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王树那么牛鼻,怎么不去造手机呢?

作品:《华娱从2004开始

    结束了在中国的首映发布会,王树、安妮·海瑟薇、马修·麦康纳等人立马从魔都乘坐飞机前往美国。


    美国与中国存在时差,为13——16小时。


    也就是说,中国10月28号,美国可能是在10月27号。


    《星际穿越》是于10月28日全球多地区同步上映,因由时区的原因,中国地区要早于美国院线上映。


    王树等人返回美国,主要是为了赶上《星际穿越》在美国地区的首映礼活动。


    行程上早已安排恰当,只要中途不出现变故,能够两头都兼顾。


    只不过,需要在飞机上休息养精蓄锐。


    不趁机在飞机上休息,下飞机后可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随着王树等人飞往美国,越是临近《星际穿越》在影院与所有人见面的时间,网络上关于《星际穿越》的议论就越是热闹。


    比如在天涯论坛上,就有一篇关于《星际穿越》剧情猜测的热帖。


    “王树的新作《星际穿越》基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理论成果,而他的理论成果基本都在他的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中,本文的科学知识基本都是我在这本著作中看到总结的。”


    “这部电影剧情涉很多的科学概念,包括虫洞、黑洞理论、相对论,万有引力等等。”


    “一、黑洞。”


    “基帕·索恩在《黑洞与时间弯曲》这本著作的开篇讲了一个一支太空探险队在太空中探索黑洞的经历,故事挺无趣的,基本上就是形象地说了现代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成果。”


    “1.什么是黑洞?”


    “黑洞是空间中有着强大引力的超高密度的天体,假如太阳质量不变,大小却变成乒乓球那样,这就是太阳坍缩成了黑洞。”


    “黑洞的特点就是有进无出,即:①,任何东西都可以掉进黑洞,黑洞外围有一层‘事件视界’,任何东西只要过了这个‘视界’,都要掉进黑洞。”


    “②,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黑洞里逃出来,包括光。”


    “另外,因为没有光从黑洞逃出,故无法直接观测黑洞,但是从物体被黑洞吸入之前放出的紫外线、X射线等边缘信息可以获取黑洞的存在。”


    “2.黑洞潮汐力。”


    “一只很大的飞船飞向一个天体,飞船头部距离天体比较近,受到的引力比较大,而尾部距离天体比较远,受到的引力比较小,头部和尾部的引力大小的差距,就会在飞船中间产生撕扯的拉力,这个拉力就是潮汐力。”


    “如果天体是黑洞,质量非常大,飞船距离黑洞距离越小时,造成的引力差就会越大,这就是黑洞潮汐力。这个力甚至可以把飞船撕成碎片,飞船里的宇航员也同样会受到潮汐力的作用。”


    “对于一般我们接触的物体,即使我们到达它的表面所产生的潮汐力也没有多大,但是,如果是黑洞这种超大质量超大密度的天体,则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潮汐力将物体撕碎。”


    “这个感觉很有可出现在电影剧情中。(其实第一个星球上的巨浪就是由黑洞巨大的潮汐力造成的。)”


    “二、虫洞。”


    “下面就说说《黑洞与时间弯曲》的第十四章虫洞和时间机器这一章的内容。”


    “首先,基帕·索恩说了一件他的趣事。”


    “1985年,基帕·索恩接到多年老朋友卡尔·萨根的求助。”


    “卡尔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希望把小说里的科学理论写的准确一点,想让基帕·索恩指点一下。”


    “基帕发现书中的女主角居然掉进黑洞然后时空穿越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于是基帕写信建议卡尔要依靠虫洞做星际旅行。”


    “卡尔欣然接受建议,那小说叫《Contact》,后来被拍成电影叫《超时空接触》,也是马修主演,评价很好。”


    “然后基帕·索恩开始讲虫洞。”


    “1.虫洞在哪里?”


    “关于虫洞有三种说法。”


    “一是虫洞是宇宙中相距遥远的两点间的一条捷径,就是一个苹果,虫子沿着苹果表面走远了,可是如果虫子挖洞从苹果里面走就近多了,顾名思义,虫子为了抄近路而在苹果里挖的洞。”


    “二是虫洞是联接黑洞和白洞或黑洞与黑洞的管道,故在黑洞里能找到虫洞。(白洞:黑洞死亡会变成一个白洞,喷射出之前黑洞吸入的物质)”


    “三是虫洞是时空隧道,能进行时空旅行。”


    “没人见过虫洞,有人说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虫洞,又有人说黑洞里有虫洞,基帕·索恩在书里又说我们可以自己构建虫洞。”


    “2.负能量物质。”


    “虫洞在某个时刻产生,短暂地打开,然后关闭、消失。从产生到消失,时间极短,短到没有事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洞口穿到它另一个洞口。”


    “所以我们能利用虫洞进行时空旅行前提是有办法使虫洞一直开着,不让它消失。”


    “基帕·索恩觉得有某种奇异物能贯穿虫洞,使虫洞一直开着。这种奇异物和人类所见的任何物质都大不一样,它具有负能量。”


    “要实现负能量其实并不难,参照系不同便可实现。在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接近虫洞时,虫洞周围的能量自然就成了负的。”


    “故要进入虫洞,飞船的速度必须接近光速。”


    “3.时间机器。”


    “假定我们能找到虫洞并且有某种负能量可以让它一直开着,那么虫洞就可以是一个时间机器。”


    “飞船要进入虫洞,其速度要接近光速。”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如果你在太空中的速度足够快,可以做到在太空中呆了几十天,地球上却已经过了几十年,做到古人所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即如果你2014年坐飞船接近光束进行时空旅行一个月后,回到地球,这时发现地球已经是2044年,这就实现了穿越到未来。”


    “故我们可以猜想剧情,等主角们穿越到其他星际空间完成任务后,回到地球,他们的儿女都和主角们一样大年龄了。”


    “目前的科学理论表明,回到过去是不能实现的。”


    “4.母子怪圈。”


    “虽然回到过去没有科学依据支持,但科幻片毕竟是科幻的,所以出现回到过去的剧情也是有可能的。”


    “这时就有一个每部有关穿越时空的科幻片都面临的问题。”


    “假如我有时间机器(虫洞或者别的),我就能够回到过去母亲怀我之前把她杀死。”


    “此时,母亲死了,我就不会出世,那又怎么会有我穿越时空来杀母亲呢?”


    “这时,就有这样一个矛盾出现了。”


    “对于这个矛盾,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因果循环观点:历史不可改变,我虽然想杀母亲,但会有外界因素使我不能成功。或者说,过去某时某人死了,我回到过去想救某人,会有其他因素阻止我救人,甚至我的出现就是那个人死的原因。”


    “②,平行宇宙观点:时空不是唯一存在的,而是有无数个时空平行的存在,它们彼此之间一般情况是无法产生联系的。”


    “这种观点普遍被人接受。那么我只是穿越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杀死了那一个时空的母亲,并不影响我穿越前那个宇宙的母亲。也就是说我只是穿越到别的时空去了一趟而已,而不是回到过去或未来,更无所谓改变历史。”


    “《星际穿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王树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于以上两种说法的新颖处理方法呢?”


    …………


    这个帖子,是天涯论坛上关于《星际穿越》探讨的热帖,盖了上千楼。


    …………


    京城时间10月28日零点,《星际穿越》正式登陆影院上映。


    仅仅只是过去了三四个小时,网络上就出现了许多关于电影的影评。


    而时间到达早上,天涯论坛出现了一个相当有火药味的帖子。


    标题:“如果要给《星际穿越》一个分级,我把它分为【逼级片】!”


    内容:“最近王树粉真是越来越猖狂了!”


    “早先拍《甄嬛传》估计算借了宫廷剧的光,群众基础本来就广,红了也算不得百分百英雄好汉,就算前面还有记忆碎片,那也是抄国外电影,毕竟他自己都说了国外的电影就在那里,多看多想,取长补短。”


    “谈到王树,我们不难想到几个关键词,跑龙套出身、没念过大学、野路子不是学院派、抄袭国外影片美其名曰取长补短。”


    “一部《彗星来的那一夜》,情节不照着剧透贴掰开了揉碎了一帧帧回顾着看简直不知道在演什么!”


    “而王树的粉丝,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现在呢,了不起啦,《彗星来的那一夜》啦,《星际穿越》啦,智力的顶峰!视觉的盛宴!我看懂我牛逼!我看不懂偷偷百度剧情全解秘然后假装看懂我也牛逼!”


    “别人看不懂我到他面前去现买现贩时间简史多维宇宙定理更是大大的牛逼!”


    “想必这个时候,王树粉们终于要阔起来了,于是又可以鄙薄其他那些拿他们玩笑的人。”


    “而对于那些挑bug的人,更是不可饶恕;王树粉跳过去,给了他们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看王树?!——你哪里配看王树?!”


    “哎,王树怎么还不去造手机呢?”


    “现在不是智能手机面世了吗?王树那么牛鼻,怎么不去造手机呢?”


    “说回电影,首先要强烈谴责那些刚观影归来跟打了鸡血一样往影评里盖‘烧脑’两个字的同学们,现在的年轻人啊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动不动就烧脑,动不动就烧脑,大脑熔点是有多低,咱们念初中的时候都不看科幻世界吗?嫌里面的连载长,哪怕看看封面故事也好啊。”


    “王晋康《新安魂曲》。”


    “呵呵,眼熟吗?”


    “虽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王老师最擅长的扁平化人设、棒读型对白和自我陶醉型科普大联欢,但是举例这个8年前在科幻世界上一抓一大把王老师自己都反复写过好几次的国产科幻小说就是想告诉大家,此电影牛逼之处并不在设定上,连我这种初中二年级数学不及格的死文科生都没觉得什么。”


    “设定眼熟,主题也够俗气,什么能拯救宇宙,什么能保护人类,什么能穿越时空,这个神奇的力量,叫做爱呀!”


    “妈鸡,虽然这个梗部部电影都要用,堪称电影剧本创作第一烂桥,但是也不用专门写一段台词念出来吧?”


    “当年《第五元素》的时候吕克·贝松也这么干了,你们不是开嘲讽开得很欢吗?”


    “现在一个两个搁那擦眼泪是几个意思?”


    “而且王树这个人也很讨厌的,老爱整一些什么时空循环啊、黑洞啊、五维空间啊的高大上射定,可是射完之后,大家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理是什么呢?”


    “怎么做到的呢?”


    “三个字,不解释。”


    “四个字,爷爷高兴。”


    “五个字,就这么任性。”


    “当然大多数拍科幻的导演也都是这么任性,但是人家老实呀,人家就承认一切为情节服务,我就是来骗你们嗷嗷鼓掌的。”


    “人家可不是初中生下巴一抬,俾睨众生,用融合了高中数学班主任和抖S女王的高冷表情说,你们看我这拍的是硬科幻啊!”


    “傲娇半天,结果进去一看,爱是Love,爱是Amor,爱是Rarc,爱是爱,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嘿嘿,初中生嘛,懂什么硬科幻?”


    “还有,初中生懂高中数学吗?”


    “当然啦,即使这样我也会给电影打高分的,水军不用赶来骂了,我替你们把话说了还不行吗——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觉得画面震撼,音乐震撼,感情震撼,憋尿也憋得震撼,娱乐之外还引发了深深的思考,这样就足够了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