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招揽学子
作品:《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道院放榜的第一夜,几乎所有人都夜不能寐!从后苑的学子巨舍到城中的酒舍花巷,流连着的几乎全是道院学子。
春风得意的准练气士,大摆宴席,呼朋引伴!
自怨自艾的的落榜生,借酒消愁,独坐幽檐下。
武庸派出去仆僮们找上了一个个气海未能成功种下灵根的失意学子,并将他们一个个请来!
“请坐!”
武庸身披半甲道袍,身着碧鳞甲,外罩半身道袍,端坐在座首。
而被邀请来练气失败的同届学子各自围坐在这一长桌两周。
“客套的话,就不多说了!我欲整修余脉,另立一支道兵参与年底的道院秘境!”
“凉州、冀州、幽州几个重镇都已经响应道庭号召,开了护法课业,下属的道院中已经立下护法一途,将其作为正课!”
“诸位都是道院课业有成的佼佼者,但仙途就是如此,灵根种气海,稍有差池就是仙途无望,天资与机缘缺一不可。”
“然道兵一路,虽是旁门,但也是超凡脱俗之途,即使一时不察,身死道消,总好过重归凡尘,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罢!”
这两个甲子,道庭在与一个名为“幽”的二品大界角力,双方皆损失惨重,九州诸上品世家隐隐都各有算计。
凉、冀、幽三大州合攻三品大界“云锤”,占据也是陷入了僵持。
道庭迫于压力,与三州一合计,散出了不少道兵护法经卷,鼓励各州郡争抬道兵护法一途,为四方回血........
道兵的地位,至少比起之前有了些许的提升,不再被冠以仙道的仆丛护卫之名。
无它,门槛尔!
仙途的灵根完整者十不存五,还要兼气海丹田完整,灵根种气海,方能成为练气士。
这两大必备要求就把适龄者刷下了三分之二。
更别说在这个道庭与北三州都陷入位面远征的时期,人手实是不充裕。
这个时候,道兵护法,这种无甚门槛要求的旁门道途就更被道庭推广开来,用以补充人手!
只不过对于东洲这久处东隅之地,仙道实力最为薄弱的一州来说,并没有什么反响!
毕竟,再几大上品世家与白玉京争相踏入位面远征,征战二三品大界之时,东洲的几个世家还窝在洞天福地里采桑牧渔,时不时逮一两个五六品位面来发展灵田渔牧.......
东洲这操作也属实成了九州的笑柄!
“武家的名头,我们自然信得过!”
“不过道兵历来都被仙道视为奴仆护卫般,呼来喝去,更有甚者视道兵力士如耗材,随意打发送死。”
“道兵一途,实不可行!请恕在下不敢从命。”
下方的学子中,立时就有人指出了如今道兵护法一途的那堪,起身向武庸告罪,自罚一杯后,转身离去!
“糊涂!”
武庸瞧着他的背影,喝道:
“视作奴仆?这方大界,术士视练气士,法师视术士,真君与法师,世家于寒门........”
“哪一个不是强者视弱者为奴仆?”
“你若真道业有成,修得一力士、护法之位,寻常术士法师也要敬你三分。”
武庸真是被这人气笑了,真当练气士的地位就好到哪里去了?
底层练气士不过是仙道最为底层的牛马,术士也不过是世家仆僮随从拥垒........
可是能练气有成、证得术士的练气士也绝对谈不上多。
实力为尊的世界,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上等道业!
看着那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头也不回的学子,武庸笑着摇了摇头,又再次转向场中众人。
“东郡何人不知我武庸灵根有缺,家祖在道庭求下一株扶桑木,以天地草木灵根代先天灵根种于气海。”
“我若报着如此心态,早早就行了仙道,证的一术士名号,享乐一生,岂不快哉!”
“为何要再行道兵之法?”
“护法者,不求灵根,不修气海,专修周天窍穴,以经络气脉贯通。”
“我若行仙道不过早早止步与仙途二转术士之名。但若是行道兵法,三转护法、四转道将也不无可能。”
即使道兵的斗法之能比仙途弱上一等,但终归是一条仙路,竟有人因为这刻板评价而拒绝?
武家嫡子都吃得下这亏,你倒好,看不起道兵护法之流,宁可甩手回去当个凡人?
“不必强求,他既不愿总归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下方一学子安抚应和着。
道院学子哪一个不是心比天高,可练气失败就得面临命比纸薄的下一句谶语了!
能来此处之人,谁还会认不清接下来的路呢?
“众所周知,道兵护法一途,重资粮更甚天资。”
“武家初创道兵,第一批入道之人必然能受到最大程度的资粮倾斜,比之你们去郡守府或者其他世家望族,应该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了!”
“诸位好好考虑吧!”
武庸将柸中酒水一饮而尽,随后挥手将他能给的大致条件以契约的方式拓印给了众人观看,随后静静的等待着。
给场中的学子们留足了考虑的空间!
如同武庸所说,武家初创道兵之流,第一批加入的人自然能获得更多的投资。
若是加入那些老牌世家、东郡大营等等,他们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营兵之一。除了制式分配的资粮外,不会再有任何的扶持!
同时武庸也在观察着这几位学子,其中大部分是寒门出身,仅有的一位也只是一小族旁系!
毕竟但凡稍稍有些背景,即使练气种灵失败,所属的家族也会让他们回去转修道兵或,再以草木灵根重新种灵,为族中的栽培再出一份力!
只是以外力草木灵根于气海种灵的,只能终生止步于术士........
只是不到片刻功夫,又有两人起身告辞。
武家的契约,动辄以三五十年为期限,最次一级的契约也须得为其效力三十年。
又有哪个学子能受得了这般拘束?
“郡守府下的道营也不过十年、二十年为一期限,三十年的契约,中途发生的意外太多了!”
言下之意便是无法接受这三十年的契约,哪个学子不是被道院栽培多年,谁能忍受如同仆从一般三五十年的效命!
“但是与其对应的,是我会在你们身上投注更多!”
“若是我大力投注,十年、二十年,刚刚将你等培养为一力士,你等期满自离。”
“那我岂不是白白为人做了嫁衣裳?”
武庸丝毫没有让步。
“我武家新得道兵法是一灵官道将所传,可移山填海、增力吐火,手掣风雷,当是最为顶尖的护法之术!”
“至少得三十年为期!”
道兵进阶消耗的资粮可不小,武庸要立一道兵营,肯定不似其他世家,将其大加限制视为附属耗材。
得自灵官宝诰的黄巾金甲力士之法,驱神之术,可比当世的道兵之法强上不止一筹!
落榜学子中也有狠人,心知凡俗出生,练气未成已经再无任何机会,当即签下契约,供于武庸门下。
“只是我有一事不解!”
一直坐在下方没有发话的清冷女子蓦然合上了那张契约,反举起案上的茶盏对着武庸轻轻示意。
“如果是单单的招募道兵,又何必在白天道院放榜后晚上就找上各落榜学子!”
“想必武庸学长是有什么更深层用意?”
如果仅仅是招募道兵,他家族仆僮不比大费周章的从道院中的失败者更加忠诚可靠么?
尤雪敏锐的捕捉到这其中的一些不寻常,她紧盯着首位上的武庸的双眼。
“自然!”
武庸瞥了一眼下方几个空座,淡然道:
“仙途不定,难以传家!”
“我欲拾护法一途,将道兵一系精锐化!”
“凉、冀、幽三边陲大州都已经有不少世家望族大兴道兵护法,只是我等东洲偏安一隅,对此不甚重视。”
灵根气海有缺,便是仙人子嗣也难以更改的宿命!道途不兴,再强盛的世家也有衰亡的一天。
越到了衰弱时期,道兵护法的重要性就越发的重要。
前世,护法道兵可是被视为登仙之梯,护道之士!
“我要建立的并非是郡守麾下那类的杂兵卫,我欲精简的是精锐力士,刚德护法。”
“道院学子是东郡最为优秀的一批精英之士,比起各族仆从护卫,自然是更为上佳!”
道庭衰弱,边州陷入僵局,可想而知九州大界必然会有大变!武庸可不想错过这一良机,道院学子是道庭精简选拔制度下的第一受益人。
由他们专修道兵一途,稍加精练就能超越凡俗护卫数年的苦修。
“我知道你,尤雪!剑术、弈术、符箓、策论等各科道业皆是上佳!且身具道体。”
“只可惜,如今已不再是上古年间,天地大变,非灵根气海具备无法踏上仙途!”
“但你之道体即使专修道兵一途也会比寻常人多上一道天赋法术!”
“不出十年必成力士之位,三十年后或许能得一尊护法之号。”
“你若愿供于武氏,我可以做主至你道兵、力士、护法前的资粮一应由我提供。而代价是你必须为我驱策两甲子!
四转为凡,五转为仙!供养其至三转的道庭护法一阶已经超越了大部分郡道院学子的想象!
毕竟道院中的执事、道师也不过是筑基有成的术士,甚至还有些名声鹊起的一转练气士。
这话让座位中的其他人也是心中一惊,三转以前的所有资粮全免!
包括跟随着武庸的武家随从,所有人的目光同时转向那容颜绝美的女子。
道体真就这么强?还是武庸只是单纯看中了她的美色?
“呵!我就是扶摇道体,于一年前转修道兵一途,如今已经成就覆海力士。”
武庸陡然起身,庞大的气浪猛然的推向众人,案上的契约文书、杯盏、果蔬、甜点尽数翻飞。
只是此时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武庸身上,之间武庸右手一伸,五指张开往龙柱后方的巨大香鼎一伸,重逾千斤的铜鼎就宛如棉絮,圆炉状的鼎身顿时扭曲成一坨铁疙瘩,轻飘飘的被他吸至掌心。
武庸再次朝着铜鼎一拍,后者瞬间破开门窗,深深地印入了院内的假山之中!
护法一途,二转力士,宛有滔天覆海之力。
“武庸学长果真是天纵之资,力能覆海!”
场中的学子们见到这一丝毫不逊色于术士教谕的威能,对道兵护法一途也是多生了几分期待。
道兵护法并非是体修,只是无灵根气海,纳灵于周身经络窍穴。
人体如大药,熬之可成仙!
但究其本质还是与灵气脱不开干系,护法一途主修周天经络窍穴,肉身之力自然更强,但其根本仍旧是在于周天窍穴经络中的法力。
同阶的护法道将比起仙修,法力更弱,能修行的法术更是选择性更少........
“那武庸学长如何得知我是何道体?竟连我自己也是不知?”
尤雪也是一阵愕然,她从未听说过道体这种说法。
“上古仙道!七十二道体,三二十八仙身!合称道体仙身。”
“不过,上古的大道早就老掉牙用不上了,道体、仙身至如今也只有法术修行领悟上有些许特殊,早已被气海种灵之法所淘汰。”
“你九岁入道院,第一年大测就将你评为上佳道业,天火道体!”
“这在东郡道院高层都是共知的消息,家祖当初还欲迎你入武家。”
只不过尤雪和武庸同病相怜,一个是灵根不全,一个却是气海有缺.......
“说起来我等也算是同一大憾了!”
“但无需迷茫!道兵一途低人一等又如何?同阶不如人,那就潜心修行,高过你的对手一筹!”
“二阶力士在术士面前无法逾越,那就修成三阶护法。”
“三阶护法在大法师前略逊一筹那就搏一搏四阶道将!”
“不必自艾,多一点耐心,总是不会无路可走的!”
武庸提起杯盏对着落榜学子一道鼓舞。
此番话语正中人心,仙途不成,道兵护法一途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
“既如此,我就先逾越的称武庸学长一句司尉了,司尉一言,实在振奋人心,有拨云见雾之感!”
“陈群敬司尉一杯!”
下方学子当即有人站起,向着武庸举杯一礼,高饮而尽!
武庸这话,着实令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另一个机会,他们并非是完全的失败者,至少,道途还有另一种延续的方式!