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吴庸逆天发言,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吴庸的话像是一颗颗重磅炸弹扔在了整个操场上。


    一阵哗然。


    那周明哲阴沉着脸坐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反驳的余地。


    吴庸的推断和这位留下评语的脂砚斋。


    每一个处地方。


    都直接证明了,没有人重视的‘脂砚斋’,是证实后续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先生写的,重要证据。


    在学术界中。


    所有一切的证实,都需要依靠大量的证据和文献。


    才能推断出来。


    让人无法反驳,才能成为最后的结果。


    一个文学界的人站了起来,不服气道:“如果真如你所说,这位脂砚斋在文献中,没任何记载,没有任何证明他是谁。”


    “是否参与了创作。”


    “他的话又怎么能用来证实,就是真的?”


    又杠上了是吧?


    吴庸道:“刚才我已经提到过,不想再重复一遍,能在原稿上留下评语,就足以证明脂砚斋跟曹雪芹先生的关系匪浅!”


    “这属于来历不明?”


    “不,这仅仅只是属于我们不知道脂砚斋此人的具体身份,仅此而已。”


    那人硬着头皮说:“这还不是属于不能证明?没有身份的人,如何能作为证据?”


    吴庸冷笑道:“哦?按照你这么说。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


    “一天,你妈没了,你带着以前继承遗产的公证证件去银行办理继承你妈遗产的业务。业务员担心你是冒充,拒绝了你继承遗产,让你出示母子关系的证明。”


    “第一,要求街道处公证。”


    “可却是巧了,这条街道拆除了,街道办也换成了年轻人,不认识你,更不认识你妈。想要办理公证,需要你和你妈同时在场,否则无法出示公证。”


    “第二,人物证明。”


    “更巧了,以前的街道的老人,去世的去世,搬走的搬走,也联系不上,无法证明。”


    “第三,户口本。”


    “更更巧了,你结婚后,户口迁离出去,不在同一个户口上。”


    “第四,dna。”


    “刚才就说过,你妈没了。”


    吴庸冷笑道:“综合以上条件,请问你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


    那人眼一瞪,顿时一口老血差点没没喷了出来。


    证明你妈是你妈?


    这你吗怎么证明啊?


    现场中。


    所有人瞠目结舌,每个人听着吴庸的话,前排中那群文学界的人脸都绿了。


    而后面的人。


    瞠目结舌一阵后,反应过来,顿时笑疯了。


    “我靠!”


    “这你吗是人能问出来的问题?”


    “我靠靠靠啊。”


    “吴老师这个反问绝了!”


    “哈哈哈哈哈,你妈是你妈,哈哈哈哈哈……”


    “绝了。”


    “太牛了,卧槽啊。”


    “乐死我了。”


    “这你吗,这句反问,直接封神啊我靠。”


    “对啊,证明啊,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啊。”


    “哈哈哈哈哈……”


    “这玩意儿比之先前吴老师反问彭同学,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更绝啊。”


    “这脑子转的太快了。”


    “封神!又是一个封神的场面啊。”


    ……


    老薛这边,这家伙直接嘴抽抽,说了声我草之后,扬起了大拇指。


    ……


    中间段。


    带着鸭舌帽,墨镜和口罩的蒋念巧,瞪大了眼睛。


    旁边赵芳兰哭笑不得,“这家伙……”


    ……


    郭麒麟好奇的问了嘴,“师傅,如果是您,您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


    余谦脸一绿,直接给了郭麒麟一脑瓜崩,“能证明吗?”


    郭麒麟捂着脑袋,很笃定的说:“能!”


    ……


    唐启彬这位院系主任,都开始抓狂了,“这,这……这小吴老师,真是胡闹啊。”


    但讲实话,是真的爽啊。


    司徒老,杜教授,还有清大的老师教授们,一个个都傻眼了。


    这问题……


    居然能问出来?


    宋清照笑容依旧,只是这次却是摇着头笑。


    ……


    媒体们都呆住了。


    脑海满是疑问,“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


    老子证明个锤子啊。


    这是碳基生物能问出来的问题?


    但说回来,貌似问的没有问题啊,你不是问吴庸怎么证明脂砚斋这个人?


    行啊,我就反问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


    把她掏出来啊?


    ……


    现场中。


    许多媒体都在开着直播。


    这次由于公开课太多人,引发的舆论太大,又不是在封闭的空间内。


    所以,京大没有硬性要求关闭设备。


    还有凑热闹的自媒体。


    各大直播间内。


    都惊呆了。


    “我凎!”


    “问的漂亮!”


    “又是一个世纪难题。”


    “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太绝了。”


    “吴老师这嘴巴,这脑子,我真服气了。”


    “来啊,你不是要求我证明?那你先来证明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哈哈哈哈。”


    “我服气了。”


    “碉堡了啊。”


    “看着那个脸都绿了胡搅蛮缠的老东西,真爽啊。”


    “爽,爽爆了。”


    “为难人?行啊,看谁为难谁。”


    “啧啧,就这还想跟吴老师玩啊?十个你,都比不上吴老师。”


    “真绝了。”


    ……


    舞台上。


    吴庸看着他,又问了一句,“请问,在所有条件都不允许的情况下,你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继承财产?”


    那男子差点气疯了,整张脸涨得通红,“你,你胡搅蛮缠……”


    “我胡搅蛮缠?”吴庸乐了,“那按照你这么说的话,根据现如今的记载,各个学界中,研究红学的人多如牛毛,为何依旧没有人能证明曹雪芹先生究竟是曹颙,还是曹頫的儿子?”


    “那么我说,能不能说,曹雪芹先生也是来历不明?”


    “红楼这本书也不是他写的?”


    懵了。


    那人直接懵逼了。


    我靠!


    你这么说谁他吗说的过你啊?


    那人文学界的人,呼吸急促,最后一言不发的坐了下来。


    我他吗再问你!我就是狗!


    现场三万人。


    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吴庸的言辞给惊呆了。


    似乎……


    貌似……


    说的也有点道理啊。


    吴庸看向前方,说:“所以,刚才这位文学界的前辈,以此来否定脂砚斋的评语,不能作为证据的言辞,不合理!”


    现场突然有些寂静。


    因为这时候大家发现吴庸说的东西,无法反驳。


    他抛出的东西太重磅了。


    越发的颠覆了红楼这本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认知。


    关键段时间内,还无法用证据来证明吴庸说的是错误!


    吴庸又扔出了重磅消息,“或许大家依旧存在‘脂砚斋’这位‘古人’究竟是现代人,还是古人的疑惑。好,那么大家可以再看看这份资料。”


    大银幕上。


    吴庸将收集到的资料又通过投影仪传播到了上面。


    赫然间。


    大家愈发惊愕和震惊。


    吴庸说:“大家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这一行字体,同样是一段评语,跟先前刻印在红楼的字体有什么不同?”


    “我去……”


    “这,这竟然一样?”


    “不是吧?”


    “我靠,这跟脂砚斋的字体,几乎一模一样?”


    “这……”


    众人都惊呆了。


    前排中。


    唐启彬,杜教授等人也大惊失色,两段评语,文字不一样,但笔迹一样。


    在场大部分都是历史中文系的人。


    很清晰的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笔锋。


    也就是下笔文风。


    或许写字不一样,但笔迹比如横平竖直勾等等,这些都有自己习惯方式。


    这本古籍留下的评语,跟前面红楼中留下的评语,笔迹一样!


    能清晰和明显的直观感受出来。


    这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吴庸看着大家震惊的目光,微微一笑,在蓝星中红楼的资料没有丢失,众多人研究数十年,早已经把红楼这本书研究非常透彻。


    再者吴庸又是明星出身,主持过节目,经历过的场面比之现场的人,多太多了。


    语言能力比之现场的人,也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以他的口才,一般人真说不过他。


    “这段文字的记载是出自一本‘余情录’的古文上。根据文献记载,是出自乾隆时期一个才子之手,同时也是跟曹雪芹先生一个时期的人物。”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脂砚斋这位古人,也必然认识这位才子,同时曹雪芹,脂砚斋,以及这位‘佚名’的才子,是有着共同关系。”


    “他们认识!”


    吴庸沉声说:“目前为止,我所给出的文献资料中,无一不在表明了,脂砚斋是真实存在。”


    “同时他给出的评语,也无一不在证实了,红楼的后续四十回的原本,已经在那个时期中丢失。结合先前给出的文献资料,有非常大的几率,便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


    现场依旧沉默。


    红学爱好者,数十年的研究者,内心一直秉持的观念,开始逐渐崩塌。


    “不可能!”


    “我不信,我不信!”


    “对,绝对不是高鹗续写的!”


    “我不认同,证据链还是不够。”


    “这,这真的太扯淡了。”


    “绝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无数的嘈杂声让现场,变得如同菜市场般,喧嚣起来。


    不相信这是正常。


    谁根深蒂固跟随了好几十年观念,一下子被击破了,谁都是一样。


    吴庸笑笑,不紧不慢将资料继续放了出来,“在高鹗的一百二十回通行版,第二十八回中,大家可以看看这段话。”


    大屏幕上。


    红楼通行版一段原着中的话,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


    贾宝玉和王夫人的对话:太太给我三百十六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副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吴庸说:“其中的‘三百六十两不足’在蒙府、戚序本作‘还不够’甲辰本作‘也不足’这几句,在原稿中并不存在,也就是说,这属于是批语手抄误抄入了正文。”


    “第七十四回,也有一句‘谁知竟在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子来,共三四十个。为察奸情,反得贼赃。’”


    “第五十八回中,‘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凌,地名孝慈县。’”


    “在本回目中,还有一段,‘宁府贾珍夫妻二人,少不得是去要的……’”


    “在二十回目,史湘云出场的第一句话说的是,‘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


    吴庸的声音在偌大的操场上传荡,“倘若在第十三回中,史湘云来过,他会这么说?”


    “一本书中,细节决定了成败。”


    “以上的评语,全部都是来自于脂砚斋,”吴庸将资料继续贴上,“大家能清晰的看到,目前给出的版本,比之高鹗的版本还要早。”


    “由此,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出,前面八十回,属实是曹雪芹先生所写。”


    “而后四十回,便是高鹗续写。”


    现场无数人瞠目结舌。


    他们看着这些评语,再结合自己所看到的通行版内容。


    才恍然间发觉。


    有很多评语和内容,竟然是乱窜的。


    而这些评语全都是出自一个人——脂砚斋。


    最让人呼吸急促的是。


    第七十四回中的评语,竟然也出现在了后续第九十六回中。


    而这段评语。


    跟后续内容没有任何相关。


    却跟前面八十回的内容相关。


    吴庸大声道:“为什么红楼会逻辑不同?为什么会出出现如此硬核的逻辑硬伤?看,这就是证据。”


    “就是因为高鹗后续续写的四十回中,其中参考了诸多这位脂砚斋的评语。”


    “才导致了大家的思维,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从而混乱。”


    “所以,结合所有文献资料,我再一次断定,红楼的后续四十回,就是高鹗所续写!”


    这次吴庸的语气用的是‘断定’而不是‘推断’非常坚定。


    现场中。


    无数人此时脑海中一团浆糊彻底懵了。


    “这……”


    “我去……”


    “啊啊啊,我脑子混乱了。”


    “这尼玛……”


    太颠覆所有人的存在了。


    前排中。


    杜教授默然道:“司徒老,唐主任……您两位觉得呢?”


    唐启彬没有回应,只是沉默着,正在消化内容。


    司徒老笑笑,“有点意思,真的有点意思啊。”


    宋校长也笑笑,“提出的东西非常新颖,若是坐实了,对红学的研究,想来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层。”


    喜欢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请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