九十?”


    老人眉头一皱,“不晓得到时候我还做得动活路不?”


    “家公,你放心。”


    陈金笑道,信誓旦旦,“等你六十岁,就不用下地做活路了,我给你养老。”


    “房子的事情,你也不用操心,我自己能搞定。”


    “你的钱,存到那里,以后给你曾孙当压岁


    钱。”


    甫一听到“曾孙”二字。


    老人两眼放光,好像整个人一下子就年轻了二十岁:“好,给我孙儿和曾孙存到。”


    “对了,你娃这次回来要耍几天才走塞?”


    陈金摇头:“不行,还有事情,明天一早就走。”


    “啊?”


    老人再次皱眉,“这么赶?”


    正当爷孙两人聊得正开心。


    突然。


    院门外,传来喊声:“老罗,在屋头没得?”


    出门一看。


    村镇领导不知从哪里得到陈金回家的消息,居然亲自上门拜访。


    陈金参加乒乓球比赛,拿到世界冠军,虽然时日不久,却早已传回了老家。


    毕竟,穷乡僻壤,出一个名人不容易。


    少不得上门慰问。


    消息不胫而走,左邻右舍,全都跑来围观瞧热闹。


    陈金疲于应付。


    “世界冠军?啥是世界冠军?”


    “你这都不晓得?我之前在手机上刷斗音,经常看到金娃子。”


    “啧啧啧,金娃子有出息了。”


    “金娃子是打乒乓球的噶,不晓得他教不教徒弟?我让我家娃儿跟他去学。”


    ……


    直到晌午,人群方才散去。


    对于陈金的事情,老人并不是十分清楚。


    不过,如今村镇领导,亲自登门,对陈金客客气气的。


    搁在以前,老罗家哪有这样神气过?


    老人眉飞色舞,连腰杆子也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下午时。


    又有一些亲戚听闻了陈金的事迹,纷纷大老远跑来。


    家里跟过年似的。


    面对这帮一向少见的亲戚,陈金始终保持着微笑。


    原本这趟回来,是想看望家公。


    没想到,却周旋于亲戚。


    陈金颇觉无奈。


    不过,看着老人乐呵呵的模样,陈金也就觉得无所谓了。


    到了晚上。


    跟小时候一样,陈金和老人同榻而眠,一直聊到凌晨,这才沉沉睡去。


    次日。


    一大早。


    天还没亮。


    老人便已起床,开始各种忙碌。


    煮饭、喂猪……


    吃过早饭,老人将早就打包好的花生、橘子、菜油、大米……一式两份,恨不得将自己的粮仓掏空,全都搬上了一辆三蹦子。


    临行前。


    老人悄悄咪咪,将陈金独自一人,拉到了自己房间。


    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红包。


    强硬地塞给陈金。


    “家公,我不用……”


    陈金正要拒绝。


    可老人拉着他的手,便不松开,目光坚定:“小金砸,你听家公说,这是家公提前给你的压岁钱,你得拿着。”


    昨晚聊天,陈金便提及到,过年期间,或有比赛,可能无法回家。


    不料,老人竟以此为借口,给他塞压岁钱。


    让陈金一时无法拒绝。


    “你放心,给你买房子的钱,家公我一分都没动。”


    老人低声道,“这些钱,都是你爸和你妈平时给我的生活费,我一直存着,以后还要还给他们。”


    “小金砸,家公知道,这些年你心里苦,你爸妈的事……”


    说到这。


    老人有些哽咽,长叹了口气。


    “家公。”


    陈金吸了吸鼻子,“有你在,我一点都不苦。”


    从小到大,老人一直把他当作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


    不但从没让陈金干过任何重活。


    甚至,在陈金小时候,老人一边背着陈金,一边挑着尿桶,上山种地。


    在老人的呵护下,陈金确实一点苦头也没吃过。


    “小金砸。”


    顿了顿,老人这才继续道,“你爸喜欢吃花生,我给他准备了两口袋,你回去带给他。”


    “你帮家公告诉你爸,这人啊,说不定哪天就……”


    “埋在了坟里,任凭你磕头磕得再响,坟里的人也听不见。”


    陈金沉默了一下,点头道:“我明白,我会跟我爸说的。”


    “还有,娃。”


    老人紧紧握着陈金的手,抬起头来,望着陈金的脸庞,仔细打量,缓缓说道,“你好好打比赛,保重好身体,为国争光。”


    “不用挂念家公,家公一个人在家里,早就习惯了。”


    “偶尔通过监控,跟家公说说话,聊聊天,家公就很知足了。”


    房间里。


    光线有些昏暗。


    但老人的眼睛却透着莹莹光亮。


    陈金心中激荡,强忍情绪,点头道:“家公,我知道。”


    “好了。”


    老人故作轻松


    ,一脸慈祥,“时间不早了,我送你们去镇上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